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xī shuài lǐng yù fáng yù què hū zhǒng zhàng
( ) ( ) ( ) ( ) ( )
2、看拼音,写词语。
(1)一只狗wò dǎo(_____)在shā tān(_____)上晒太阳。
(2)他总是xián qì(_____)妈妈做的饭不好吃。
(3)我们不应该fěng cì(_____)别人,更不能màn mà(_____)_别人。
(4)小孩子最shàn cháng(_____)的就是dǎo luàn(_____)。
(5)他们根据从别处学来的jīng yàn(_____)来处理公司事务,使得公司最后péng bó(_____)发展起来。
3、我能写一写。
为人子,( )。尊长辈,( )。能温席,( )。爱父母,( )。
能让梨,小孔融。 手足谊,( )。
孝与悌,须继承。( ),骨肉亲。
4、看拼音,写词语。
wēi é táo zuì qǔ pǔ chún shú mánɡ ɡū nianɡ
( ) ( ) ( ) ( ) ( )
yún jǐn qín jiàn lái yīn hé qiān sī wàn lǚ
( ) ( ) ( ) (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竹节人》以童年时的玩具——____________为线索,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______竹节人、______竹节人以及老师______竹节人却也自己__________竹节人的情景,表现了童年游戏的____________。
2.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三是_______;四是________,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3.春天,元元和才才到郊外踏青,看着眼前万紫千红的景色,他们不由得想起了朱熹《春日》里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
6、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
【2】本词上片写明月清风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山村夏夜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______和______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
【3】这首词流露出作者对______的喜悦和对______的热爱之情。
7、品读课文——《有的人》( 节选)。
[甲]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乙]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1】下列对[甲]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先生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B.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C.第一个“有的人”指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第二个“有的人”指- -生为人民、甘愿给人民当牛马的人。
D.概括了两种人生的不同价值,说明了人总逃脱不了死的结局。
【2】(1)读了[乙]选段的后两行,我想到了两句诗:___________
(2)鲁迅有一本散文诗集叫《________》。
【3】体会“骑在人民头上”“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中“骑”和“俯”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
【4】“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鲁迅先生为革命事业__________的精神。
8、阅读理解。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①怨遥夜②,竟夕③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④,披衣觉露滋⑤。不堪盈手⑥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①情人:多情的人,指自己;一说指亲人。②遥夜:长夜。③竟夕:一整夜。④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⑤滋:湿润。⑥盈手:双手捧满。
【1】解释诗句的意思。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写月亮不用“升”,而用“生”,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少年闰土(节选)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选段中“希奇的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前文,“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闰土和“我”的朋友们。
闰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朋友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的家长管得很严,不许他们出去玩。
B.作者和他的小朋友都生活在高墙大院里,生活天地狭窄,见识贫乏。
C.作者和他的小朋友在院子里玩时,都喜欢看四个角的天空。
【5】选段主要表达了“我”对闰土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 )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 )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 )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 )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联系上下文,依次填入片段中括号里的字恰当的一项是( )
A.推 瞪 揪 吼
B.揪 瞪 推 吼
C.吼 瞪 揪 推
D.揪 瞪 吼 推
【2】朗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语气正确的一项是( )
A.沉重和悲伤
B.悲伤和关心
C.责备和命令
D.急切和关心
【3】下列对老汉崇高精神的赞扬,不恰当的一项( )
A.无私无畏
B.舍己为人
C.忠于职守
D.团结友爱
【4】片段的句、段非常简短,对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强故事的悲壮色彩
B.渲染紧张气氛
C.便于读者理解
D.情节跌宕起伏、冲突
1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练习。
母亲·儿子
满仓娘眼睛看不见,满仓当兵时,她正患病在床。临走前满仓娘将他唤到床前摸了又摸,然后满仓一步三回头地当兵去了。
满仓出事那晚,风很大,地上有水洼的地方结着薄薄的冰。满仓在抢修线路时,水泥柱突然倒塌,压在了他身上。据后来查看,那根柱子被汽车撞过。在抬往医院的路上,满仓示意班长凑过头来,用尽全身力气说道:“不要让我娘晓得,不然她会受不了的。”说罢头一歪,去了。
满仓去世后不久,连队里掀起了学习满仓字体的热潮。满仓档案上填的是初中毕业。其实初中他就上过一年。战士们比练庞中华的字帖还要投入地练着满仓的字。满仓家里有哪些人,有几亩地,有几头猪,战士们都了解得很清楚,一封封信飞向那个小山旮旯里,信首都称“娘”。满仓娘收到每一封信都欢天喜地的,请人念完后还要摸一摸,好像那就是满仓的脸。念信的人一念完,紧咬嘴唇,眼睛一红,赶紧往外跑,不能在屋里哭。全村人都知道满仓其实已经回来了。就在村口的东山坡上,满仓是被他们指导员装在一个小匣子里带回来的,这些只瞒住了一个人-满仓娘。
过年前,满仓说要回来看娘。过年的气氛很浓了,空气散发着鞭炮的火药香味儿,满仓又来信说,有任务,回不来了。同时寄回了一张照片,还有些药品、营养品。其实那照片,只是个和满仓穿一样衣服的兵。满仓娘把照片贴在胸口,直唤满儿。
又是一年,梧桐树叶落完了,满仓还是没有回来。满仓娘收到好多好多的信、药物、营养品,还有76张照片。满仓生前的连队那时正有76个兵。
满仓已超期服役了。初冬的一天,满仓娘突然病情加重,昏迷不醒。黄昏时,她醒过来了,把满仓的姐姐唤到床前吩咐:“我见不到满儿了,我死了,千万不要让他晓得,他会伤心的,影响他干大事业……”说完,满仓娘干枯的手轻轻地抚摸着那一叠厚厚的、盖着红色三角邮戳的信,忽然停住不动了。
