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天______之______ 轻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可亲
______烈______迈 全神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失措
2、看拼音写词语。
diǎn jiǎo áo xiáng guó huī
( ) ( ) ( )
3、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 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_______)
2.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_________)
3. 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__________)
4.“怎么了?”爸爸问他。 (__________)
4、名句积累。
(1)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有曰:“________,__________。”锺子期死,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撒满了银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汉字。
他浑身shī lín lín(________)的,zuǐ chún(________)也冻得发紫,整个身体sè sè fā dǒu(_________),与这xuān nào(______)的场景格格不入。
6、补充诗文,完成练习。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 ,
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1】把诗文补充完整
【2】画“ ”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这首诗抒发了刘邦统一国家后的____和希望有________为国家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7、课内阅读。
望大陆
葬我于( )之上兮,望我故乡;
( )不可见兮,永不( )。
葬我于( )之上兮,望我大陆;
( )不可见兮,只有( )。
( ),( );
山之上,国有殇!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望大陆》的作者是()
A.于右任 B.杜甫
3.本文以( )字统领全篇,使我们似乎看到了一双充满着浓郁( )、期盼回归的眼睛。
4.想一想,诗人为什么在第一、二两小节写到要“望我大陆”“望我故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理想
穆旦
一
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
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
对于生活它做不出总结,
面对绝望它提不出希望。
没有理想的人像是流水,
为什么听不见它的歌唱?
原来它已为现实的泥沙
逐渐淤塞,变成污浊的池塘。
没有理想的人像是空屋
而无主人,它紧紧闭着门窗,
生活的四壁堆积着灰尘,
外面在叩门,里面寂无音响。
那么打开吧,生命在呼喊:
让一个精灵从邪恶的远方
侵入他的心,把他折磨够,
因为他在地面看见了天堂。
二
理想是个迷宫,按照它的逻辑
你越走越达不到目的地。
呵,理想,多么美好的感情,
但等它流到现实的冰窟中,
你看到的就是北方的荒原,
使你丰富的心倾家荡产。
“我是一个最合理的设想,
我立足在坚实的土壤上,”
但现实是一片阴险的流沙,
只有泥污的脚才能通过它。
“我给人指出崇高的道路,
我的明光能照澈你的迷雾,”
别管有多少人为她献身,
我们的智慧终于来自疑问。
毫无疑问吗?那就跟着她走,
像追鬼火不知扑到哪一头。
【1】从诗中找出一句能反映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句子,用“______”标出。
【2】“我的明光能照澈你的迷雾”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想是一个很抽象的名词,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以第2节为例找出这些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语段阅读。
告诉你们的孩子,他们脚下的土地是祖先的遗灰,土地存留着我们亲人的生命。像我们教导自己的孩子那样,告诉你们的孩子,大地是我们的母亲。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
我们深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1)“降临”的意思是( )。
A.程度降低 B.东西落下 C.来到
(2)文中的“你们”指____________,“他们”指________________,第一个“我们”指____________,第二个“我们”指____________,第三个“我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____”的句子,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如果地球被破坏,人类就会受到伤害。( )
②地球是人类的家园。( )
③即使家园遭到破坏,人类也能生存。( )
④如果人类唾弃了大地,那么他们就是唾弃了自己。( )
(4)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保护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密切关系。
(5)最后一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0、课内阅读。
《月光曲》节选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第二段中,第②、③句描写表现的音乐节奏是( )
A.高昂激越
B.清幽舒缓
C.气势磅礴
D.热烈高亢
【2】本文段主要写了什么?( )
A.海上生明月的美丽景色。
B.皮鞋匠和妹妹做梦听音乐的事情。
C.海上刮起了大风,巨浪翻滚的情景。
D.贝多芬因同情盲兄妹而为他们弹琴,继而创作出《月光曲》的过程。
【3】下面哪个句子是由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 )
A.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B.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C.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D.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4】下面哪个句子的说法是错误的?( )
A.作者借这个美丽的传说故事赞美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他卓越的音乐才华。
B.清幽的月光、波涛汹涌的大海让贝多芬有了创作的激情。
C.盲姑娘兄妹的手足深情,感动了贝多芬。
D.盲姑娘热爱音乐,又懂音乐,这种遇到知音的感觉让贝多芬产生了要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
【5】哪一个词语不是用以描写、表现和评价音乐的词语( )
A.古色古香
B.一唱三叹
C.天籁之音
D.余音绕梁
11、课内阅读。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侯,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1】“解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当时“清清楚楚”看见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父脸上的表情变得那么严肃是因为( )
A.伯父觉得那位车夫很可怜。
B.伯父觉得无法回答“我”的问题,很苦恼。
C.伯父为自己无法解除穷苦人民的痛苦而苦闷。
【4】最后一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__________的憎恨和对________的极大同情。
12、生命的选择
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年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薇了,花工们说。
不多日子,油黑的蔷薇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腼腆,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1】短文中表示完全跟过去一样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花的名字 | 花的颜色 | 花的生长环境 |
玫瑰 | _____ | _____ |
___ | 白色 | _____ |
【3】写一写你对短文中画“__________”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短文中的哪种花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选文,按要求做题。
《桥》节选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写出一句对老支书的动作描写,并写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支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抄写一句选文中描写桥的句子。并写出这样写对表现老支书形象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下面是阳光小学做的一项小调查,用数据说明了一些问题。请你认真读一读,做出简要的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
阳光小学六年级100名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表
调查项目 | 家庭作业完成情况 | 睡眠情况 | 体育锻炼情况 | |||
调查情况 | 2小时以上 | 2小时以下 | 8小时以上 | 8小时以下 | 1小时以上 | 1小时以下 |
人数 | 84 | 16 | 27 | 73 | 21 | 79 |
【1】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该学校小学六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2】新颖点根据以上调查结果,你认为应该给有关部门提出怎样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雷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改为反问句:
(2)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改为转述句:
(3)花儿开了。
扩写句子:
(4)我被派去采访前总统夫人,一个全世界都很有名的人物。(将划线的部分换成成语)( )
(5)许浩在作文中列举了一些生活在非洲大陆的动物名字。(缩句)
(6)音乐( )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能陶冶人的情操。(关联词)
16、革命路上有千难万险。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大观园
1.新冠病毒被勇敢的白衣战士打败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袄。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列句子进行扩句。
(1)他托父亲给我鸟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看见天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扫出空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都要经过勘测。(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修改意思重复的病句。当句子中出现语意重复或者重复的成分时,找出重复的部分,去掉其中一个。如下面句子中“合适”和“适宜”意思相近,则任选一个去掉。
3.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适宜的线路,詹天佑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正是炎夏,天气酷热,地上的草木都被晒得枯焦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操场很小,怎能踢球呢?(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鸟儿放开嗓子鸣叫起来,好听极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头上的那一摞碗突然摇晃起来。(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笑着对我说:“我教你毛笔字的写法。”(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作文。
认真观察家里的某一件生活用品,写出与其它物品的独特地方,注意说明文的写作要求,适当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题目自拟。3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