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不解之( ) ( )私语 雕( )画栋
曲高和( ) ( )人口 雅俗共( )
2、比一比组词
娜( ) 萧( ) 贱( )
哪( ) 啸( ) 溅( )
揍( ) 梧( ) 撕( )
凑( ) 悟( ) 嘶( )
3、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为(_____)有 (_____)(_____)奔月
(_____)海一(_____) 玲(_____) 奇(_____)
(_____)模(_____)大 (_____)(_____)东西 色(_____)鲜(_____)
4、填空。
(1)《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有“( )”之称。全诗通过描写黄河蜿蜒奔腾的壮美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古诗的前两句运用了( )手法,直接写出了黄河波浪滔天的雄伟气势;后两句展开想象,借用古代神话传说,从侧面烘托出黄河雄伟的气势。
(3)( )意思: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
(4)《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他的诗歌成就尤高,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5)( )意思: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众多亭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5、看拼音,写词语。
qī liáng ménɡ lónɡ zhēn zhì bēn sā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qì yǎng línɡ hún rěn nài ài m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课内阅读。
望大陆
葬我于( )之上兮,望我故乡;
( )不可见兮,永不( )。
葬我于( )之上兮,望我大陆;
( )不可见兮,只有( )。
( ),( );
山之上,国有殇!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望大陆》的作者是()
A.于右任 B.杜甫
3.本文以( )字统领全篇,使我们似乎看到了一双充满着浓郁( )、期盼回归的眼睛。
4.想一想,诗人为什么在第一、二两小节写到要“望我大陆”“望我故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古诗练习。
示儿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示儿》。
【2】解释字词。
①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二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一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上阙描写的景物有 、 、 、 。
【2】下面关于上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四句词写的是夏夜景物和词人感受,“惊”字写出词人在夏夜中的恐惧。
B.凉爽的清风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C.前两句词描写的是夏日夜空晴朗,夜色的宁静、优美,令人神往。
D.后两句中词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田野,由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表达出词人心头的喜悦。
【3】“七八个”说明了_____________,“两三点”说明了______________,这与上阕的清幽夜色以及有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
【4】“忽见”的意思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 。
9、课外阅读理解。
花边饺里的母爱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花边。那花边是穗状的,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却不知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地吞进肚里,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③那段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难忘的记忆。自从我能写几本书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可是,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却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唯一孝敬母亲的方法是常包饺子。
④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⑤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⑥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才吃到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⑦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要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
⑧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1】结合上下文,第③自然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两处对花边饺子的具体描写,请用“______”画出花边饺子的样子;用“ ”画出下锅后饺子的样子。
【3】本文围绕“花边饺子”写了两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件事。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两次写到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分别是什么原因?从中你分别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①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城市不断出现,老的城市不断扩展,城市人口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集中在城市里,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最使人头疼的是空气污染严重,以及噪音扰乱着人们正常的工作和休息。
