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晦气 教诲 后悔
B.铰断 饺子 绞在一处
C.嫣红 蔫巴 心不在焉
D.忌讳 包围 违背
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拟人修辞的一项是( )
A.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B.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C.我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D.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3、联系上下文,对下面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拨籰子的。
A.这一句主要是对小丫头们的动作进行了描写,突出了大家很忙。
B.这一句主要是对小丫头们的动作进行了描写,表现出大家对放风筝的极大热情。
C.小丫头们一听宝玉说要放风筝,立刻动起来,表现出丫头们很勤快。
D.小丫头们很怕主人骂,一听说要放风筝,立刻七手八脚地忙起来。
4、读音节,写词语。
máo dùn hǎi ōu zhuì luò hóu lóng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dù jì zhòu yè cí xiáng zhē yǎn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5、读句子,完成下列练习。
【1】乡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
“这个问题”指________。“绞尽脑汁”的意思是_______,从这个词语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这也是作者有所发现的原因之一。
【2】“我跟你可不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音,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这句中“自己的发现”指的是( )
A.“我”每天夜里做梦都在飞。
B.“我”的小伙伴们也会在梦中飞。
C.“我”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D.“我”觉得老师讲的课有意思。
6、积累展示。
1.王维的《鸟鸣涧》中用鸟鸣声来衬托山间的幽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船借箭》让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的曹操,__________的周瑜,__________的诸葛亮。
3.本单元名著之旅激发了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我了解到《三国演义》中广为流传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认识了《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豹子头__________、花和尚__________、智多星__________。
7、按查字典要求填表。
查加点的字 | 音序 | 部首 | 除部首外有几画 | 在合适的义项前画“√” |
出谋划策 | ___ | ___ | ___ | A.计划、计策、主意 B. 设法寻求 C.商 议 放肆 |
仰面朝天 | ___ | ___ | ___ | A.敬慕 B.脸朝上 C.依靠、依赖 |
8、写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忌讳____________ 晦气____________ 宝钗___________
9、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一朝(cháo zhāo) 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jiān jiàn)中洗澡。 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声,都拖男挈(qiè zhì)女,唤弟呼兄,一齐跑来,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oo我进去o我进去oo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jié jiē)。 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1】圈出文中括号里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在文中的方框内填上合适的标点。
【3】圈出文中画线句里描写石猴动作的词。想一想:这些词语写出了石猴怎样的特点?
10、课外阅读
我的油布伞
①下雨了。小巷深处,涌出许许多多的伞儿,红的、花的……(A)
②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把油布伞,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一种温暖的感觉……(B)‖
③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镇上去上学。遇上下雨天,常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④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娘,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⑤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咱买一把吧!”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穷,队里收成不好,全指望着娘织卖土布贴补家里,换回个油盐钱,还要给我交学费、买书和本子。她能有钱给我买伞吗?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⑥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扳,“哐哩哐当”,满屋里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了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俺不要伞了!”
⑦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⑧终于有一天,娘从集市上卖布回来,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眼地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⑨“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面伞。我撑起,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回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⑩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很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熟悉的朋友说我艰苦朴素;不知内情的人,笑我寒酸小气。我都不去管它,只是笑笑,却不知,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在我身边似的,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盼望—( ) 体谅—( )
【2】联系上下文,选择带点的字最合适的解释。(选填序号)
“酸”在字典里的解释: A.酸味 B.疼痛 C.难受 D.不大方
心里一酸( ) 寒酸小气( )
【3】文中A、B两处省略号,各表示什么意思?(选填序号)
省略号常见用法:①表示列举省略 ②表示语气停顿 ③表示语意未尽 ④表示时间延长
A处省略号应取______ B处省略号应取______
【4】“娘”答应买伞,“我”为什么半信半疑?
