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浩如烟海”不同类的词有( )
A. 精神大振 B. 骄阳似火 C. 水平如镜 D. 呆若木鸡
2、最不可能与“胫”字的读音一样的字是( )
A.痉
B.径
C.怪
D.劲
3、下列对课文的主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走月亮》《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写的都是童年趣事,都充满着诗情画意和童真童趣
B.《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告诉我们:生命能创造奇迹,生命的价值在于给他人带来希望与快乐
C.《麻雀》写了一只老麻雀不畏惧猎狗,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事情,歌颂了母爱的无私、伟大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4、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中,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 )
A.王子
B.皇后
C.渔夫
D.妈妈
5、[易错]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卢花 铅笔 氾围 防备
B.炕沿 鬼脸 慌忙 勤奋
C.丝绸 气势 聚集 观赏
D.扒开 额角 刹那 分辨
6、选择有错别字的一项( )
A.解剖
B.蜿蜓
C.斑纹
D.漠不关心
7、下列有误的是( )
A.蝙蝠——雷达
B.海豚——潜水艇
C.鸟儿——飞机
D.猫——电子鼻(检查煤气管是否漏气)
8、填空。
(1)默写唐代诗人王维《鹿柴》中描写美景的一句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走月亮的幸福和喜悦,还想象了繁星满天的画面。
9、阅读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元曲中“________”一词点明了季节,照应了题目中的“秋”字。
【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B. “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 这首曲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10、课内阅读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俩只是相同的。
(1)这段文字是( )一课的内容。
(2)你知道十七孔桥在什么地方?( )。
(3)解释词语:姿态不一( ),它的近义词是( )。
(4)画线的部分换一句话说,但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是( )。
(5)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体会到这座桥有三个特点:( )多、( )多、( )多。
11、我是中国人(节选)
我很感谢上天给予我的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很纯很纯的东方血统,使人一看就知道我是中国人。
不管是中国人、朝鲜人,还是越南人,一到国外,思乡的感情就会变得特别强烈。每当有人问到他们的国家时,他们会变得很兴奋,滔滔不绝地向别人介绍他们的国家。我就是这个典型。我喜欢有人这样问我,我会很高兴地向他们讲述中国的长城、中国的汉字和上海——我的故乡,还有那繁华的街市、拥挤的人群。
在美国,每节课上,老师总会给同学们一点儿自由活动的时间。那时,在黑板上写中文是我最大的乐趣与享受。我和陈婉琴相顾一笑,大摇大摆地走到黑板前面,旁若无人地写了起来。内容可丰富呢,有古诗、流行歌曲、名言……
有一次,我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我爱你中国”。老师很有兴趣地凑过来问我在写什么。“I love you——”我很严肃地说,但眼里却颇有笑意。“What?”老师瞪大了眼睛,显得十分惊奇。“China!”我说完了最后一个词,只觉得想笑。“Oh!”老师( ),笑了笑,走开了。我再也忍不住了,笑得蹲到了地上。(有删改)
【1】文中“很纯很纯的东方血统”中的“纯”是什么意思?( )
A.完全
B.纯熟
C.成熟,稳重
D.专一不杂
【2】文中括号里填写以下哪个词语比较合适?( )
A.怦然心动
B.恍然大悟
C.笑容满面
D.喜出望外
【3】“我”和陈婉琴为什么会相顾一笑?( )
A.因为“我们”很享受自由活动的时间。
B.因为“我们”是好朋友,愿意分享欢乐时光。
C.因为“我们”心灵相通,明白对方对祖国的热爱。
D.因为“我们”都是古灵精怪的人,想引起外国同学的注意。
【4】概括第四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最为准确的是以下哪个选项?( )
A.“我”在黑板上写了“我爱你中国”被老师取笑了。
B.“我”在黑板上写的“我爱你中国”引起了老师的兴趣。
C.“我”在黑板上写“我爱你中国”并故意捉弄老师。
D.“我”在黑板上写“我爱你中国”并告诉老师这几个字的意思。
【5】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向外国人介绍你的故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内容可丰富呢,有古诗、流行歌曲、名言……”句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写能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八仙过海(节选)
所谓“八仙”是指八位仙人,他们分别是: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和吕洞宾。
有一天,八仙向西王母拜寿回来,腾云驾雾从东海上空经过,只见海上波涛汹涌,白浪滔天,煞是壮观。于是,八仙决定到海面上玩一玩。
吕洞宾说:“大家把自己的宝物扔到海面上,借着它渡过大海,比一比谁更有神通,怎么样?
