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句子中标下划线的词语的近义词。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______)
(2)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______)
(3)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罩的欢喜和激动。(______)
2、快乐读书吧。
1.《童年》是( )(填国家)作家( )写的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是( )。《童年》出现了数十个人物,有善良乐观、富有同情心的( ),忠厚老实的老工人( ),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 ),等等。
2.《小英雄雨来》是( )(填作家)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 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__抗日根据地儿童英雄雨来的故事。
3.《爱的教育》是( )(填国家)作家( )写的小说。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共9分)
(1)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的诗句中都含有“月”,_______代_________(作者)的《宿建德江》中写月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作者)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月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关于月的诗句“______,________。”
(2)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家、思想家,除了《穷人》外,我知道他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写两本)
(3)《桥》和《穷人》在体裁上都属于小说,分别刻画了_______的党支部书记、______的桑娜夫妇。《桥》在最后才点明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
4、给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找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1.考试时要沉着镇定,不要_____。
2.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平静的神州大地顿时_____了起来。
3.终于脱险了,我们虽感到喜悦,但也为失去了一个朝夕相处的同伴而感到_____。
4.分散在四面八方的群众,此时_____在天安门广场,焦急地等待开国大典的开始。
5、根据拼音写词语。
huǎng rán mǎ tí yōu yǎ xiū sè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6、附加题。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释:复:又、再,关山:群山 , 苍:苍翠 鏖战:大战)
【1】“菩萨蛮”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_,词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
【2】展开想像,简单描述上阕所写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新年都未有芳华”一句中“_____”字透露出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
【2】这首诗描写了春色如画的美景,表现作者对早春到来的惊喜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3】“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两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白雪比人更等不及,穿树“飞花”作春色。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8、古诗阅读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判断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错的画“×”。
(1)从“客愁新”和“月近人”可以感觉到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 )
(2)“建德江”位于浙江省。 ( )
(3)诗中“烟渚”、“野旷”、“江清”让人感到温暖。 ( )
【2】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物抒情
【3】“日暮客愁新”中有一个“愁”字,请写出作者在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诗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课文《在柏林》选段,回答问题。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1】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______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______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选段设置老妇人的奇特行为和两个小姑娘的嗤笑这两个情节,是为了( )
A.吸引读者。
B.突出老妇人奇怪的行为。
C.表现人物特点。
D.为后文蓄势,达到令人震撼的效果。
10、阅读。
大学毕业的那年暑假,我独自来到江南一座古城旅游。
古城很美,景色很多,却都分散在各处,我租借到了一辆七成新的自行车,【 】地骑车向郊外的一个著名风景区进发。到那里已是下午三点,环顾四周,没有找到寄存自行车的地方,只有在公园对面的那片小树林里,横七竖八地停放着几辆自行车。我图省事,便将自行车也往那里一放,返身买票进了公园。
景区的面积很大,一路上走马观花游下来已花去不少时间,然后又坐上了驶往湖心岛的游船。忽然,我想起自行车好像忘了上锁,一摸口袋,也不见有车钥匙。我【 】。此时,天色暗下来。我远远地朝对面那片林子望去,不好,那里只剩下孤零零的一辆自行车了。我迅速跳下游船,一路狂奔,【 】。跑过去一看,啊!不禁【 】,正是我租来的那辆车呢!可是车却是锁着的。仔细一看,车把的刹车上夹着一只用纸折成的鹤。我涌上一阵莫名的希望……取下纸鹤,一摸,硬硬的,在它的肚子里,果然藏着一记钥匙!
