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佳句积累。
(1)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________。——鲁迅《答客诮》
(2)___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诸葛亮
2、请给下列加点字、词拼写正确的拼音。
屹立(______) 正月(______) 参差(______)
笨拙(______) 梅兰芳(______) 五马街(______)
3、按要求填空。
1.“漫”查___部首,再查___画,字典里解释:①水过满,漾出来;②满,遍;③没有限制,没有约束。“漫步”的漫应选____种解释。
2.“熟” 查___部首,再查___画,字典里的解释:①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②成熟;③程度深;④因常接触而知道的清楚。“熟悉”的熟应选___种解释。
4、填空。
宋朝诗人朱熹在《春日》一诗中交代天气、地点,点明主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目之所及,只见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发生机,诗人顿生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不禁脱口而出。“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难道不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这是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意思。
5、写出下列歇后语中的谐音字。
(1)外甥打灯笼——照旧____
(2)十文钱掉了一文——___________(九文)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晚春二首(其一)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1】这首诗的作者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下列选项中的文人都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一项是( )
A.曾巩、王维 B.苏轼、柳宗元
C.李白、欧阳修 D.王安石、杜甫
【2】读第一、二句诗,你想象到了怎样的景致?下面选项中与你所想的相符的一项是( )
A.冰雪消融、嫩芽点点 B.遮天蔽日、荷花满池
C.草木留春、万紫千红 D.金桂飘香、四季常青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满怀着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伤感之情,言辞诚恳,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
B.人言草木无情,而这首诗偏说它们有知,能“知”、能“斗”、能“解”,想象奇特。
C.这首诗的第三、四句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实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似雪花般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寄寓着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7、阅读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中以_____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2】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江南春 惠崇春江晚景
千里莺啼绿映红, 竹外桃花三两枝,
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 蒌蒿满地芦芽短,
。 正是河豚欲上时。
【1】将文中古诗补充完整,注意书写规范,笔迹工整。
【2】《江南春》的作者是___________,《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_________。这两首诗都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3】《江南春》的前两句中,诗人抓住莺啼、_______、________、依山傍水的村庄、_______等独具江南特色的景物进行描写,表现出江南春景的____________。《惠崇春江晚景》的前两句中,诗人借竹子、________、________鸭子等景物写出了早春的特有风光。
【4】下列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江南春》后两句写出了江南楼台掩映、春雨迷蒙的特点。
B.《惠崇春江晚景》的后两句,诗人借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以及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了“春”字,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
C.“南朝四百八十寺”和“竹外桃花三两枝”中的数字都是具体真实的,前者突出了寺庙之多,后者突出了桃花之少。
D.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丽景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9、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问题。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
【1】“晃”有两个读音:①huǎng ②huàng在“明晃晃”中应选择(___)。
“晃”的意思有:①摇动,摆动 ②(光芒)闪耀 ③很快的闪过在“明晃晃”中应该选择(___)。(填序号)
【2】这段文字写的是( )的情景。
A.雨前 B.雨中 C.雨后
【3】“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该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写出了“我”对雨天的____________之情。
【4】下面选项中与“盼”有关的是( )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从文中画线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新年快到了,妈妈提前给你买了新衣服——漂亮的羽绒服。你特别喜欢它,不到新年就迫不及待地想把它穿出去。请写出你想穿它的渴盼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这个人和别人没什么两样,可别人见了我,总说我长得机灵。其实,我并不十分机灵,只是特别爱逗人发笑。
有一次,班里的一位同学被男同学欺侮了,“呜,呜”地哭着。同学们怎么劝也劝不了她,一个个束手无策,只好请来了我——“欢笑大王”。我看了看她,又想了想,然后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个小人儿。那个小人儿耷拉着脸正在大哭呢,眼泪流成了一条小河,脸被手一擦,白一块,黑一块,像一个大花脸。我画好之后,便把“杰作”给了她,嘴里说:“怎么样?您的肖像!”她接过去看了一会儿,脸上“阴转晴”,还“咯咯……”地笑了。
当然,我不只是能逗笑,有时还要把人弄得哭笑不得。
记得有一次,我换了座位,后边的那位男同学总爱把脚伸到前面来,搅得我心烦意乱。对了,何不找个机会“教训”他一下,我心里想着。机会来了:一次自修课,他又把脚伸到前面来了,还不住地抖动,弄得我不得安宁。我开始了“报复”行动,从课桌里抽出早己准备好的跳绳用的绳子,,悄悄地把他的脚和登脚捆在一起,然后只顾自己做作业,看他那得意的神色,还完全没发现这个“阴谋”呢!下课了,他也许想活动活动,脚被捆住了,怎么也不能动弹。无奈,只好喊“救命”……”我听了再也忍不住地“扑哧”笑开了。后来直到他答应再不把脚伸到前面来,我才把他“释放”了。
