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句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加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突出强调
B.表特定称谓
C.表直接引用
2、 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协条有序 B. 恍然大悟 C. 骨肉同胞 D. 理所当然
3、“达”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通,到;②对事理认识得透彻;③达到,实现;④告知,表达。在“通情达理”一词中应选择的解释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
但使龙城飞将在
A.即使
B.只要
C.但是
5、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竹林七贤”是指阮籍、嵇康、阮咸、王戎、山涛、刘伶、向秀
B.“唯戎不动”的原因是王戎认为这是苦李。
C.王戎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
D.因为道旁李是没有主人的李子,所以王戎毫不动心。
6、同学们要出一期主题为“做人要讲诚信”的班刊,大家想在“妙语连珠”栏目中写一条成语,下面选项中最符合这一主题的一项是( )
A.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B.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D.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7、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错误的是( )
A.混沌(hùn)
B.名曰(yuē)
C.隆隆(lōng)
D.血液(xuè)
8、规范书写词语。
9、阅读乐园。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这首诗和《_____________》都是写庐山的秀丽景色。
2.描写庐山瀑布气势宏大,好像从天上落人人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3.李白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他被人们称为“___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他的哪一首诗?将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0、课内阅读:阅读《观潮》片段,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作者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察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从“向我们移来”“______” “______”这几个词组可以看出来。
【2】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选段中把浪潮比作( )、( )和( ),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的景象。
【3】下列句子从哪个角度描写了钱塘江大潮,请选一选。
A.写声音 B.写形状
(1)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
(2)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4】文中与“好像”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 )。
11、课内阅读。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拼音小关卡。
(1)这些箱子太zhàn(____)空间了,赶紧搬出去吧!
(2)奶奶做棉被的时候,把棉花pū(____)得那么jūn yún(_______),被子用起来一定很舒服。
(3)我zhú jiàn(______)学会了dié(____)被子。
【2】写出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细丝慢慢变成弯曲的了。(_______)
(2)那些叶子绿的是那么新鲜。(_______)
(3)吃了点药,我觉得舒服多了(_______)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吸引人们的注意。(_____)
(2)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___)
(3)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积起来。(_____)
【4】按要求写句子。
(1)爬山虎的脚触着墙上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照样子写句子,用上连续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
(2)爬山虎的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
【5】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舒服(shū sū) 茎部(jìng jīng)
弯曲(qǔ qū) 瞧见(qiǎo qiáo)
12、阅读理解。
收易拉罐的小男孩
星期天我去美国友人家里玩,喝完饮料,顺手将空罐扔进了垃圾袋。“不,不,别丢掉,放杂物间那个硬纸箱里去。今天是星期天,他们会来收的。”朋友说。“谁?”“两个男孩子。”
过了大约一小时,有人敲门,一个男孩的声音:“可以进来吗?”朋友应(yīng yìng)声道:“进来吧。”听见他们熟门熟路地进了杂物间,又听到叮叮当当一阵空罐儿响,朋友与我在屋里聊天,全然不介意小家伙们在杂物间里折(zhē zhé)腾。
十分钟光景,孩子们在外屋喊了声:“谢谢啦!再见。”接着传来轻轻的关门声。我忍不住好奇,走进了杂物间。几个曾装满空罐儿的硬纸箱空了,一个摞一个地放得整整齐齐。
我推开大门,路上走着那两个小男孩,大的14岁左右,在推一辆装了不少空罐子的手推车;那个小的大约只有10岁,在前面蹦蹦跳跳地走着。朋友讲这是哥儿俩,就住在附近,每个星期天收集邻居家的空易拉罐,已经有一年多了,( )是刮风下雨,( )大雪纷飞,次次不落(luò là)。
“这易拉罐能卖多少钱?”我知道回收这种空罐子不会比在中国更赚钱。
“是卖不了多少钱,可小哥儿俩讲他们要靠这钱买一辆汽车。”
靠卖易拉罐买汽车?这中间的距离在我看来无疑比从地球到月球还远。“这能行吗?”“不知道。”他把一个刚喝完的易拉罐放进了一个硬纸箱,“他们说是仔细算过的,哥哥达到法定驾驶年龄时就能买上车了。”
哥儿俩还在路上走着,那小的拉了条绳子在前面拖,一边叽叽喳喳与在后面推车的哥哥说着什么,清脆的童音在静静的街上回荡。
突然,我涌上一个念头,追上这哥儿俩,冲(chōng chòng)着他们说:“嗨,男子汉们。将来你们这辆车就叫‘易拉罐号’吧!”
【1】给加点字选择的正确读音,用“√”表示。
【2】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罐”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画,第九笔是( )。
【4】短文主要讲哥儿俩想用___________买__________,为此,他们就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5】作者对哥儿俩的称呼为什么从“小家伙们”变为“男子汉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联》节选
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春联中有的描绘了美丽的春光,如“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有的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如“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如“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诵读这些春联,你会感到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1】贴春联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了春联的几个种类,分别有哪些?
____________
【3】哪句话说明了家家户户贴春联的原因?
____________
14、阅读小木屋
我看着他那流着汗水的脸,惊讶地问:“哪儿来的苹果?”
“半路上捡到的。连长,您嗓子哑了,吃了润润喉咙吧!”
说实在的,自从二十四日我连出击丌始,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只有前天晚上,营长给了我一块两寸长的萝卜,我的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不用说,战士们一定也渴得受不住了。但是我想,运输员这些天在火线上跑来跑去,比我们更艰苦,就对他说:“你太辛苦了,还是你吃了吧。”
“不,我住路上可以喝凉水。”他非常固执,说什么也不肯吃。其实谁都知道,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着的。
我望着这个擦得很干净的苹果,它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给谁吃呢?”我拿着苹果翻来覆去地想。这时候,我身旁的步话机员小李正用沙哑的声音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这个爱说爱唱的小伙子白天黑夜都守住步话机旁,这些天一直没有休息。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小李,这个节果你吃了吧,好涧涧喉咙。”我把苹果递给他。
小李出神地看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他接过苹果,转手给了小蓝。
小蓝是通讯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炮弹打断了右腿。他安静地躺着,很少听到他呻吟。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了。他发现,原来只有一个苹果。
“连长,您几天没喝水了。您吃吧,吃了好指挥我们打仗。”小蓝把苹果递给了我。
(1)请你结合课文把“一个苹果”在同志们手中传递的路线表示出来。
(2)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战士们渴极了?
(3)战士们为什么都不吃这个苹果?
15、补充对联。
(1)山河增秀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开春烂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三处错误。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首都北京是座中外闻名的古城,这里明胜古迹很多,每年吸引了众多的无数游人前来观光游览。
__________________
17、蝴蝶的家到底究竟在哪里呢?(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排练太累了,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最后表演很成功,大家都十分特别开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天地。
在我们读过的神话故事中,有许多充满智慧或者有着无穷力量的人物,在这些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个呢?如果有一天这个人物来到你身边,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你展开大胆想象,写一个好玩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