我端详着这只可爱的纸鹅,竟发现它的尾部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叔叔,请小心。”激动的暖流顿时传遍我的全身,原来是一位好心的孩子!他的巧妙安排,让作为车主人的我心领神会,又不会引起旁人的注意。
我多么想当面对他真诚地道一声感谢,然而望着著色中空寂的周围,从何处寻找他呢?于是,我把这只纸鹤珍藏了起来。
【1】联系上下文,把下面表示作者心情变化的词语填在文中的【 】处。(填序号)
①喜出望外 ②兴致勃勃 ③大惊失色 ④心急如焚
【2】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的巧妙安排,让作为车主人的我心领神会,又不会引起旁人的注意。”“巧妙安排”指的是_____________;说安排“巧妙”是因为_____________。
【4】请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到火星上去种草
到火星上去种草,这话激动人心,也令人生疑。美国宇航局将于2007年发射一个探测器直飞火星,其使命之一就是在那遥远、贫瘠的地方种植一种名为“拟南芥”的植物。
当然,在火星上种草,是由机器人代劳的。这个机器人将随同着落器降落火星,对火星土壤状况进行数据采样,传给地面科学家分析,然后科学家们控制机器人通过施肥、浇水对火星土壤进行改良,营造出拟南芥能够生存的环境。拟南芥的种子,并非直接播入火星土壤,而是首先在着落器中的微型温室里萌芽,待长成幼苗后再移植到火星的泥土中。
拟南芥之所以被选为挺进火星的先锋,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优点。它不但个头矮,最高不过二十多厘米,而且生长周期短,一个月内即可发芽抽叶。更重要的是这种杂草状的十字花科植物基因,在所有植物基因组中率先被完全破译。
这种拟南芥非寻常种类,而是经过了转基因技术改造的。它被插入了一些所谓的“报告基因”,能够发出绿莹莹的光,报告自己在火星上是否生了病,是否遭遇高温、干旱等恶劣天气。科学家根据转基因拟南芥发回的种种报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得它们在火星上更好地生长。
花这么大的气力到火星上去种草,主要是为了实践科学家们提出的“生态合成”理念。具体来说,是想验证能否通过植物来吸纳火星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制造出生命演进所需要的氧气。
在那昼夜温差悬殊、湿度只有0.03%的火星上,草能种得活吗?科学家们十分乐观,信心十足地说:“我们对此毫不怀疑,我们将证明,地球上进化出的生物,也有能力在那遥远的世界里生存。”一旦转基因拟南芥在火星上扎下根,寂寞宇宙中的这片草,无疑将成为吸引人类登临火星的一种无声的号召。
【1】人类要在火星上种植的植物名为_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 )不是第四自然段中的“这种拟南芥”所具备的特点。
A.个头矮
B.生长周期长
C.基因被完全破译
D.具有“报告基因”
【3】下列关于对到火星上去种草的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希望地球上的生物能够在火星上生存
B.征服火星,改变火星的生态环境
C.为人类开发火星做准备
D.为人类探索新的资源做准备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短文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下定义等多种说明方法。______
(2)到火星上去种草,这话“激动人心”是因为火星昼夜温差悬殊,湿度极低;“令人生疑”是因为如果这项实验成功,就可在火星上生成氧气,从而使人类登临火星成为现实。______
(3)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加点的“此”字指的是拟南芥能在火星上成活。______
【5】到火星上去种草这个实验如果成功了有什么意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精彩赏析阁。
小岛远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昆虫。西瓜花没授粉,当然结不了瓜。经他一说,大家才明白了。今年瓜秧开了花,他们仔仔细细地给每一朵雌花都进行了人工授粉。小瓜果然结了不少,水灵灵的,真惹人喜爱。谁料一阵暴雨过后,巨浪扑上了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后来一检查,只有大石头后边的一根瓜秧上,还残存着一个小瓜。他们像抚养婴儿似的照看着这个小瓜,浇水,施肥,一点也不敢马虎。奇迹终于出现了,这个岛上成熟了第一个西瓜。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远离( ) 喜爱( ) 马虎( )
出现( ) 明白( ) 残存( )
(2) 画线句子把______比作______。战士们是怎样照看这个小瓜的?试着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 通过读这一段话,你懂得了什么?
13、课外阅读
光明的心曲
①傍晚,最后一抹斜阳穿过窗外的绿叶,幽幽地照到我写字桌旁的白墙上,开始是许多斑驳的橙色的光点,恍若一片微波荡漾的湖泊,然后暗下来,暗下来,光点由橙色转为暗红,并且奇怪地凝成两个椭圆的光团,无声无息地闪烁着……
②无意中见到的新鲜形象,总是会引起我的遐想,对着墙上这两团闪闪烁烁的夕辉,我发愣了,总觉得他们像什么。闪着火苗的、深沉的、在幽暗中执著地透出亮色的--它们,像什么呢?
③蓦地,我的眼前闪出一双眼睛来,一双小姑娘的眼睛,一双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④也是在一个晚霞似火的黄昏,从街心花园的林阴深处,飘出一阵优美的歌声,唱歌的是一位小姑娘。歌声像清泉,叮叮咚咚地在暮色中流淌;歌声像阳光,洒在浓浓的绿阴深处。看见歌唱的小姑娘了,一件白色的连衫裙在晚风里漂拂,一只天蓝色的大蝴蝶结,随着歌声在她的头顶上飞舞。她唱得那么动情,我迎面走去,她竟仿佛没有看见,依然优美地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
⑤看清她的眼睛时,我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气:一双多么漂亮的大眼睛,然而,又长又黑的睫毛下,覆盖着一层灰色的荫翳--啊,竟是一个盲姑娘!
⑥我站住了,心头一阵震颤,这样美妙,这样无忧无虑的歌声,怎么可能从一个盲姑娘的口中唱出?