②为了生活环境更合适,人们在城市里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这些树木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守护着城市的环境。人们把它们比作“城市之肺”,是十分形象和贴切的。因为这些“绿色卫士”,不仅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调节城市空气,而且能降低灰尘污染——叶子表面的绒毛和黏液能吸附飘尘,阻止灰尘微粒蔓延。
③科学家研究证明,城市空气中细菌的含量是森林空气中细菌含量的100多倍!幸运的是,有些可爱的“绿色卫士”在保护着人们:它们本身还会产生多种消灭细菌的物质,如痢疾病菌接触杨树叶后会死亡。
④ 树林能抗击风沙的侵袭。分布合理的树林和灌木丛,能大大减弱噪音,有显著的隔音效果。“绿色卫士”还有助于保护土壤上的建筑物,使它们免受阳光暴晒。在炎热的夏天,小花园或树荫下的气温要比空旷处的气温低。医生调查证明,常到公园散步的病人,他们的心肺活动往往有明显好转。
⑤每当百花盛开、绿树成荫时,大自然的美景总是使人心旷神怡。可是,你是否想过,城市里的树木花草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健康,它们自己却被污染了的空气侵袭者,常常未老先衰,加速死亡。一棵榆树,生长在森林中( )活三百年,而生长在城市里,它的寿命却( )四五十年。一棵椴树,在森林中( )活四百年。在城市里( )活五十至七十年。而且,污染了的空气会使树木生长速度降低一半。当然,不同树木有着不同的特性,有些树木抗污染能力是很强的,如有些品种的杨树,椴树和槭树。还有一些灌木抗污染能力也很强,如接骨木、绣线菊和金银花。所以,我们在绿化城市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各种树木所具有的特性,使它们在城市中更好地发挥“肺”的功能。
【1】抓关键句,把握第②自然段的主要观点,正确的是( )。
A.为了生活环境更合适,人们在城市里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
B.树木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
C.树木花草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调节城市空气。
【2】在第④自然段的横线处填中心句,正确的是( )。
A.植树节的时候,人们积极地到山野种植各种树木。
B.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喜爱花草树木。
C.树木花草在城市里的作用的确很大。
【3】与第③自然段中划横线句子运用了相同的两种说明方法的是( )。
A.一棵千年的大椿树,光它的气根就有二三十根。
B.在那些高大的乔木或油棕上,往往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依附植物。
C.地球同茫茫宇宙相比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4】联系上下文想想,依次填写短文第⑤自然段括号里的词正确的是( )。
A.可能 可以 只是 能 只能
B.可能 可以 只有 只能 能
C.可以 可能 只有 能 只能
【5】短文中介绍了树木花草在城市里有哪些作用?请简洁概括出其中的三个方面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为你,我说过多少自相矛盾的话
儿子突然对我说:“妈妈,你跟我说的好多话,听起来都是自相矛盾的。”
我愣了一下。是这样吗?怎么会是这样?
嗯,好好想一想,为你,我究竟说过多少自相矛盾的话?
我说:“你要多吃一些啊!”我又说:“你可别吃得太多啊!”总企图让你吃遍世上珍馐,又担心你不懂得节制,吃坏了身型吃坏了胃。出差的时候,习惯带一些当地小吃回来,哪怕你在万里之外,哪怕你半年之后才能回家,那也要放在冰箱里,等你回来吃;而当你父亲不断地往你碗里放红烧肉时,我竟会抢过来一些,怨责道:“别给他那么多!”
我说:“你要快点走啊,千万别迟到!”我又说:“别走太快,路上注意安全!”希望你永远不是那个在安静的教室外面嗫嚅地喊“报告”的孩子,希望你无论与谁相约都永远先一步到达。但是,一旦你消失在我的视野中,我就开始用种种可怕的虚拟场景惊吓自己,担心你 ,担心你 。我派自己的心追踪你,告诉你说:“孩子,别急,慢慢走。”
我说:“你一定要做完了各科作业再睡!”我又说:“别熬到太晚,早点休息吧。”我多么怕你把学习当成儿戏,我多么怕你成为一个不争气的孩子啊!面对着“抄写8遍课文”这样的“脑残作业”,我想说:“去他的!别做了!”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抄8遍就抄8遍吧”这样没心肝的话。我好害怕你在抗议中滋长了对知识的轻慢不恭,所以,我宁愿选择暂时站在谬误的一边,看你平静地完成一份份“脑残作业”。在大考将至的日子里,你埋头题海,懂事地克扣掉了自己的睡眠。你知道吗?当我说“孩子,睡吧”时,我心里却盼着你回答:“妈妈,我再学会儿。”
……
不曾被矛盾重重的想法折磨过的心,不是母亲的心。因为爱得太深,所以才会昧,才会惑,才会颠三倒四,才会出尔反尔。孩子,你可知道?当你走得太快,我祈盼着用爱截住你;当你走得太慢,我祈盼着用爱赶上你。所以,无论我说过多少自相矛盾的话,无论这些话让你觉得多么无所适从,我都希望你懂得我说这些话的出发点与归宿。
【1】根据语境,在文中⑤段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语句。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嗫嚅:__________
(2)颠三倒四:_________
【3】选文中列举的“我”说话自相矛盾的具体事例有(_____)(多选题)
A.儿子说“我”说的好多话自相矛盾,“我”却毫无察觉,感到十分惊讶。
B.让孩子快走别迟到,又让孩子别走太快,担心孩子安全。
C.让孩子多吃一些,又说可别吃太多,担心孩子吃坏身体吃坏胃。
D.让孩子一定做完作业再睡,又嘱咐孩子别睡太晚。
【4】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画“ ”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
【5】你会对妈妈自相矛盾的话无所适从吗?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泥土最珍贵
两个欧洲人来到埃塞俄比亚。他们到处奔走,绘制地图。
欧洲人工作结束了。埃塞俄比亚的皇帝在皇宫宴请他们,并赠送了贵重的礼物,最后皇帝派人送欧洲人乘船回国。欧洲人正要上船,送行的埃塞俄比亚人请他们停下来,脱下鞋子。欧洲人脱了鞋子,送行的主人仔细地抖着他们的鞋子,还刮下粘在鞋底上的泥土,然后把鞋子还给欧洲人。
你们这是做什么 欧洲人问 主人回答 皇帝要我们祝你们一路平安 还要我们转告 你们来自远方的强国 亲眼看到了我们美丽富饶的土地 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家 它的泥土是我们最珍贵的 我们在泥土里下种,埋葬死者;我们干活累了在泥土上休息;我们在长满青草的土地上放牧牲口。你们在我们的国土上翻山越岭,穿森林,过草地,所走过的路都是我们的祖先的脚在泥土上踩出来的。埃塞俄比亚的泥土比我们的父母、兄弟还要亲。我们款待你们,赠送了贵重的礼物,但是泥土是埃塞俄比亚最珍贵、最神圣的东西,我们不能给你们,一点儿也不给。”
【1】理解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1)在文中圈出写送行的主人动作的词语。
(2)送行的主人仔细地做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
【2】给短文中画直线的部分加上标点。
【3】查字典,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1)用部首查字法。“奔”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奔走”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
