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不是同类词的是( )
A.中秋节 B.春节 C.国庆节 D.植树节
2、下面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聚扰 造纸术 没精打彩
B.欧州 甲骨文 争奇斗艳
C.钓竿 厉害 威武雄壮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十月一日。
B. 我们是全校最好的班级。
C. 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D. 过春节时,爸爸给我许多礼物和零花钱。
4、“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对这句话中“大概”分析正确的是( )。
A.可以去掉,去掉后并不影响表达的意思。
B.不可以去掉,原句说明这是“我”的一种猜测,并不确定。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邯郸( ) 滥竽( ) 掩( )盗( )
( )矛盾 刻舟( ) 画( )添( )
井( )之( ) 杞人( )( ) 守( )待( )
(1)这幅画已经很完美了,你就不要再( )了。
(2)小轩一会儿说自己刚从家出来,一会儿又说自己刚从博物馆出来,真是( )。
(3)他担心太阳不会发光,真是( )。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伟大——(____) 笨重——(____)
方便——(____) 粗糙——(____)
7、按课文《肥皂泡》填空。
这肥皂泡,吹起来美丽,_____________,在那____________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____________的小球。四散纷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____________的球,会扯成长圆山不的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这时,大家都________着心,___________头,呼吸。不久,这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地散裂了,____________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使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8、看拼音,写词语。
hú tu tóng bāo chūn gēng gǎn jī
( ) ( ) ( ) ( )
xún luó liè wù jīng dāi yàn huì
( ) ( ) ( ) ( )
càn làn yù liào gǎn chù gào sù
( ) ( ) ( ) ( )
9、你在“寓言阅览厅”发现了下面这则寓言故事,一起来读读吧。
凡夫
①小鸭子自出生以后,还从来没有下过水呢!鸭妈妈决定今天给孩子们上第一课。
②鸭妈妈在前面快快地走着,小鸭子们摇摇晃晃地跟在后面。来到小河边,鸭妈妈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小鸭子见了,跟下饺子一样,也一个跟着一个扑扑通通往水里跳。剩下两个胆子小的不敢跳,急得在岸上嘎(gā)嘎大叫。
③鸭妈妈返身回到岸上,不由分说,把两个胆小的孩子推进水里。接着,头也不回地往前游去。小鸭子们又害怕,又激动,跟在妈妈后面奋力追赶。
④这时候刮来一阵小风。小河里顿时起了小小的波浪。小鸭子们一下子紧张起来,(争先恐后 前赴后继)地追赶上妈妈,你争我抢地爬到妈妈的背上,无论妈妈怎么呼唤,让他们回到水里,小鸭子们都不听。鸭妈妈没有办法,只好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在很远的地方露出头来。小鸭子们见了,又一窝蜂地往前追,追上了,又挤着抢着爬到妈妈的背上。鸭妈妈再次扎进水中,小鸭子们奋力和波浪(搏斗 打斗)着,紧紧地追赶着妈妈。追上了,又想往妈妈背上爬。这次,鸭妈妈不等他们靠近,又一个猛子扎入水中。
⑤就这样一次又一次,鸭妈妈带着小鸭子们终于爬上了对岸。
⑥鸭妈妈扑扇着翅膀,抖去身上的水珠,用嘴巴梳理着羽毛。小鸭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扑扇着翅膀,抖动着身体,用小嘴巴把羽毛梳理好。
⑦这时,有个小鸭子噘着小嘴说:“妈妈,您平时那么爱护我们,今天怎么忽然变了?您自顾自往前游,难道就不怕我们出什么危险?”其他小鸭子也(七手八脚 七嘴八舌)地随声附和。
⑧鸭妈妈把孩子们搂到自己怀里,亲切地说:“孩子们,妈妈爱你们的心一点儿也没有变。生活就是这样的,如果从小不学会和小风小浪作斗争,长大了就经不起大风大浪的考验。”小鸭子回答道:“ 。”
(选文有删改)
【1】请你在括号内用“√”选择适当的词语。
【2】阅读文章后,请你补全下图,体会小鸭子们的心情变化。
【3】如果你是小鸭子,你会对鸭妈妈说什么?请补全第⑧自然段的对话。(语文要素: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把这篇寓言刊登在寓言报上,你会选下列哪一项做这篇寓言的标题?请说出理由。
A.小鸭子玩水记 B.小鸭子的第一课
我会选_____________(填选项),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跳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这段主要是写___________。
【2】划线的句子说明了_____________,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文中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请选择一个,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个节日的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 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 着马,有的 着担,有的 着毛驴,有的 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 。画面上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在横线上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2】选段是围绕________写的。
【3】本段描写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走在大街上的人多
B.街上很繁华
C.街上马驴、车很多
【5】找出表现艺术家技艺高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茶树的奉献
我的家乡在福建松溪,茶叶是我家乡的特产。在我家后院的山上,便是一片美丽的绿色茶园。
春天,雪融化了,万物慢慢地舒展出自己嫩绿的芽儿。茶树特别懂得春意,早早地发芽生长,长得绿油油的,十分整齐,远远望去,就像绿色的海洋。茶芽生长得特别快,差不多两个星期就可以摘了。
春茶的嫩芽虽然被人采得光秃秃的,但它没有一丝的哀愁和悲伤,因为它们深深懂得自己为人类作出的贡献。
夏天,茶树又开始第二次生命。在充足的阳光下,茶树的芽叶生长得很稠密。这时,阿姨们用勤劳的双手摘下茶叶儿,再加工成精制的“茉莉花茶”。用这茶叶泡水喝,可以使人提起精神。
秋天,茶树上缀满了茶花。茶花的花瓣像雪花似的,花蕊是黄色的,十分美丽。
