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期末哈尔滨一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 )

    (2)对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

    (3)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

    (4)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

  • 2、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5)剥_____________       (6)丑_____________

  • 3、课文内容回顾。

    1.《用奇谋孔明借箭》节选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 》,作者是   ,这部书中的 等情节已成为广为流传的故事。 

    2.在这个学期,我们认识了        的顶碗少年,       的钱学森;我们欣赏了       的松坊溪的冬天,       的天然动物园;我们从《小狗儿与大画家》中懂得了   _________________,从《一个这样的老师》中学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文,真是我们的好老师啊! 

    3.目送朋友登船远去,我想到了李白的诗句:“ ___,   。”一提到炼字名句,我不由得想起王安石的诗句:“        ,        ?”

  • 4、比一比,再组词。

    脉 mò______ mài______

    哄 hǒng______ hōng______

    扎zhā______ zhá______

  • 5、辨一辨,你的判断最准确!

    中国古代神话承载着古人对宇宙探索的无穷想象,而今正一步一步变为现实。我们的飞船被命名为“神舟”,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取名“夸父”,卫星导航系统称作“北斗”,行星探测计划叫“天问”。探索太空的过程,就是向天取问的过程,表达了我们对真理的探索和怀疑精神。

    7.选填序号:我们的空间站取名_____,月球探测器取名____,月球车取名_____,火星车取名_______

    ①“祝融”                    ②“玉兔”                    ③“嫦娥”                    ④“天宫”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先补充,再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不怕远征难,

    逶迤腾细浪, 磅礴走泥丸。

    水拍云崖暖, 桥横铁索寒。

    更喜 千里雪, 过后尽开颜。

    【1】补充诗句。

    【2】首联两句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________的英雄气概,“______”一词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颔联运用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蔑视一切困难的豪迈气概;颈联既写了红军巧渡______后的喜悦,又写了飞夺______的惊心动魄,表现了战斗的惊险激烈和红军的神勇无敌;尾联描述了____,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_____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3】本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____,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_________精神。

  • 7、古诗阅读

    《观书有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告诉我们学习如同汲取源头活水,这样才能不断的充实自己。作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学家和教育家朱熹,人称儒学“二圣”。他编订了历史上的“四书”,四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牵牛星,(     )河汉女。

         )擢素手,(     )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一水间,(     )不得语。

    【1】选择恰当的叠词填入诗句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盈盈        B.迢迢        C.脉脉

    D.札札        E.纤纤        F.皎皎

    【2】按要求写诗句。

    (1)这首诗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描写牵牛星和织女星遥遥相望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通过描写织女的姿态美,意在刻画织女的勤劳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写出织女因思念牛郎而备受折磨,很痛苦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二泉映月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到。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你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       )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带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呀!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壁,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       )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       )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       )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上相应的字母。

    A.势不可当       B.动人心弦       C.恩重如山       D.饱经风霜

    【2】第四自然段段末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同类事物或情感的省略

    C.表示话未说完

    【3】第四自然段中,阿炳从二泉那宗淙的流水声中听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五自然段我们能了解到《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内容,起初琴声_____________,后来随着旋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乐曲进入了高潮。整首曲子表达出______________

    【5】阿炳在用琴声告诉人们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①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50至零上150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和酶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②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300至400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高温、缺氧、缺水、有着强烈阳光辐射的行星,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140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③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个问题争论了一百多年。随着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个谜已经揭开了。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所以火星和地球一样有昼夜,有四季,火星的两极也和地球一样,被冰雪封冻着。更有趣的的是,1879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的黑色线条,人们猜测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人们还观察到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有人认为这是火星表面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了颜色。

    ④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1971年,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宇宙飞船进入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给火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表明,意大利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所谓“运河”,原来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通过近距离观测还发现,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不是由于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而是由于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才造成了颜色明暗的变化。

    ⑤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百分之一;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百分之九十六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低;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⑥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6年,美国发射了两艘名叫“海盗”的宇宙飞船。这两艘飞船在火星着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取得两项重要结果,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火星表面的取样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⑦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又提出,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

    ⑧人们至今尚未能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近年来,通过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太空有有机分子存在。1976年我国吉林省下了场陨石雨,经过对其中最大陨石块进行取样分析,也找到了有机分子。

    ⑨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

    【1】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_________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是个_______句,它启发读者思考,引出下文,起着____________的作用。

    【3】第一自然段的“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这句话与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呼应,既写出了人们的执着,也表现了科学家们_______________的科学精神。

    【4】“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这句话很谨慎地下结论,说明地点只是在______________,而且只是______________没有生命存在,并没有说火星深处是否有生命存在。文中这样表达严谨的句子有多处,目的是表现科学家谨慎探索的科学精神。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相信你在今后的学习中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革命战争年代,无数英雄为了人民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请阅读下面短文。

