1、量词填空。
一()毛驴一()诗 一()孩子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大声地(________) 认真地(_________) 欢快地(__________)
不约而同地(______) 自言自语地(_______) 不好意思地(______)
(________)地吃起 (_________)地流着 (________)地爬
3、填上合适的字。
一_______翠竹 一_______小溪 一_______鱼塘 一_______铜号
4、按要求填词。
1.填量词:一_____字典 一_____课 一_____古井
2.补充完整:一把_____ 一片_____ 一道_____
5、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叶子 (______)的葫芦 (______)的葫芦藤
(______)地说 (______)地问 (______)地变黄
6、我会按字形特点分类抄写。
底 处 递 原
左上 包围 |
|
|
|
|
|
| 左下 包围 |
|
|
|
|
|
|
|
|
|
|
|
|
|
|
7、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______)
【2】《风娃娃》中,风娃娃只要有力气,就能帮助人们做好事。(______)
【3】《雪孩子》中,雪孩子最后和小白兔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______)
【4】《玲玲的画》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______)
8、阅读《小蝌蚪找妈妈》,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小蝌蚪是非常有礼貌的孩子。(______)
【2】小蝌蚪把鲤鱼当成了他们的妈妈。(______)
【3】小蝌蚪看见乌龟时,只长出了两条后腿。(______)
9、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三千尺”是瀑布真实的长度。____
【2】《登鹳雀楼》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之涣。____
【3】“火红、桃红、枣红”形容的红色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____
【4】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____
10、判断对错,对的回“√”,错的画“×”。
(1)“志”按音序查字法先查Z,按部首查字法先查“心”。 (____)
(2)“藏、种、乐、疼”都是多音字。 (____)
(3)“龙”字最后一笔是“撇”。 (____)
(4)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____)
(5)看图讲故事,要先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再连起来讲。 (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1】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高又大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例:直摇头 ______ ______ _______
【2】先体会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再用多出的字写句子。
(1)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一个____字,强调曹冲年纪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象这么大,有多重呢?
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一个____词,突出了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
12、
齐白石老爷爷小时候是个放牛娃。
一天,他放牛回来,到水塘边洗手,看见有几只小虾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有趣。于是,他就把这些小虾画了下来。从那以后,他就迷上了画虾。他买来几只长臂活虾,养在鱼缸里,每天仔细观察虾的活动,边看边画。有时他用笔杆(ɡān ɡǎn)儿碰碰虾须,虾腾地跳了起来,他立刻画下这个姿态。
就这样,他看了画,画了看。天长日久,他画的虾,壳薄而透明,腹部的环节清晰可见,虾须似(sì shì)乎一碰就会动起来,真像活蹦乱跳的活虾一样。
【1】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2】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_ 个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共有________句话。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4】齐白石老爷爷画的虾有什么特点呢?请在文中用“————”画出来。
【5】齐白石老爷爷画虾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写写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展示台。(读短文,做练习。)
比本领
公鸡和鸭子比谁的本领大。它们比赛跑步,公鸡连飞带跳,把鸭子落下了一大段。鸭子一摇一摆,怎么也赶不上。公鸡得意地对鸭子说:“你现在相信我的本领大了吧!”它们又比赛游泳,鸭子游得又快又稳。公鸡浑身是水,差点淹死。鸭子也得意地对公鸡说:“到底谁的本领大?”
【1】这段话共有(_______)句话。
【2】短文写了______和______比本领。
【3】它们一共比了 次,第一次比 , 赢了;第二次比 , 赢了。
【4】你觉得谁的本领大?你想对公鸡和鸭子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楼层索引信息,完成练习。
楼层索引
【1】“六一”儿童节,妈妈带欢欢去买玩具,应该坐电梯到几楼?( )
A.三楼
B.四楼
C.五楼
D.六楼
【2】妈妈后来又去了三楼,她想买的东西应该不包括( )
A.女装
B.食品
C.鞋子
D.皮包
【3】城市书房是指全开放、纯公益、24小时不打烊的实体图书馆。它让不同年龄、职业的人开始享受阅读的乐趣。假如要在这个商场里开设城市书房,你觉得设在哪里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15、短文阅读。
游长城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游长城。
我们沿着石阶(jiē)登上长城。啊!城墙真高,比两层楼房还高;城墙上面很宽,能并排跑五六匹马。我高兴地跑哇,跑哇,一边跑一边冲着爸爸大喊:“咱们到长城的那头去玩说吧!”
爸爸笑着说:“傻孩子,那头离北京可远啦!长城的西头在嘉 (jiā)峪(yù)关,东头在山海关,它有一万二千多里长呢!”
我不禁说:“好大的工程(chéng)啊!修长城的时候,一定开来 好多大吊(diào)车吧?”
爸爸又笑了,他用手抚(fǔ)摸着一块块大城砖(zhuān),说:“古时候可没有吊车,是劳动人民用双手,经过很多年,才完成了这 项伟大的工程。”
“那为什么要修长城呢?”我不解地问。
妈妈说:“古时候总有战争,修长城为的是用它来做屏(píng)障(zhàng)啊!”
说着说着,我们登上了最高的烽火台。远远望去,长城像一条 巨龙卧在青山之上。一群群中外游客来往不断,人们五颜六色的 服装,把长城点缀(zhuì)得像一条绚(xuàn)丽的彩带。
【1】读了短文,我知道长城的城墙很_____,城墙上面很_________。长城的西头在嘉峪关,东头在山海关,它很________。远远望去,长城就像_________卧在青山之上。游客们五颜六色的衣服,把长城点缀得像________。
【2】读短文,选一选。(填序号)
“古时候总有战争,修长城为的是用它来做屏障啊! ”“屏障”指的是( )。
A.好看的屏风 B.像屏风一样,挡住敌人入侵(qīn)
16、用自己的话说说一年四季我们小朋友还有什么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把长句子的意思简单写出来。
例:学生认真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学生)完成了(作业)。
(1)小朋友们想办法取出了那个掉在深深的树洞里的皮球。
(2)聂耳是我国杰出的音乐家。
18、我能让句子更生动。(把括号里的词语加入句中)
1.我觉得喜鹊会跟我说话。(常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顺着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弯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邓小平爷爷挖着树坑。(兴致勃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升起来了。(缓缓地)(红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鹿躺在床上养病。 (静静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会写句子。
(1)例: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蒲公英飞到了远方。
__________________
(2)例: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超市里有好多水果,_____________。(把句子写的更完整一些)
(3)毛毛虫变成了一只蝴蝶。(把句子写的更完整一些)
毛毛虫变成了一只蝴蝶,一只____的蝴蝶。
(4)夜空挂着月亮。(把句子写的更完整一些)
____夜空挂着____月亮。
20、看图写话。
仔细看图,想一想:这是在哪里?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会说些什么?病床上的小女孩会怎么想、怎么说?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