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的故事》中“梦境”与“昏沉的夜”分别象征什么?请根据课文意思将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2、看拼音,写字词。
1.披着羊rónɡ tǎn(____)(____)的chén(____)大伯挥舞着马鞭,马儿就rěn(____)不住扬起四tí(____)奔跑起来。
2.月光点zhuì(____)着这片美丽的土地,我huǎnɡ(____)然大悟,这么yōu yǎ(____)(____)的花园让人可遇不可求!
3、回顾课文内容填空。
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这两句话中,“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善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巍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出自课文《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填写诗词句。
(1)写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诗句:________, _________。
(2)写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的诗句:_______ ,__________ 。
5、把下面名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2.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
3.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
4.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_。
5.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
6.祖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以尺寸与人。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阅读古诗词,完成习题。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古诗借江南的黄莺、_______、_______ 等景物描绘江南春景的明丽;诗句_______、________则写出江南的烟雨之色。江南春有莺啼之声,还有_____之色,有近处风中的_______,还有远处迷蒙的________ ,诗中“有声有色”“有远有近”的景物,皆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 的情感。
7、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透迪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崛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选择题。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远征”是指( ),“万水千山”是指( )
A.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B.向远方征战
C.千座山,万条河 D.山无数、水无数,隐喻困难多、艰险多
(2)“五岭透拖腾细浪,乌蒙磅碍走泥丸。”这两句诗体现了红军战士( )
A.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B.自高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C.本领高,没有困难能难住他们。
【2】填空。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这首诗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红军战士翻过雪山后无比喜悦的心情和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3】这首诗是围绕哪两句来写的?全诗分别为我们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哪几幅“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延伸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毛泽东1935年10月)
【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清平乐(lè yuè) 屈指(qū qǔ) 长缨(yīn yīng) 缚住(fù bó)
【2】这首词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清平乐”是(__________),“六盘山”是(___________)。
【3】体会词句的意思,写出所描绘的景象。
(1)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里的“长城”指( )
A.万里长城。 B.长征的目的地。
【5】“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表达了一定要登上长城的决心。
B.重在抒写革命者从容豪迈、不畏艰难困苦、投身革命的英雄本色。
【6】“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两句词意在说明( )
A.凭中国工农红军保存着的有生力量,一定会打倒蒋介石政权。
B.凭红军的勇气,一定能征服长征中的一切困难。
9、阅读课内语段,回答下列各题。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搔骚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 桑娜拉开了帐子。
【1】选文中“两个人沉默了一阵。”请联系全文想一想:此时,为什么两个人沉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画线语段,然后填空。
本语段从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三方面对渔夫进行描写,其中“熬”的意思④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体会出渔夫是一个⑤____________的人。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爸爸得了两张京剧演出的入场券,便带我去看京剧。舞台上,京剧演员们的表演惟妙惟肖:驰骋沙场的将军、恬静温婉的大家闺秀、眼máng( )心善的老人……不仅人物性格鲜明,那唱腔也犹如天籁之音萦绕耳畔,又似一lǚ( )春风拂面而来,令人陶醉不已。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汉字。
【2】“陶”在文中的意思是( )
A.制造陶器。
B.比喻教育、培养。
C.快乐。
D.用黏土烧制的材料,质地比瓷松软,有吸水性。
11、读短文,回答问题。
挖笋子
我的故乡在盛产竹子的鹿谷。清明节回到家乡,我便带孩子到竹林去挖笋子。
孩子们说,奇怪,过年时回来,都不见有笋子,怎么一下子长出这么多粗壮的胖笋子?我告诉他们,胖笋子不是一夜之间长成的,竹根在地底下,利用寒冬孕育笋芽。等春天一到,甘霖降下来,它们才撬开土石,雄壮地冒出头来。冒头时根部已经生得很扎实,所以长起来强劲有力,不要一个月就长成有枝有叶的长竹子。
孩子诧异地说,那我们不挖了,挖掉多可惜呀!我说不挖也不行,竹妈妈根部抱着许多小笋芽,有的生长在石缝里,如果不把长出来的挖出来一些,竹妈妈就懒得叫石缝里的孩子努力冒出头来了。我说这和人一样,不受点刺激和打击,会忘掉努力。
孩子笑一笑说,妈妈,假如你是笋子,是希望被挖掉,还是希望被留下来呢?
我也笑一笑说,在我最鲜最好吃的时候被挖掉,我会觉得贡献大而很高兴。如果我没有被人发现,我也不会气馁。我使劲往上长,超过身边的长竹子,就能享受到雨露阳光。经过寒风和烈日的磨炼,长成坚韧的大竹子,还怕没有人要我、用我吗?
孩子沉思起来。他一定在想,竹子好伟大,不该冒头的时候不冒头,不该气馁的时候不气馁。不管风吹雨打,不怕冰霜炎日,一年四季青翠挺拔而不弯腰,这就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
【1】对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得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带孩子挖笋子。
B.“我”带孩子挖笋子,教育孩子要具有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
C.“我”给孩子讲述竹子和竹笋的特点。
【2】根据短文内容可知竹笋的用途有很多。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能够食用。
B.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
C.长大了能给小草遮挡阳光。
D.长成竹子,为人所用。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与下列诗句“( )”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样的。
A.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D.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4】文中画直线的句子中“胖”用得非常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名著阅读。
当我和家中的老匠人格里戈里开心地说话时,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嘈杂声。原来是舅舅们回来了,A躺在地上,身上的血流得很多。雅科夫舅舅说:“他摔倒了,被十字架给压住了--砸到背脊上。“是你们把他砸死的,”格里戈里闷声地说。“就是的,那又怎么样……”这时,外祖父来了,他尖着嗓子吼道:“一群豺狼!我知道,他是你们眼中钉……唉!”
上面文字出自前__________(填国家名字)作家高尔基写的自传体小说《__________》。这部小说讲述了__________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选文中A这个人物应该是__________。
13、根据课文内容和你的知识积累填空。(7分)
(1)《詹天佑》一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 _______三个方面来 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怀念母亲》中的“我”,留学在外时写下了很多日记,这些日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材料,回答问题。
商品代号 具体参数 | YT3 | MT3 |
能效等级 | 一级 | 二级 |
容积(L) | 60 | 80 |
加热功率(W) | 3000 | 3000 |
最高温度(℃) | 75 | 70 |
产品特色 | 极速加热,Wi-Fi智能控制 | 安全预警,音乐功能,液晶屏控 |
【1】如果从节能的角度考虑,购买代号为___________的热水器较合适。小予家共有五口人,用水量较大,她选择代号为__________的热水器更合适。
【2】小予说:“相比之下,MT3型热水器加热速度更快。”你同意她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格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款产品加热功率相同
B.MT3型产品使用更费电
C.YT3型产品出水温度更高
D.YT3型产品更受欢迎
【4】综合比较这两款产品的参数,结合你家实际,你更喜欢哪一款?请说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从上面两款产品中选择一款,为其写一句广告语。
商品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1)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为直接引述句。
1.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说,这是他对我们的希望。(改为直接引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句子改为感叹句。
①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
②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吗?
18、按要求写句子。
芳草为我优美的舞姿鼓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渔夫问桑娜:“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练笔。
《回家》这篇课文,从还海子的三次回家到海子牺牲,让我们感动的地方很多。请你结合某一方面或者某一段落,谈谈自己的感想,写一篇读后感。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