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汕头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补充词语。

    指(____)画(____  不(______)思索  ______)(______)不清

  • 2、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句子中的横线上。

    ____)(____壮阔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负隅____)(____

    (1)烟台的海一年四季各有特色,尤其夏天,_________的气势令人震撼。 

    (2)哈尔滨冰雕节上,各种各样的冰雕_________,让人赞不绝口! 

    (3)天安门广场上各族群众________,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

  • 3、《己亥杂诗》是清代龚自珍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清末的梁启超在国家危机重重的情况下,写下了《少年中国说》,赞颂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表达了内心的期望——“美哉,___________!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 4、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________临下 全神_______ _______冲冲

    粉身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技高_______ ________肉跳 ________无遗

    (1)航模比赛上,第五小队__________,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2)狼牙山五壮士,即使__________也全然不怕,因为他们心中有坚定的革命信仰。

    (3)请再写两个含有“天”和“地”的词语:_________地、 ________地。

    (4)运用夸张手法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请再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

  • 5、缩句。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 _____        逶迤—— _____ 

    磅礴——  _____      云崖——_____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诗。

    【5】这首诗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寒食

    [唐]韩翊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中体现的节日是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是市井街巷的风光。

    B.有些地方禁火,有些地方传蜡烛,是因为各地有着不同的节日习俗。

    C.诗的主旨是对腐败的政治现象进行委婉的讽刺。

  • 8、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本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苏轼,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___________”。

    2本诗前两句中“跳珠”“乱入船”两个词语写出了雨______的特征。“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是两个形象的比喻,把乌云比作_______,把雨比作________。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情是______

    A.悲伤 B.平静 C.喜悦 D.焦急

    3(1)本诗后两句中“______”一词写出了雨去得快的特征。

    (2)写出有关雨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①太阳落下去了,夜晚来临,老人感到寒冷,他望着满天的星星。他的那盏(zhǎn   zǎn)哈瓦那鱼灯也不像从前那么亮了。那条鱼拖着老人的船在海上游了一夜,老人没想到,等待一场搏斗需要这么长的时间。第二天,当太阳再一次升起,老人又冷又饿,疲惫不堪。

    “我已经感到了你的力量,让我们面对面的斗一斗吧。我和你谁也没有帮手,这很公平。”

    ③“来吧,来吧,让我看看你是谁?呵呵……我知道你是谁;用你的大尾巴来拍碎我的船,用你那坚硬的长尾来刺穿我的身体吧!”

    ④但是它当真有这么大,这一圈兜到末了。它冒出水来,只有三十码远,老人看见他的尾巴露出在水面上。这尾巴比一把大镰刀的刀刃更高,是极淡的浅紫色,竖在深蓝色的海面上。它朝后倾斜着,鱼在水面下游的时候,老人看得见它庞大的身躯和周身的紫色条纹。它的脊鳍朝下耷拉着,巨大的胸鳍大张着。

    ⑤“我只有一次机会,这是生死搏斗,不是我杀死它,就是它撕碎我。”

    ⑥“来吧,冲着这儿来吧,让我们做一次临死前的最后决斗吧!我老了,没什么外力气,我跟你磨(   )了三天,我等了你一辈子。老兄,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比你更大更沉着的鱼呢!来吧,我们都快死了,让我们看看究竟谁杀死谁?”

    ⑦那条大金挣扎着向老人的小船冲过来,它游得那么快、那么有力,坚硬的理就像一把利剑。

    ⑧老人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住了,他用软绵的双手努力握紧他的鱼又,将鱼举过头有密 他把鱼叉举到了不可能再高的高度。

    ⑨老人拼尽他最后的生命,将鱼叉扎(zhā zhá zā)入大鱼胸络后的鱼腰里。那解在空中高过老人的胸膛,老人扎中了大鱼的心脏。大鱼生机勃勃地做了一次最后挣扎(zhā   zhá zā),它跳出水面,跃向空中,把它的长、它的宽、它的威力和它全部的美丽都展现出来。而后,轰然一声落入水中。

    ⑩老人赢了,他战胜了自己,战胜了大鱼,那条他一生都没见过的美丽的大鱼。那条鱼比老人的小船长出许多,老人强撑着快要瘫痪的身体,费了很长时间,才把小甚整在大鱼的身上。他不知道,应该让鱼带着他走,还是他带着鱼走。

    这时候,一群无所畏惧的鲨鱼正嗅着血迹,朝这里涌来,成群结队的鲨鱼向老人的战利品——那条系在船边的大鱼,发起了猛攻。那撕咬鱼肉的声音让老人再一次战栗起来,他重新拿起鱼叉,悲壮地站在船头,他决心捍卫他的战利品,就像捍卫他的荣誉。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打败的,

    【1】短文选自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请把第自然段中的名言补充完整。

    【2】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疲惫不堪——( ) 无所畏惧——( )   生机勃勃——( )

    【4】用精练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②③⑤⑥自然段都是老人的独白,请你也学着给大鱼写一段独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学习和生活中,你经受过困难的考验吗?请说出你自己一次战胜困难的经历。并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语段阅读。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1】“这样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桑娜“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句话描写了桑娜____________的心理,反映了桑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善良本性。

  • 11、阅读。

    《童年》(节选)

    ①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大人之间的一切都是以仇恨为纽带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这个行列。

    ②后来从姥姥那儿我才知道,母亲来的时候,她的两个弟弟正强烈要求姥爷分家。母亲带着我突然回到这个大家庭来,这使他们分家的愿望更加迫不及待了。他们怕母亲向姥爷讨回她本应该得到的嫁妆。那份嫁妆因为母亲违抗父命而结婚被扣下了。两个舅舅一致认为那份嫁妆应该归他们所有。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些别的琐事,诸如由谁在城里开染坊,又由谁到奥卡河对岸纳维诺村去开染坊,等等等等,他们吵翻了天。