茶树的生命力十分顽强。它不像梧桐,一到秋天就会落叶,冬天,它顶得住严寒冰雪的考验……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茶树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1】这篇文章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2】本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作者分别介绍了( )、( )、( )这几个季节茶树的变化情况。
【3】用“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在作者眼里茶树具有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筷子
①说起我们中国的筷子,话可就长了。
②筷子的历史悠久。早在商代,筷子称为“挟”,后来改称叫“箸”,大约过了上百年后又改为“筷”。
③用筷子吃饭,作用可大了。使用筷子时要牵动手指、手腕、手臂、肩膀等30多个关节和50多处肌肉。由此可见,用筷子吃饭,不仅进食方便,还可以灵活手指、锻炼脑力,有益身心健康。这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④我们中国的筷子各式各样。最为出名的有杭州天竺筷,这种筷子是用佛教名山天竺山的细白竹做成;有花纹清晰、浓淡相映,令人爱不释手的福州漆筷,这种筷子下圆上方,漆花瑰丽,筷子头上有寓意吉祥的鸟兽花草和各地名胜图案;还有象牙、玉石雕刻而成的各类高档筷。
⑤许多来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总要带回几把中国筷子作为纪念。小小筷子传播了友谊,加深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1】下面不是“筷子”的名称是( )
A.挟
B.杯
C.箸
D.筷
【2】用细白竹做成的筷子是( )
A.象牙筷
B.福州漆筷
C.玉石筷
D.杭州天竺筷
【3】以下是对第③自然段的概括,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用筷子吃饭的作用很多。
B.用筷子吃饭的历史很长。
C.用筷子吃饭可方便进食。
D.用筷子吃饭能灵活手指、锻炼脑力。
【4】文章开头的“话可就长了”指的是( )
A.筷子的长度很长。
B.筷子作用大,而且各式各样。
C.筷子有着悠久的历史。
D.筷子历史长、作用大、种类多。
【5】第③自然段画“ ”句中的两个“多”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一个开阔的泉池,差不多是见方的,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清极了,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
【1】读画“ ”的句子,回答问题。
(1)三个“冒”字写出了趵突泉_____________特点。
(2)用“永远……永远……”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为趵突泉设计一句广告词,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观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枚金币
一位有钱人出门,从他的衣袋里掉下一枚金币。
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它决心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找一个称心的新主人。
前方走来一个牧童。金币想,牧童固然天真,但他什么都不知道,要把我当成瓦片随手扔进池塘,那我不就惨了。所以,它赶紧滚进草丛中。迎面又走来一个学者。金币想,如果能和他生活在一起,一定会长很多见识。但这种人自视清高,甚至会傻得“视金钱如粪土”,如果他把我扔了,岂不是自讨苦吃?所以,它第二次躲进了草丛中。
这时,富翁匆匆赶回来,好像在寻找着什么。“噢,主人在找我!”于是,金币不假思索地又回到了富翁的衣袋里。
富翁把金币带到一个奴隶市场,放在一个孩子手上。金币一看,这孩子不是那个牧童吗?牧童接过金币,递给了学者,然后牵着水牛给了富翁。学者接过金币,走到一个贫苦老婆婆面前,把钱给她了。老婆婆看着金币,泪水流了下来。
金币终于明白:富翁把它给别人是为了自己,他买下了牧童的水牛;牧童和学者把它给别人,则是为了救人。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在其上面打“√”。
钱柜(guì guǐ) 称心(chèng chèn) 富翁(wēng wōng) 奴隶(nú nòng)
【2】请用“﹏﹏﹏”画出描写金币从主人的衣袋里掉出来后心情的语句。
【3】金币见到牧童后赶紧滚进草丛中是因为_________;见到学者后第二次躲进了草丛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4】金币最终到了____________的手中。
【5】短文中的金币最后明白了它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了吗?请你用金币的口吻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漫画中的小男孩穿着溜冰鞋,在车来车往的马路上飞驰,多刺激啊!针对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积累。
【1】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宽广的是_________ ,比 _________ 更宽广的是____________。
【2】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_______ ,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 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①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怎么能撒谎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爸爸说:“我这个周末得出差。”(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牲口被枣核赶回了村里。(改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夜空中的星星在闪烁。(改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电灯是爱迪生发现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小姑娘的脸红红的。(改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错误。(共3处错误)
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多种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海底真是死气沉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下面的语段。(1个错别字,2处语病)
“钉零零……”上课铃响了。我立刻走进教室,一边看书,一边在书上圈画重点词用红笔。王老师看到后露出了笑容,满意地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主题练笔。
选作:1.《苍蝇与蜜蜂》读后感。
2.自己创编一则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