(2)用音序查字法。“款”查____音序。“款待”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第二、三自然段的段意。
第二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写出句子的意思。
(1)埃塞俄比亚的泥土 比我们的父母、兄弟还要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泥土是埃塞俄比亚最珍贵、最神圣的东西,我们不能给你们,一点儿也不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表达了埃塞俄比亚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3、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詹天佑 (片段)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细密 周密 严密)计算。詹天佑经常(鼓励 鼓舞 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sāi sài)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漫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è wù)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用“√”选择出括号中正确读音和使用准确恰当的词语。
【2】找出文中两组近义词
( )和( ) ( )和( )
【3】这一段文字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把这句话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文中的排比句,读一读,说说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一想,作者围绕勘测线路,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詹天佑这样做的心理源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刘继荣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二十三号”。这是因为每次考试,女儿常常排名二十三。
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老公问:孩子,你怎么就不是个神童呢?女儿说,因为你不是神父啊。
中秋节聚会,亲友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儿,也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而12岁的女儿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想做妈妈,穿着印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
亲友愕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老公的神情也极为尴尬。
为提高她的学习成绩,我们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各样的资料。孩子像一只疲惫的小鸟,从一个班赶到另一个班,卷子一沓沓地做。最后得了重感冒。我只好放弃了揠苗助长活动。
周末郊游时,发生了意外。两个小男孩儿,一个奥数尖子,一个英语高手,同时夹住盘子里的一块糯米饼,谁也不肯放手。大人们连劝带哄,怎么都不管用。最后,女儿用掷硬币的方法,轻松打破了僵局。
期中考试后,女儿的成绩还是中等。班主任说,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诉我。
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都写着女儿的名字。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班主任说,很多同学建议,由她来担任班长。你这个女儿,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
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歪着头认真地告诉我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不想成为英雄的女孩儿打动了。作为父母,还想为孩子祈求怎样更好的未来呢?
1.解释词语。
愕然:
疲惫:
祈求:
2. “我只好放弃了揠苗助长活动。”句中“揠苗助长”在文中具体指 。
3. “我”一开始希望女儿成为怎样的人?现在“我”的想法有什么改变?
4.说一说,小女孩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5、按要求写句子。
1.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学们选举他。他当少先队员代表。(把两个句子合成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吹绿了田野。 (改“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字句)
(3)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不改变原意改写句子。
①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换一种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习语文,体现在课内。学习语文,体现在课外。(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改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画线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训练营。根据要求做题。
(1)这本书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影响。(修改病句)
(2)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续写:
(3)她望着我。(扩句)
20、句子乐园。
1.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说:“我明天带同学们复习,你们明天把英语活动手册带过来。”(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女孩将碰到爱因斯坦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难道魔鬼的智慧能战胜人类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只小鸟在榕树上叫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学校内外,你一定和小伙伴们一起参加过许多活动,请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次活动写一篇习作。把你学到的点面结合的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