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衡水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论文》中,( )说明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D.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2、下列短语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其父(拜见)

    B.呼儿出(才)

    C.请自误(不要)

    D.不拜我为王(为什么)

  •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jiāng) 发zhēnɡ倒(bān

    B.生(jiàn)   脚wàn   泪(kāi

    C.使zhà   障(píng)   难kān

    D.儿(xiàn子(zhí)   伤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填写动词,组成动词短语。

    ___________苍穹  ___________太空  ___________脚印  ___________资料 

    ___________推断  ___________能量  ___________照片  ___________生命

  • 5、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

    (2)稚子金盆脱晓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作玻璃碎地声。

    (3)_________________,山衔落日浸寒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慈母手中线,______。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查字典。

    “拥”,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 再查音节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 再查_____画。“拥”的 意思:A.持有;B.抱;C.聚到一块儿;D.围着。在以下句子中,“拥”字应选哪种解释? (填序号)

    1.父子俩紧紧地抱在一起。_______

    2.簇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_______

    3.张家界成了人类共同有和保护的宝贵财富。_______

    4.船很宽敞,一点儿也不觉得挤。_______

  • 7、给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

      一年年过去了  橄榄坝慢慢变了样  一片片整齐的竹楼  竹楼周围是数不清的竹丛和果树  有芒果  木瓜  荔枝  椰子  柚子  芭蕉  一树树  一枝枝挂满了累累的果实  远处是葱葱郁郁的树林  成群的牲畜  金黄的稻田  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 8、附加题。(10分)

    (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一诗句的“父子三词客指的是       “四大家   四大散文家。

    (2)“四书         ;“五经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顽劣( )                    力倦神疲( )

    【2】这段话写了众猴进入水帘洞后猴性大发,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写出了它们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从画横线的句子你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

    【4】画曲线的句子是对石猴语言的描写。通过语言来写人物性格,是这篇文章的特点之一,从石猴的语言中可以看出石猴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

    【5】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读这句话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

    【6】这石猴因穿越水帘洞的壮举赢得群猴的敬仰、崇拜,最终被拥戴为王。发挥想象说说当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

    【7】这段话对猴子的(     )进行了传神的描写。

    A.表情

    B.外貌

    C.动作

    【8】下面是关于这段话意思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石猴带领众猴进水帘洞。

    B.石猴带领众猴进水帘洞被封美猴王。

    C.众猴抢盆夺碗,占灶争床,弄得力倦神疲。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放雀儿

        雨停了,我走出家门,看见一只小麻雀站在地上,浑身是水,冻得发抖。这时,它用乞求的目光盯着我,一声也不叫。我想这只麻雀多可怜啊!此时它多么需要温暖啊!于是我就赶快把这只小麻雀捧起来,找来几张纸放在它周围烧起来,让火苗给小麻雀带来温暖。

        过了一会儿,小麻雀身上的羽毛干了,也不再发抖了,在地上转来转去。我想起老师曾经说过,我们要保护益鸟,因为益鸟一年会捉好多好多的害虫,还是把它放走吧!

        正在这时,妈妈和弟弟回来了。弟弟看见小麻雀说:“姐姐,给我玩!”“不行,我们应该把它放了。”不管我怎么说,弟弟也不肯,“哇”的一声哭起来了。平时弟弟哭了,我就哄他。可是,今天我不管他怎么哭也不让他玩这只小麻雀。妈妈听了也责备起我来了。我觉得很委屈,可是看看手里的这只可爱的小麻雀,觉得自己有责任保护它。

        这时小麻雀在我手里动了几下。平时小伙伴都说鸟儿最爱吃小虫的,对!去捉几条小虫给它吃。我用小树枝从草堆边钩回来几只不知名的小虫,小心翼翼地喂这只小麻雀,小麻雀张开小嘴儿几下就把小虫“消灭”了。