_______
【5】“每一个表情都是心声的表达”,文中多次描写母亲的“笑”,请联系上文找一处,谈谈母亲的“笑”在表达怎样的心声?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_______
【6】短文最后一句与前面哪一自然段照应,用“﹏﹏”画出。
11、阅读。
三顾茅庐
经军师徐庶和隐士司马徽的力荐,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岗,拜访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一早就出门了。刘备打听先生的去处和归期,童子回答:“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刘备惋惜不已。张飞说:“既然没遇见,就回去吧!”刘备只好带着关、张怅然离去。
过了几天,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叫人立即备马。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诸葛亮字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张飞只得跟着走。三人冒雪来到卧龙岗,开门的还是上次那个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怏怏而回。
又过了一段时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张飞满口答应。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书童又出来了。书童告诉刘备,先生正在睡午觉。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门外站了好久,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
等了好几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国家大事。刘备听了诸葛亮关于当时形势的一番精辟见解后,更加敬佩诸葛亮了,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求教,就答应了。
【1】“顾”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__,再查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画。它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回头看;②拜访;③照管;注意。“三顾茅庐”一词中“顾”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归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怏怏而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通过对张飞的_________描写,突出了他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4】“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句话写的是文中的_________。
【5】短文内容选自古典名著《_________》,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_。我还知道另外三部古典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一)西 藏
我国的西藏是个大高原,平均在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那里有无数高山,珠穆朗玛峰海拔(bō,bá)近9000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高原不但有许多高山,也有好些湖拔(bo,pō)。有的湖好大得像海洋一样,一眼望不到边。湖的近处是墨绿色的丛林,远处是终年积雪的山峰。这一切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构成了一幅(fǔ,fú)美丽的图画。
只要不下雨,不下雪,高原上的天空总是透蓝透蓝的。那光洁的蓝天,像琢磨的很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得很精(jīng,jíng)致得蓝缎子。看上去,它好像离你很远,怎么也不能接近;又好像离你很近,只要一举手就可以摸到。
西藏高原不仅山河壮丽,而且资源丰富。高原有很多森林资源。据估计,光是波密地方的森林就有55万亩,有些树的年龄已经有几千年了。大树很多,有的树直径有3米,用这么粗的树做成独木船,一条船可以载三四十个人。
西藏高原有许多特产,有猞猁(shē lì)皮、水獭(tǎ)皮等珍贵的毛皮;有鹿脯、熊掌等稀有食品;还有雪莲、藏红花、鹿茸、犀牛角、羚羊角等珍贵药材。
西藏的矿藏很丰富。根据初步调查,已经发现的重要矿产有煤、铁、铅、盐……
高原上有广阔的草原,适宜发展畜牧业;还有土壤十分肥沃的平原,适宜发展农业。
西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建成新西藏,高原高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西藏将变得更加可爱。
(1)请用“√”为短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2)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
短文是从( )、( )、( )三方面讲西藏山河壮丽的;是从( )、( )、( )、( )四方面讲资源丰富的。
(3)请用“()”画出第三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在这个比喻句中,把( )比做了( )和( )。(3分)
(4)西藏高原的特产共分几类?分别是哪几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家的小园
我家的西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起来了。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得很茁壮,绽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火红的石榴花开得十分茂盛,散发着阵阵芳香,引来一群群蝴蝶和蜜蜂。它们翩翩起舞纵情欢唱。一排排玉米像士兵一样威武的挺立着,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了。地里,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了架。望着这丰硕的果实,使我感到了小园的可爱。
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中伸出一支粉红色的小喇叭,正在为小蜜蜂吹奏着动听的歌。石榴树上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饱满的颗粒,冲着我咧嘴傻笑。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石榴树披上了白雪,残秧披上了白雪,地上也盖上了厚厚的白雪,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好美啊!”
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1)从短文中选择表示颜色的词语填空。(9分)
( )的向日葵花 ( )的石榴花 ( )的小喇叭
(2)在短文的第1自然段中找出与“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相照应的句子: (5分)
(3)本文的中心意思?请在这句话后面的括号打“ √ ”。(3分)
①这篇短文赞美了我家的小园花多、菜多、树多。( )
②这篇短文反映了我家的小园获得了丰收。 ( )
③这篇短文赞美了我家的小园的美丽,表达了“我”对小园的喜爱之情。( )
14、阅读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bāo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lián,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选自刘湛秋《雨的四季》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仿佛 fó 似乎 sì B.仿佛 fú 似乎shì C.仿佛 fó 似乎 shì D.仿佛 fú 似乎sì
【2】根据文中拼音所写的汉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花苞 丝帘 B.花苞 丝连 C.花包 丝连 D.花包 丝帘
【3】“顿时”中“顿”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叩,碰 B.疲乏 C.忽然,立刻,一下子 D.处理,放置
【4】文中“波”字第四笔正确的一项是( )
A.ㄧ B.一 C. D.