    我的战友邱少云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悄地摸进“391”高地下面的山场,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因为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颗毒牙,楔入我们志愿军的阵地。我们准备在黄昏时分发动突然袭击,拔掉这颗毒牙,把战线往南推移。

    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发现我们。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伏在枯黄的茅草丛里。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

    我们的炮兵不断地轰击敌人的阵地,山顶上腾起一团一团的青烟。敌人阵地前沿的地堡一个接一个被掀翻了。看着这种情景,我只盼望天快点儿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到了中午,敌人突然打起炮来,炮弹一排又一排,在我们附近爆炸。显然,敌人已经感觉到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太安全了,可是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出来搜索,只好把看家的本领“火力警戒”拿出来了。

    排炮过后,敌人竟使用了燃烧弹,我们附近的荒草着火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烧得枯黄的茅草噼噼剥剥地响。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他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着风势乱蹿,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

    这个时候,邱少云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出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就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黄昏时候,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勇猛地冲上“391”高地。敌人全部被歼灭。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二十分钟。

    参加这次战斗的志愿军战士,都记住了1952年10月12日这个日子。

    【1】文中加点的两个“才”字表达的意思不同,联系上下文思考,第一个“才”突出了____,第二个“才”突出了_____

    【2】快速默读文本,请你按照“原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简要概括全文主要内容____

    【3】短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1952年10月12日这个日子,你认为这样写的是为了_____

    【4】为了更深刻地理解邱少云这个英雄形象,你觉得需要再去搜索哪方面的资料来帮助你理解?

    (1)____

    (2)____

    【5】文中从“我”视角来写出了邱少云这个人物形象,“几乎找不到”“千斤巨石一般”等描写让你感受到邱少云是个怎样的人?

    _____

    【6】读完文本,你最想和邱少云说的一句话是:___;你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_____

  • 12、非连续文本阅读

    手机依赖症

    【事件回放】

    高考前,南京考生小李跟家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原来父母担心影响他考试,5月就没收了他的手机,可是已用惯手机的小李一下子变得六神无主、焦躁不安,甚至动辄跟家人吵架,并声称没有手机就不参加高考。

    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表示,小李的这种状况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现在患上此症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患者”来寻求帮助。

    【调查统计】

    某小学对500名在校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统计表

    用途

    玩游戏听歌

    攀比

    发短信聊天

    便于和父母联系

    问同学作业

    所占比例

    38%

    20%

    39%

    2%

    1%

    【网友声音】

    安娜:饭菜上桌前,捧着手机边娱乐边等待;饭菜上桌后,不是拿起筷子一尝美味,而是先拿起手机拍照发朋友圈;吃饭时,一只手动筷子,一只手玩着手机。一桌人都对着手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现在的饭桌已经被手机“绑架”了。

    木棉:没手机时,我还能记住重要的人的电话号码、生日等,现在,完全记不住了,全靠手机来记,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没事儿的时候就想掏出来看看,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而原本计划在现实中要做的事却一件也没干。

    向日葵: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摸手机,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上班也没啥心思,一有空就会拿起手机看看时间,而且还时不时地看下有没有短信、未接来电什么的。

    野百合:最近手机玩得太多了,感觉视力、记忆力大不如前,有些时候甚至感觉头晕、头痛。

    北方的狼:回家后,我一般都在网上,QQ、论坛、游戏……整天都与电脑面对面,工作是如此,娱乐更是如此。电脑逐渐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我不再迷恋外面的世界,也无心与朋友聚会了。不敢想象,没有电脑的日子我将会怎样度过?

    【专家观点】

    中国人平均每天要花158分钟在手机上,远超全球平均值的117分钟。中国人每天摸手机150次,除睡觉的8~9个小时,平均每小时摸手机10次。这太可怕了。——王忠武

    手机上瘾的人要学习如何“数字节食”,合理使用手机,把视线转移到大自然和现实社会中,适当地强迫自己远离手机。——郁加凡

    “手机依赖症”涉及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消除并根治“手机依赖症”带来的弊病,需要来自包括媒体报道、社区宣传等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鲁春晓

    现代人压力大,人际交往频繁,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一旦没有手机,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长期下去,不利于健康。——孔屏

    【1】下列哪项不属于“手机依赖症”?(  )

    A.每天要花1个小时在手机上。

    B.没有手机,变得六神无主、焦躁不安。

    C.无心交友、不迷恋外面的世界,有手机就够了。

    D.依靠手机记电话号码和生日,没事就想掏手机看看。

    【2】下列哪项不是过分依赖手机产生的不良影响?(  )

    A.情绪波动

    B.视力下降

    C.体质变差

    D.没有朋友

    【3】从调查统计表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代表学校,给全体学生写一两句话,以配合学校“不带手机来校”的主题活动。要求语言得体,不超过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哪些办法可以预防“手机依赖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中国的牛