瞧!这就是我,一个淘气的孩子。
【1】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
【2】“束手无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文中具体指_____
【3】同学们都把“我”叫做_______________
【4】“我”是怎样使那位女同学“阴转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的性格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快乐阅读。
的草莓
父亲住在城北,女儿住在城南。
退休了好几年的父亲一时兴起,在窗外一块巴掌大的地方种上草莓。从此,父亲便时常往女儿家跑——送草莓。草莓并不多,哪一回也满不了一大碗,可父亲送草莓的积极性,却非常高涨。女儿看着一碗碗草莓,心里热乎乎的,都给自己的女儿吃了。但父亲却不依,非要女儿尝尝不可,而且,只有亲眼看见女儿吃下了草莓,才会满意地离去。
谁知几次过后,女儿就不再那么感动了。草莓满大街都是,并且很便宜,何苦大老远的送个没完。女儿告诉父亲,别再来送了,好好呆在家里养病吧!父亲嘴里应着,可过后一切照旧。
这一天,父亲又送来了,女儿故意生气地说:“若再送,我就回去把草莓拔了。”父亲只是嘿嘿一笑。
送父亲出门的时候,女儿发现父亲的右腿一拐一拐的,忙叫住了父亲,问是怎么回事。父亲摇摇手,说,碰破点皮儿,没事的。女儿非要看看不可,父亲极不情愿地挽起裤管,打开了简单的包扎,小腿上有一个很大的创面,已经溃烂了。女儿的眼泪刷地一下就流出来了。怎么弄的?去郊区驮牛粪摔的。驮牛粪干什么?给草莓施肥。
女儿忍不住责怪了父亲一顿,这草莓种着玩倒行,怎么下这么大力气啊。父亲一声不吭,由着女儿的性子。父亲有糖尿病,当医生的女儿深知其中的厉害,不容分说拉着父亲去了医院。
果然,父亲住进了医院,病情日趋严重。去世之前,父亲含笑喃喃地说:“你小时候,有一回,看见卖草莓的,吵着要买……那会儿,草莓是个稀罕物,贵得很……我到底没给你买……”
【1】根据短文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2】“父亲住在城北,女儿住在城南”这句话在文中起( )作用。
A. 点明中心 B. 总起全文 C. 烘托 D. 承上启下
【3】在第二自然段中,用“ ”画出与“女儿就不再那么感动了”相照应的句子。
【4】“这一天,父亲又来了,女儿故意生气地说”,女儿为什么要生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②段中第一句,父亲真的是一时兴起吗?他为什么种草莓,送草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表引文的省略 B. 表说话断断续续 C. 表列举的省略
【7】请从父亲、女儿两方面理解“愧疚”的含义。
(1)父亲愧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儿愧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与理解。
月光曲(节选)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下面对《月光曲》旋律变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舒缓→悠扬→激越 B.抑郁→悠扬→激越
C.舒缓→突变→激越 D.舒缓→激越→突变
【2】“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说明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描写中不属于联想的一项是( )。
A.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B.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C.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4】皮鞋匠听着月光曲,联想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当参加升旗仪式,听着国歌的声音,你会产生什么样的联想?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以貌取人
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孔子的另一个弟子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他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明正大,不走邪路。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1】孔子最初认为( )的资质低,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A.宰予
B.子羽
C.子路
【2】为什么孔子对宰予的判断会出错?( )
A.因为他仅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
B.因为他仅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
C.因为宰予一开始表现的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可以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
B.可以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
C.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因此不能以貌取人。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曾是一个多么和善的人啊。他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绘声绘色:
妙语连珠:
【2】形容口才好的成语还有: 、 、 、
【3】“他生命最后的姿势”指的是什么?它蕴含了谭千秋怎样的精神?
【4】请你分析“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赞语妙在哪里?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5、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改写句子,要求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
例: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演出结束,大家情不自禁地说:“实在是太精彩了!”
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难道不美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还有比画眉鸟的叫声更好听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难道地球不可爱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蒙娜丽莎美丽动人。
(1)疑问句________?
(2)反问句________?
(3)双重否定句________。
19、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成陈述句。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让我开口。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同学们,从小到大,我们熟悉的人有很多很多,亲爱的爸爸妈妈、敬爱的老师、身边的朋友等等。还有一些人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或令我们敬佩,或令我们同情。请你选择一个人物,认真地写一写,要注意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方法表现出人物独特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