    ③我们刚到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刷地一下,两个舅舅都立了起来,      ,指着桌子对面的姥爷狂吼,         。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               :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④姥姥痛苦地说:“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 

    ⑤“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姥爷个头小,声音却出奇地高,震耳欲聋的。

    ⑥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           ,一声不吭。

    ⑦这时候,米哈伊尔舅舅突然抡圆了胳膊给了他弟弟一个耳光!弟弟揪住他,两个人在地上滚成了一团,喘息着、叫骂着、呻吟着。

    ⑧孩子们吓得哇哇大哭起来。挺着大肚子的娜塔莉娅舅妈拼命地喊着、劝着,我母亲愣是把她给拖走了。永远乐呵呵的麻子脸保姆叶鞭格妮娅把孩子们赶出了厨房。

    ⑨战争一开始,我就跳到了炕上,又好奇又害怕,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姥姥用铜盆里的水给雅科夫舅舅洗脸上的血迹,他站着,气得直踩脚。姥姥痛心地说:“该清醒清醒了!”姥爷把破的衬衫拉到肩膀上,对着姥姥大喊:“老太婆,看看你生的这群家伙!”姥姥在角落里大哭:“老天啊,请你让我的孩子们懂点儿人性吧!”

    ⑩我一翻身把熨斗碰掉了,噼里啪啦地掉进脏水盆里。姥爷一个箭步扑过来,他指了一下我的额头,把我扔在了地上:“活像你!快滚!”我飞快地逃出厨房。不知道为什么,姥爷那双尖利的绿眼珠儿老是盯着我不放,我非常怕他。

    【1】第③段和第⑥段中的横线上缺失了对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请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将下面的语句还原到横线上。

    A.两眼默默望着窗外。             B.杀猪似的嚎叫。

    C.恶狗般地龇着牙。               D.俯身向前。

    【2】如果没有第1题中的这些细节描写,故事情节也是完整的,作者加上这些描写,有哪些好处呢?请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明明想给这个精彩片段拟写一个小标题,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   

    A.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

    B.两个舅舅吵翻了天。

    C.两个舅舅为分家大打出手。

    D.姥爷把“我”赶出了厨房。

    【4】王明明要向同学复述这段故事,他应采用的阅读方法是(   

    A.重点关注文中对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把握每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B.主要关注片段中人物的语言描写,把握人物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C.重点关注“我”在“战争”过程中的心情变化,通过心情变化感知故事情节。

    D.主要关注片段中的故事情节,梳理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5】从短文的描述中,你觉得姥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

  • 12、再识朱自清

    第一组资料

    资料1:1919年1月,巴黎和会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代表在没有经过中国代表同意的情况下,强行将德国占领的中国山东地区交付给日本。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当时的身份同样是战胜国。

    资料2:1919年5月4目,”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朱自清参加了当天的集会游行,和大家一道激昂地挥小旗,呼口号,抗议巴黎和会上对中国的不公平待遇。

    资料3:1922年3月,“五四”运动陷入低潮,渴望自由与民主的青年人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的压迫,社会的黑暗现实让朱自清失望,创作《匆匆》。

    第二组资料

    资料1:1948年6月18日,朱自清签署《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国援助面粉宣言》,这对于当时由于战争而导致食品短缺的生活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资料2:1948年8月12日,也就在他签下不领美国面粉宣言之后不到两个月,朱自清由于患有严重胃病,贫病交加,不幸逝世,年仅50岁。

    【1】结合上述资料和学过的《匆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表现出了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空有报国之志却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B.“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表现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悔恨

    C.从作者认为自己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可以看出他对未来已经心灰意冷,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2】结合两组资料,你认为朱自清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忆《匆匆》一文,文章中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请你根据提示写下来,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这样写的好处:_____________

    【4】时至今日,中华民族再次昂起头,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请你向朱自清先生介绍当今中国发展的情况,告慰这位民主斗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欢乐岛。

    (一)课内阅读。

      台上却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然后又捧出一大叠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12只,一只不少。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到了少年头上,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上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那一叠碗却仿佛故意捣乱,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摸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撼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1.少年头两次表演失败后表现如何?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通过对少年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顶碗少年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霍金——轮椅上的勇士

      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一次,霍金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起来有点儿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起来。

      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探索着宇宙的起源。

    1.画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起到__________的作用。

    2.短文第3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起来。这句话中,字为什么加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快乐阅读。

    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的学名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然是肉食动物,但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两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

      大熊猫的繁殖能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千克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熊猫仔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千克,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正因为大熊猫繁殖艰难,存活又难,所以如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1000只左右。

      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化石研究表明,大熊猫几百万年来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现今的大熊猫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

    1短文介绍了大熊猫的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横线①画出揭示大熊猫改变食性的外部原因的语句。

    3横线②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说说大熊猫珍贵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变换句式。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变换成否定句)

     

  • 16、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花园的花“红、香、多”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当我发现了这种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感动得伏案痛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改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改下句子

    (1)改成反问句。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                                                                        

    (2)改成转述句。

    老班长摸摸嘴说:“我早就吃过了。”

    _______________

    (3)改成肯定句

    听了老班长的话,小战士不得不咽下鱼汤。

    ______________

  • 20、不少科学家提出了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表达:我身边的新鲜事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你一定遇到过许多新鲜事,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哪些事例?选择一两件印象最深的写下来。

    要求:1.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2.重点内容写详细、写具体。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