        一会儿,小麻雀吃饱了。我就捧着小麻雀,轻轻地抚摸着,再用力往空中一送。可爱的小麻雀张开翅膀在空中白由自在地飞起来。看着小麻雀,我情不自禁地哼起“小乌在前面带路……”,心情舒畅极了。

    【1】给下列词语注音。

    可怜________     抚摸________

    【2】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作者十分喜爱小鸟。

    【3】这篇文章通过作者救助并放走小麻雀的事,反映了(   

    A.作者爱护益鸟、责任心强、善良的好品德。

    B.作者喜爱鸟类、保护生态平衡的良好行为。

    【4】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作者爱护小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血凝红叶

    峡谷中,坐落着一座低矮      (简单、简朴、简陋)的小草房。门上刻着淡淡的字迹:赵一曼被俘地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永垂不朽!时令才深秋,却下了一场大雪,山野白皑皑,好一个银色世界。这里没有高耸的赵一紧纪念碑,没有鲜花,没有坟墓,她和白山黑水卧在一起,她和蓝天沃野永驻在一起。朔风在峡谷里呼啸,白雪在天空中飞舞,四野默默无声,那山、那水、那风、那雪似乎在为烈士致哀。小草房前的一丛柞树披着厚厚的雪,像盛开的梨花,它的叶子并未凋零,一片火红,像燃烧的火苗,耀眼。

    一位正在着手写赵一曼传记作品的作家,随手采了一片鲜红的柞叶,沉重地讲起一段      (悲哀、悲伤、悲壮)的历史来:赵一曼同志在战斗中左腿被打断,跌倒在地,不幸被俘。在哈尔滨,她惨遭百般折磨,受尽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把她押送到亮珠河杀害。在赴刑场途中,赵一曼昂首挺胸,正气凛然,唱着歌向人们诀别: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验着战士的尸体,尸体还没有僵硬,鲜血已染透了旗帜……”她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口号声中,她倒在了血治里,她才三十一岁……

    我们都沉默着,谁也不说话,静听着这位作家的讲述。我仿佛感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威严如铁……她没有死,没有离去,她就屹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我们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心里燃烧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火焰,情不自禁地想从洒着赵一曼的鲜血的地方捡点什么,从而带走我对英雄的思念。我采撷了一片柞叶,珍惜地夹在我带着的笔记本里……

    这一片红叶呀,不是可作我最珍贵的书签吗?书签,凝结着赵一曼烈士的斑斑血迹,我把它珍藏在身边……

    1在第一、二自然段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词语。 

    目光炯炯: ________ 

    情不自禁: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中将比作梨花,将叶子比作火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内容、结构两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在洒着赵一曼鲜血的地方,采撷一片作叶珍藏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6分)

    是您________ 全村妇女,________ 打糕,________ 炮火,________ 硝烟,________ 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啊!

    (1)根据课文内容把上面一段话补充完整。(3分)

    (2)上面一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 最后一句话中的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话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2分)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

    我喜欢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

    每当春暖花开的时节、那满山遍野的榆树,就好像与鲜艳的桃树争艳斗美似的,柔软碧绿的枝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朵。在春风的吹拂下,骨朵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人喜爱的榆树英。

    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

    榆树从不夸耀自己。在百花争艳的公园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

    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它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

    榆树的品格勇敢、坚强,我赞美榆树!

    1给短文加上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第1自然段在全文起_____________作用,最后一个自然段起_____________作用,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关系。

    3用“__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

    4哪句话能正确概括短文的中心?(  )

    A.歌颂了榆树谦虚、勇敢、坚强的品格。

    B.说明榆树的生命力强。

    C.说明榆树经得起寒冷、暑热、干旱。

    5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两个分句用关联词连接。(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甲骨文的发现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经常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些龟甲、兽骨是古代的遗物,将形状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小的则被丢弃或扔进枯井。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

    直到1899年,一次(偶然  忽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和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朝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视  注意)。王懿荣平时酷爱收藏古董,对金石之学有很深的造诣。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