铁拐李首先对这一建议表示赞同,他兴致昂扬地说:“好啊!大家先看我的!”便把拐杖投向海中,拐杖像一条小船漂浮在水面,铁拐李一个筋斗,翻立在拐杖上。
接着汉钟离把他的芭蕉扇丢到海上,跳下去站在上面。
接着,其他几位仙人也各显神通,张果老倒骑着毛驴,吕洞宾踏着雌雄宝剑,韩湘子坐着萧,何仙姑乘着花篮,蓝采和站在拍板上,曾国舅踩着玉板,都在海面上漂浮了起来。
八仙安稳地顺着汹涌的波浪漂去,这与腾云驾雾感觉大不相同,别有一番新的刺激和情调,大家玩得好不快意。
【1】解释词语。
腾云驾雾:________________
【2】八仙看到了_____________,决定到海上玩一玩。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连一连。
铁拐李 汉钟离 蓝采和 张果老 何仙姑 韩湘子 曹国舅 吕洞宾
芭蕉扇 毛驴 雌雄宝剑 箫 玉板 拍板 花篮 拐杖
【5】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填空。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接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分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1】文中“两种草”指 和 ,它们的
相似, 不同。
【2】李时珍“若有所悟”,他悟到了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两处省略号,前一个表示_____________,后一个表示_____________。
【4】面对不确切的草药,李时珍不仅仔细观察,还亲自品尝,这体
现出他_____________的科学态度。
14、课外阅读。
彭总的故事
①彭德怀同志常说:“工农群众养育了我们,我们一时一刻都不能离开群众。”他经常入群众,和群众在一起,他最反对脱离群众。
②有一次 我对彭总说 北海公园的风景很美 游人很多 咱们也去玩玩吧 他听了很高兴,笑着说:“好,今天下午,我们也去逛逛。”
③我按警卫部门的规定,把彭总几点钟到的事报告了有关部门。傍晚,我们一到公园门口,看到一块“休息”的大牌子。彭总看了看几个迎接他的公安人员,问我:“你搞了什么鬼?”彭总怒了,我不想辩解,彭总冲着我说:“挂起休息的牌子,把群众挡在公园外,让我一个人玩,这不是要我脱离群众吗?”
④几个公安人员说,他们是奉上级命令,闭园接待首长的。 彭总说:“这么大的公园,为什么我来了,别人就不能来?在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怎能有这样的规矩?”
⑤说完,彭总转身走出了公园。
(选文有删改)
【1】在文章第②段横线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以下关于文章说法正确的是( )
A.彭总喜欢热闹,他觉得人多才能玩得开心。
B.彭总喜欢安静,他觉得人多过于吵闹。
C.彭总平易近人,一刻也不愿离开群众。
【3】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综合实践活动: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容易受到伤害。每逢周末,很多中小学生在眼科医院等待就诊、配眼镜,根据你的观察与调查,请写出平时同学们不爱护眼睛的一些行为,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号召同学们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请你提出两点好建议。
建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三处病句,一个错别字,一处标点符号)
小明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厉,上课专心至志,作业基本上全部按时完成,他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奶奶总是喜欢回忆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①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新建的工厂和厂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小组讨论会上,小明第一个首先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表达与交流。
题目:跟你说说我
在横线上填写你最想介绍给大家的人,可以是爸爸妈妈,也可以是你认识的其他人,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把他(她)让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具体。做到条理清晰,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