    对于中国的牛,我有特别的尊敬感情。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一回在田垄上的相遇”。

    一群朋友郊游,我领头走在狭窄的阡陌上,怎料迎面来了几只耕牛,狭道容不下人和牛,终有一边要让路,它们还没有走近,我们已经预计斗不过畜牲,kǒng pà(          )难免踩到稻田泥水里弄得鞋袜又泥又水了。正在踌躇的时候,带头的大牛,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抬起头看看,稍chí yí(          )一下,就自动走下田去,一队耕牛,跟住它全走离阡陌,从我们的身边经过。

    我们都呆了,回过头来,看着深褐色的牛队,在路的尽头消失,忽然觉得自己受了很大恩惠。

    中国的牛,永远沉默地为人类做着沉重的工作。在大地上,在晨光或烈日下,它拖着沉重的犁,低头一步又一步,拖出了身后一列又一列松土,好让人们下种。等到满地金黄或农闲时,它可能还得担当搬运负重的工作,或终日绕着石磨,朝同一方向,走不计程的路。在它沉默的劳动中,人便得到应得的收成。那时候,也许,它可以松一肩重担,站在树下,吃几口嫩草。偶然摇摇尾巴,摆摆耳朵,赶走附在它身上的苍蝇,已经算是它最闲适的生活了。

    中国的牛,没有成群奔路的习惯,永远沉沉实实的。它们不像印度的牛,负着神圣之名,摇着尾巴在大街上闲荡。它们不像荷兰乳牛、日本肉牛,终日无事可做,yōu xián(            )只等一死。它们不像西班牙牛,全身精力,都尽付狂暴斗争中。

    默默地工作,平心静气,这就是中国的牛——我特别尊敬。

    1按文中的拼音在(        )里填上恰当的词。

    2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用 _____”画出来,受感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3上面作者列举的牛,它们各有什么用处、特点,填写在横线上。

    ①荷兰的牛:_______________

    ②日本的牛:_______________

    ③西班牙牛:_______________ 

    ④印度的牛: _______________

    ⑤中国的牛:_______________

    4作者赞美中国的牛,它具有哪些高贵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与文中带“_____”的句子前后相照应的地方,在底下画上   ”。

    6见物联想是一种写作方法,你从中国的牛联想到什么?请你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拓展阅读。

      河中间有一个小土墩,墩子上长了一棵桃树,上面结了许多许多大桃子。狐狸想吃桃子,可是过不了河。猴子也想吃桃子,可是也过不了河。

      狐狸就跟猴子商量:哎,咱们俩一起架一座桥,过去摘了桃子,一人分一半儿,好吗?猴子说:好啊!

      他们俩就一起扛了一根大木头,搭了一座独木桥。这座桥太窄了,只能走过去一个人。

      狐狸说:让我先过去,你再过去吧。

      黑心的狐狸想自己吃桃子,刚一走过去就把木头推进河里了。

      狐狸说:猴子,请你回去吧,你吃不到桃子了。

      猴子很生气,可他马上也笑起来说:你能吃到桃子,可是你永远也回不来了。

      狐狸听了非常着急,没有办法,只好苦苦哀求猴子说:猴子大哥,我们是好朋友,请你替我想个办法让我回去吧!

    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

    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

    ①本文主要写了狐狸过河拆桥,狡猾自私,没有好的下场。(   )

    ②本文主要写了狐狸狡猾自私,猴子识破了狐狸的诡计。(   )

    ③本文主要写了猴子聪明能干,不再上狐狸的当。(   )

    2理解下列句子中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答案。

    A.邀请;聘请。

    B.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

    C.请求。

    ①今天下午,李叔叔我们吃饭。______

    ②猴子大哥,我们是好朋友,你替我想个办法让我回去吧!______

    3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猴子没吃到桃子,很生气。

    B. 猴子看着狐狸吃桃子,只得无奈地走了。

    C. 猴子知道不能和狐狸这样的坏人交朋友,狐狸的话也不能相信。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改为字句和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写反问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精心保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句子训练营。读句子,写一写。

    1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________比作”无字的歌谣”,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的动态过程。

    2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我来仿写  

     

  •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1)在台北问路,发现记者是从大陆来的。

    马上显露出惊喜的表情。(用关联词语来连接)。

     

    (2)学了《十万个为什么》,我们怎能不爱科学呢?(改为陈述句)

     

    (3)人类生存的星球只有地球,我们怎能不保护地球呢?

    (改为感叹句)

     

  •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鲁本准备礼物。(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边饺子里浸透着浓浓的母爱。(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边饺子里,有深深的母爱。花边饺子里,有我们对妈妈的爱。(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没有忘记心中那个秘密使命。(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

    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真情告白。25分

    题目:中国, 奥运

    要求:2008年,中国将举办奥运会。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事啊!请你想象一下当时的盛况,写一篇作文。要写出自豪感,想像合理,内容具体。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