满仓娘去世的消息传到连队,她那群儿子哭开了。
【1】文中画“______”的句子描写了满仓出事那天晚上的__________(选填: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说明了当时的天气非常恶劣,为下文满仓的出事做了铺垫。
【2】文中留给读者印象最深的语言是母亲、儿子死前各自说的话,用“______”分别画出母亲和儿子说的话,这两句话表现了母子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满仓去世后,连队战士为何学习满仓的字?这一情节连同第三自然段的其他情节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________________ 描写和 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念信人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复杂心情。
【5】“满仓娘去世的消息传到连队,她那群儿子哭开了”这句话中“哭开了”形象地表现出战士们 _________________ 的心情。
12、阅读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精密 周密 细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 鼓舞 鼓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细密 精密 周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 惹那些外国人讥笑, 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在文中括号内应选择的正确词语依次是( )
A. 细密 鼓励 周密 B. 周密 勉励 精密
C. 精密 鼓舞 细密 D. 周密 鼓励 细密
【2】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3】这段内容是围绕文中的哪一句话写的?________
【4】给这段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欢笑 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 感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 弄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 的声音!这声音 , !
【1】在文中括号里用“√”选择恰当的词语,再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2】“屹立”的“屹”是“山”字旁。看到“山”,我会想到“________”这个词。从“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这个句子中,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他们笔直地站在那里,像大山一样____________,像大山一样____________,更能体会到他们_____________。
【3】最后一句话中的“这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我从这声音中听出了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________,对党和人民的______________。
【4】请你给选文加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分析与理解。
鲁迅爱惜时间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他在30年间,为我们写作和翻译了600多万字。大家都说鲁迅是天オ,可是鲁迅自己说:“哪里有天オ!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迅爱惜时间,总想在一定时间内多做一些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了一个人的生命。”
鲁迅工作起来是不知道疲倦的。他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到了老年的时候,他对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在他逝世前不久,他生着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40公斤,仍然拼命地写作和翻译文章。他逝世前三天,还替别人翻译的一本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逝世的前一天还写了日记。鲁迅一直工作到他离开我们的那一天,从来就没有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爱惜别人的时间。他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着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爱惜时间的精神,要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也要爱惜别人的时间,不让宝贵的时间浪费掉一分钟。
【1】写近义词。
爱惜( ) 疲倦( )
【2】根据下面意思在短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A.形容要求非常迫切。( )
B.日夜不停,干劲十足。( )
【3】当大家都说鲁迅是天才时,鲁迅是怎么回答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4】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在文中起 的作用。
【5】短文从几个方面来写鲁迅爱惜时间的?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一句关于时间的名言或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修改病句。
(1)全校师生和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
(2)故宫,天坛,三峡工程都是值得游览的名胜古迹。
(3)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4)早晨起来,我呼吸着灿烂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他那个儿报名。(改为老汉自己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正太郎真想替小狐狸解开铁链子。(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大狐狸正冲着秋田狗大摇大摆地走过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狐狸救出了小狐狸。(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扩句:我怀念母亲。
(2)缩句:他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人民大会堂。
(3)修改病句:欢乐的首都人民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广场。
(4)改成反问句:一个人不能没有信用。
19、把下面的长句改成三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
文学批评是文艺学中最活跃、最经常、最普遍的一种以文学鉴赏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价,深化和提高文学鉴赏的研究形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雨点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只好打开电视,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改为双重否定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展示。
开头:“嘀嗒,嘀嗒……”床前的小闹钟不紧不慢地走着。我在床上翻来覆去,躺了很长时间,还是睡不着……
要求:根据上面的开头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