    后来,人们就把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我国文化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甲骨学”。

    1选出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语,打“√”。

    2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含义。

    (1)酷爱: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诣: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龙骨”就是带有刻痕的龟甲和兽骨。

    B.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

    C.王懿荣将甲骨文研究发展成了一门新学科——甲骨学。

    4小明不理解“载入史册”中“册”的意思,老师指着一幅甲骨文图片说:“一篇文章写在一大块竹片上,卷起来捆好,就是一‘册’。”老师会指着哪幅图说?(   )

    A. B. C. D.

  • 15、阅读《桥》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4分)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有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腰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1)查音序应查(   ),完整的音节是(   ),查部首应查(    )部,这个字共有多少画(   )。(2分)

    (2)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补充恰当的词语,使之搭配恰当完整。(3分)

    ( )的队伍 ( )的洪水 ( )的老汉

    ( )的儿子 ( )的老太太 ( )的木桥

    (3)“——”画出比喻句。(1分)用~~~~画出拟人句。(1分)再谈谈这两个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分)

     

     

    (4)老汉似乎要对儿子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吞没了他。请发挥想像,你觉得老汉要喊些什么呢?(3分)

     

     

    (5)洪水退后,一个老太太在别人的搀扶下来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3分)

     

     

     

  • 16、课内回放。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zhī zhǐ)很多,他操纵自如,(豪 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dào dǎo)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用“/”画去括号内运用不当的读音和字。

    【2】用“ ”画出文段的中心句。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拥”字的解释有:A.持有;B.抱:C.聚到一块儿;D.围着。以下句子中,“拥”字应选哪种解释。(填序号)

    (1)父子俩紧紧地抱在一起。________

    (2)船很宽敞,一点儿也不觉得挤。________

    (3)张家界成了人类共同有和保护的宝贵财富。________

    【5】结合你的相关阅读,说一说你了解的有关威尼斯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理解。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醒脾开胃冲剂说明书

    (通用名称)醒脾开胃冲剂

    (主要成分)谷芽、香橼、甘草、稻芽、佛手、使君子、荷叶、白芍、冬瓜子(炒)。

    (规格)每袋装14g(剂型)颗粒剂(是否处方)非处方

    (适应症)醒脾调中,升发胃气。用于面黄乏力,食欲低下,腹胀腹痛,食少便多。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成人一次14g,一日2次,儿童及老人遵医嘱。

    (注意事项)1.忌食用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少津,大便干。3.小儿及老年人,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糖尿病患者慎用。4.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阅读上面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作法或看法

    对错(打“√”或“×”)

    说明理由

    1

    9岁的王智食欲低下,腹胀腹痛。家里刚好有“醒脾开胃冲剂”,妈妈给他服用了1袋。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

    奶奶不让有糖尿病的爷爷服用“醒脾开胃冲剂”。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

    纪清经常反胃,腹部胀,不想吃东西,面黄肌瘦的。医生建议服用“醒脾开胃冲剂”。

    _____________

    ________

     

  • 18、课内阅读。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这段文字节选自课文《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

    【2】在“”中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船长为什么要他的孩子往海里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对船长(或船长的儿子)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积累与运用(24分)

    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ɡ cénɡ)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   )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近来。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 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2)请为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将其填在旁边的括号里。(2分)

    (3)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文段通过________ 和_______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6分)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11分)

    (1)写出两句有关学习的格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写出一幅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星期五下午我们在体育馆里体操大赛(修改病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文实践。(3分)

    我在本学期积累的一句歇后语是:

    我还能用它写一句话

     

  • 21、按要求写句子。

    (1)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外祖父说:“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 22、写句子。

    (1)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改为陈述句)

    (2)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3)她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改写成比喻句)

    (4)楚国的大臣们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缩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写作。

    本次习作,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汉字的历史或汉字书法,学校或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等,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要说清楚研究的目的、方法以及结果。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