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再组词。
于(______) 干(______) 久(______) 夕(______)
屋(______) 层(______) 步(______) 布(______)
切(______) 叨(______)
2、填空。
寒冬腊月,龙龙看见一位老人正在江边钓鱼,他想起《江雪》中的诗句,忍不住吟诵道:“____蓑笠翁,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春季里,春风(________),花开草长蝴蝶(________)。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________)。
(2)日照香炉(__________),遥看瀑布(__________)。飞流直下(__________),疑是银河(__________)。
(3)周总理(__________)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__________)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________)人群中。
4、查字典,难不倒我。
要查的字 | 部首 | 除去部首剩几画 | 音序 | 组词 | |
认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紫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_______)海鸥 一(_______)沙滩 一(________)帆船
一(_______)鱼塘 一(________)稻田 一(________)石桥
一(________)翠竹 一(________)飞鸟 一(________)铜号
一(_______)字典
6、看拼音,写词语。
zhù zi chuán dǐ suì yuè chènɡ ɡǎn
dà chuán rán hòu qī suì zhàn tái
7、判断各句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的打“×”。
【1】看图讲故事,要先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再连起来讲。(_____)
【2】“了、中、乐、疼”都是多音字。(_____)
【3】水总是做坏事,给人们带来灾难。(_____)
【4】《雪孩子》中是雪孩子牺牲自己救了小白兔。(_____)
8、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夜宿山寺”中的“宿”指住,过夜。____
【2】《敕勒歌》是北朝民歌,其中“敕勒川”的“川”指河流。____
【3】《雾在哪里》中的“霎(shà)时”表示雾用了很长时间才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____
9、选择正确的说法,在后面画上“√”错的打“×”。
1.小熊和松鼠吵架了,过了几天,小熊折了纸船,借纸船与松鼠和解了。(____)
2.1961年的泼水节,周总理参加了,这让傣族人民感到很快乐、难忘和幸福。(____)
3.《敕勒歌》描绘的是北方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____)
10、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学习了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我知道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北方。( )
【2】从小毛虫的变化中我们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不要盲目悲观失望。( )
【3】看书的时候我们可以从目录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要读的那一页读起。( )
【4】上学要迟到了,看着前面慢悠悠走着的阿姨,茜茜大叫到:“阿姨,让一下!”( )
【5】有的字变成偏旁后,笔顺会发生变化,比如“车”“牛”。( )
11、课外阅读。
树也会写字
树会写字。
大家都不知道,
他们有两张纸,
一张是阳光,
一张是月光。
树真的会写字。
大家都不知道,
他们很认真,
用自已的影子,
天天写好大好大的“一”字。
【1】树有_______张纸,一张是_______,一张是_______。
【2】树会写字,他用( )写字。
A.树枝 B.阳光和月光 C.自己的影子
【3】“(树)天天写好大好大的‘一’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树很勤奋,每天都写字。
B.阳光和月光照在树上,树的影子形成了大大的“一”字。
12、阅读短文填空。
金色的玉米棒
秋后,小兔子藏起了三个最大的玉米棒,冬天来了,小松鼠和小公鸡去借玉米棒,小兔子不肯借,他送给小松鼠一把干菇,送给小公鸡一碗小豆子,小刺猬一觉睡醒,肚子饿了。他也找小兔子借玉米棒,小兔子送给小刺猬两根胡萝卜。
一场春雨过后,小兔子把一颗颗玉米粒种在地里。秋后,小兔子收获了好多玉米棒。他送给小松鼠、小公鸡和小刺猬每人一筐。
小松鼠、小公鸡和小刺猬也挑了三个最大的玉米棒藏了起来。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划“____”
藏(cáng zàng)起干(gān gàn)蘑菇
一觉(jué jiào)睡醒种(zhòng zhǒng)在地里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干蘑菇一(______)小豆子一(______)玉米粒
一(______)玉米棒一(______)小兔子一(______)胡萝卜
【3】朋友们来借玉米棒,小兔子送给小松鼠(______),送给小公鸡(________),送给小刺猬(__________)。
【4】小松鼠、小公鸡和小刺猬为什么也挑了三个最大的玉米棒藏了起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同步阅读。
四季的雨
四季里的雨,要算绵绵的春雨最可爱了。山峰好像披上了一件白茫茫的外衣,草木也变得分外青翠,树叶和花瓣上面,挂着晶莹的水珠。
春雨过后,一切被洗得清新明亮。
夏天的雨,来势汹汹,去得更快,有时还伴着闪闪的电光、隆隆的雷声和呼呼的狂风,让人感到大自然是那么的可怕,那么的神秘,又那么的伟大。
秋天的雨,比较少而短。淅渐沥沥的雨声和落叶声,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愁思。
南方的冬天通常是早季,有时会下些寒雨。但在祖国的北方,装点美丽山河的是白茫茫的雪。
【1】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季节_______的特点。
【3】文中“一件白茫茫的外衣”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松鼠折了一( )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纸船里放着一( )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 )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2.读一读,填空。
纸船是 送给小熊的,上面写着:“ ”
3.“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是因为( )
①纸船里有好多吃的 ②纸船上有松鼠的祝福
15、开心阅读。
快过年了,小猴打算为自己做一套新衣。
他向大象伯伯请教(jiào jiāo):“我做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布料?”大象伯伯说:“我看最少也得(dé děi)五丈。”小猴有点不相信,又向松鼠叔叔请教。松鼠叔叔说:“我看五寸就够了。”
究竟谁说的对呢?小猴为难了,决定向山羊阿姨请教。山羊阿姨用尺在小猴身上量(liáng liàng)了量说:“不是五丈,也不是五寸,而是五尺。”
小猴买了五尺布,请山羊阿姨帮他做。新衣服做好后,小猴穿上新衣服来到湖边一照,啊!真合适!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打“√”)
【2】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 合适 )的衣服
(________)的森林 (________)的水花 (________)的香味
例:一( 套 )衣服
一(______)大雪 一(_______)小桥 一(_______)报告
【3】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4】小猴做新衣服,先请教______,再请教______,最后小猴听了______的话,穿上了合适的新衣。(选序号填空)
①松鼠叔叔 ②大象伯伯 ③山羊阿姨
【5】小猴为什么能穿上合适的新衣服?(在括号里打“√”)
A.请别人帮他做。( )
B.小猴买了五尺布。( )
C.山羊阿姨量体裁衣。( )
【6】按要求,从文中任选一句抄下来。
①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你说说查字典需要完成哪四步?
17、照样子,写句子。
(1)例: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①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跑进了教室。(表示高兴)
②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跑进了教室。(表示伤心)
(2)例: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你喜欢的景物)
(3)例:妈妈回家真忙,一会儿洗米,一会儿择菜,一会儿炒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绘本封面示意图,完成练习。
【1】这本书的名字是《___》。
【2】这本书的作者是( )
A.梅子涵。 B.玛莉·布雷比。 C.克里斯·K·索恩皮。
【3】看图猜一猜,图中的小男孩最想做的事是( )
A.阅读。 B.踢球。
19、读句子,完成后面的练习。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1】日月潭在________省。
【2】用“ ”画出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20、我会写留言条。
12月18日这天,书法老师陈老师让小刚通知小芳于第二天上午九点到学校多功能教室参加书法小组活动,但她家里没有人。请代小刚写张留言条吧!
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