⑦“……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歌声依然在飘来,盲姑娘陶醉在她的歌声里。她两手合抱成一个拳头,紧紧地贴着胸口,头微微昂起,仿佛在遥望着远方:那流着的清泉,飘着阳光的远方,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儿的地方……从她的清脆而又纯美的歌声里,从她幸福而又神往的微笑里,我似乎也看到了她向往的那个光明灿烂的地方。我知道,在她的憧憬里,这远方决不是虚幻的,这足以驱散她眼前的黑暗。唱吧,盲姑娘,有一颗热恋光明、向往光明的心,你的生命之足是不会黯然无光的。
⑧拉手风琴的是位年轻的母亲,她凝视着自己的女儿,手指轻轻地在琴键上移动。也许,女儿直到现在,还不知道母亲是什么模样,还不知道阳光是怎么一回事。然而,从这位母亲抿紧的嘴角上,从那闪着泪光的眼神里,我知道了她的心思,她要用一颗母亲的心,为女儿点燃希望之火。她满怀深情地拉着琴……
⑨我慢慢地走了,盲姑娘的歌声却久久地跟随着我,环绕着我:“在那遥远的地方……”周围那一片悄然飘落的夜色,仿佛被她的歌声照亮了。我的眼前,只有丁冬作响的清泉,只有新鲜灿烂的阳光,还有一对向光明的天空奋力扑腾的柔嫩的翅膀,还有一双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⑩墙上的夕辉早已消失,夜色在我的小屋里弥漫,盲姑娘的那支闪着光芒的歌,却又在我的心中响起来.......
【1】从记叙顺序看,本文属于( )A.顺叙 B.插叙 C.倒叙 D.补叙
【2】第6自然段中“我”“心头一阵震颤”产生的原因,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我”终于见到了盲姑娘,情绪非常激动。
B.“我”看到这位姑娘双目失明,感到很吃惊。
C.“我”没想到这位双目失明的姑娘能这么愉快地唱歌,因此感到很惊讶。
【3】作者听到盲姑娘的歌声时产生的联想有哪些?请在文中用“ ”画出来。
【4】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中“仿佛”一词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盲姑娘陶醉在自己的歌声中,是她专注的神情使作者产生了这样的联想。
B.作者感觉盲姑娘和自己一样,也在歌声中看到了流着清泉、飘着阳光、开满鲜花的地方。
C.盲姑娘实际没有遥望远方,因为她看不见,她只是在做着这样的姿态,这样歌唱才会更优雅自然。
【5】对最后一自然段中“闪着光芒的歌”的含义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指的是盲姑娘那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B.指的是盲姑娘向往的光明灿烂的地方。
C.指的是盲姑娘向往光明的精神。
【6】对于本文主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热爱女儿 B.人类热爱音乐
C.人生不能没有理解、同情 D.人类向往光明
【7】对歌声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表现了盲姑娘的音乐天赋 B.作为线索,使全文更加紧凑
C.烘托人物性格,表现盲姑娘对光明的热爱 D.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感染力
【8】母亲给女儿拉琴,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
【9】对“我知道,在她的憧憬里,这远方决不是虚幻的,这足以驱散她眼前的黑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句写“我”听盲姑娘唱歌时的感想
B.相信盲姑娘从这歌声中获得了鼓舞自己的信心
C.这歌声能把当时悄然飘落的夜色驱走
D.在这句中“黑暗”指盲姑娘因残疾而遇到人生的困难
【10】短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夕晖,这属于_______(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描写。开头描写的作用是______,结尾描写的作用是______。(A.深化主旨B.推动情节发展)(填序号)
【11】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对文题“光明的心曲”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按照课文内容回答。
1.翻译成现代汉语。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除了开头描写“悼念鲁迅”之外,还写了
、 、 、 四件事,说明了鲁迅先生是一个 的人。
3.詹天佑是我国 ,他修铁路,采取的两种方法是:
4.《穷人》一课中,采取了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人物对话等,从这些描写中,你看出桑娜是一个 人。
15、按要求写句子。
1.火星上是不会有生命存在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人们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中存在着生命。(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这花真香。(写成夸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的月亮很圆。(写成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来了。你别走。(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被”字句改为“把”字句。“把”字句改为“被”字句。
1.我把《水浒传》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天空中挂着一轮圆月
扩句
2.我日日盼新年。
扩句
3.他的父亲带来了几只很好看的鸟儿
缩句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十分低微的声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不,他是去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改为直接引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用同样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全校师生和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
(2)故宫,天坛,三峡工程都是值得游览的名胜古迹。
(3)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4)早晨起来,我呼吸着灿烂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
21、习作。
题目:有你,真好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谁?为什么觉得有他(她)真好?哪件事让你感触比较深?拿起笔,表达出你真挚的情感吧。注意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