15、课本梳理。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话。
【1】威尼斯在哪里你知道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威尼斯的小船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晏婴劝谏
晏婴和齐景公及群臣到纪国的纪地游览,手下人无意中捡到了一个精美的金壶,送给景公。那金壶的内壁还刻着“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八个大字。齐景公看了看,故作聪明地解释道:“吃鱼不吃另一面,是因为讨厌鱼的腥味;骑马不骑劣马,是嫌它不能跑远路。”众人无不随声附和,赞叹景公理解得很深刻。晏婴在一旁说道:“臣觉得这八个字里面包含的是治国的道理。‘食鱼无反’是告诫国君不要过分压榨百姓;‘勿乘驽马’是告诫国君不要重用那些无德无才的人。”齐景公有些不服,于是反问:“纪国既然有这么好的格言,为什么还亡国了呢?”晏婴答道:“臣听说,君子们的主张应该高悬于门上,牢记不忘。纪国却把它们放在壶里,既不能经常看见,也不能对照着去做,能不亡国吗?”齐景公若有所悟,频频颔首,并对随从的大臣说道:“大家要记住金壶里的格言。”
齐景公在牛山上游览的时候望着都城临淄,泪流满面地说:“美丽的国都啊,草木多么茂盛!为什么随着时光的流逝,万物都要死亡呢?假若从古到今没有死亡,那么我将到哪里去呢?”他的两个大臣史孔和梁丘据也跟着流泪:“我们依靠君主的恩赐,饭菜可以吃饱,车马可以乘骑,看见死亡临近,禁不住都很悲伤,何况我们的君主呢?”听了他们这些话,晏婴在旁独自冷笑。
齐景公看晏婴冷笑,便揩干眼泪问道:“我和我的大臣触景伤情,有什么值得你发笑呢?”
晏婴说:“假如贤明的君王不生老病死,那么您此时只会在农田里,哪里还会有时间触景伤情呢?正是因为一个人离开了君位,才有机会让另一个人被立为君,也才有机会轮到您当上国君,可笑您身在福中不知福。您却为自己即将死亡而悲伤哭泣,这是很不仁不义的啊!我对不仁不义的君王及讨好巴结的大臣怎能不讥笑呢?”
齐景公听了十分惭愧,举起酒杯来自己罚自己的酒,又罚史孔和梁丘据两人各一杯酒。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稀疏——(______) 乞求——(______)
昏庸——(______) 浅显——(______)
【2】晏婴是如何理解“食鱼无反,勿乘驽马”这八个字的?
(1)“食鱼无反”是告诫国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勿乘驽马”是告诫国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景公和晏婴对金壶中所刻的句子理解不同。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齐景公、群臣和晏婴各是什么样的人?请用一个词语分别概括出他们的形象特点。
齐景公:____________ 群臣:____________
晏婴: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一共讲了哪两件事?请概括出来写在横线上。
(1)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写道“齐景公听了十分惭愧”,你觉得齐景公惭愧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文阅读。
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 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1】选文中加点的“它们”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坐在江轮甲板上,先看( ),接着看( ), 然后看( )。(要求写清看什么地方的什么)
【3】“黑色剪影”“伸展着”,这是从 (_____)方向看的;“起伏着”,是(_____)方向看的。
【4】概括这两段话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了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似开了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爬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滚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是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何向俺讨饶,洒家却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穴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下,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地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街坊邻舍并郑屠的伙家,谁敢向前来拦他。
【1】读完文段,我认为鲁提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你认为下面两个句子写得怎么样?谈谈你的独特见解。
(1)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似开了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只一拳,太阳穴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对鲁达语言的描写非常符合人物性格,找出文中人物的语言进行品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水浒传》中哪些精彩的故事?请你用小标题列举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③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洒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⑥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1】文中画线词“盛情邀请”中“盛”的意思是( )
A.参加盛会 B.盛意难却 C.身着盛装 D.盛气凌人
【2】文中多次写到雨,对此,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台北冬季确实多雨。
B.密密的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通之处。
C.融情于景把浓浓的乡情融入对雨的描写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D.本文的写法是“以虚写实”。
【3】对本文表达方式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叙 B.描写 C.议论 D.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4】第③段中,“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听了贾文斌老人、麻老先生和乔律师的话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妈妈对我说:“你好好养病吧,我已经向你的老师请假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2】我们班在三月八日举办了一次主题为“祝妈妈节日快乐”的班队活动。(换个说法)
【3】红日升起。(扩句)
【4】蝴蝶飞舞。(扩句)
【5】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仿写拟人句
21、扩写句子。
1.埃及人想出了办法。
2.中国人民是勤劳的。
3.古埃及有金字塔。
22、(仿写)你从第一个盲盒中开出了三个字,要求你从中选择一个,仿照下面的例句进行造句。
甜 静 辣
例句:冷——雪后的天多冷啊,蛇冷得身体僵硬,猫冷得躲在窝里不愿出来,鸟冷得不知如何是好。
造句:______________
23、按要求写作文
在课本里,我们认识了小嘎子、祥子、严监生、刷子李……在生活中,我们与形形色色的人接触,如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学校的同学、老师,邻居的叔叔阿姨……
请选择一个人,选取他(她)的一两件典型事例,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表现这个人的特点。题目自定,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