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神话故事与其他三项不是出自同一个国家的是( )
A.女娲造人
B.洛基受罚
C.仓颉(jié)造字
D.刑天舞干戚
2、下列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猎狗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B.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
C.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D.大白鹅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3、下面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气氛(fēn) B.哲学(zhé) C.功绩(jì) D.花蕊(xīn)
4、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抚摸 下跪 捶打
B.玩强 脱身 招惹
C.混乱 握手 摔倒
D.掐住 念书 年级
5、“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这句话中“是”的意思( )
A.表示解释。
B.没有什么具体的含义,相当于“了”
C.这。
D.对,合理,与“非”相对。
6、关于写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书信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六部分内容。
B.称呼要顶格写,单独占一行。
C.正文右下方先写日期,再写写信人的名字。
D.正文是书信的主要部分,一般分段叙述所要说的事情。
7、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谦虚 一种待人对事的态度, 谦虚的人才能不傲气、少自负, 品德修养的重要体现,对自己的评估好比分母,而才能好比分子,分母愈大,那么分数的值愈小。
A.是 只有 也是
B.是 可能 所以
C.是 因为 所以
D.也是 只有 是
8、日积月累
(1)万物有情。戴望舒笔下的云是悠闲的,“看山间移动的暗绿——________——______”。毛泽东笔下的梅坚强而高洁,“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_”。这是自然现象,更是诗人的感觉,正所谓“诗是_________,它源于___________”。
(2)各美其美。“桃花一簇开无主,__________”的明艳美;“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的凋谢美;“________,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劳动美。
(3)书海畅游。本学期读了《十万个为什么》,我知道___(A.马 B.狗 C.牛)(填序号)不会像人一样大汗淋漓,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我还知道面包的小孔是由二氧化碳制造出来的,可我不太理解“二氧化碳”这个术语,我会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来解决。(至少填出两种方法)
9、《秋晚的江上》——倦鸟归巢图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关于这句话下面说法正确的打“√”。
(1)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2)“驮”字突出了鸟的力量大。( )
(3)这句话想象奇丽:夕阳下,鸟儿归巢,看上去就好像是鸟儿在驮着太阳。( )
【2】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这句话体现了鸟儿摆脱________,追求________的精神。
(2)想象一下“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构成了一幅奇异瑰丽的_______图。
10、课内阅读。
蛋壳与拱桥
鸡蛋壳,我们几(jǐ jī)乎天天都能见到,似(shì sì)乎没有什么大的用处。然而,从事建筑职业的人,却把它视为至宝。因为它带给了建筑师很大的启发。让我们先做一个小小的实验:取两只蛋壳(qiào ké),一只凸面向上,一只凹面向上,把两支削得不太尖的铅笔从10厘米高处向蛋壳掷去。可以看到,铅笔与凸面向上的蛋壳撞击了一下,蛋壳并未被击碎。而凹面向上的蛋壳却被击破了。这说明凸面向上的蛋壳可以承受的力比凹面向上的蛋壳可以承受的力大得多。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蛋壳的奥秘,并据此设计了凸面向上的石拱桥。
近几年来,建筑师又在蛋壳的启示下,设计了现代化的大型薄壳结构的建筑物。这种建筑物既坚固,又节省材料。我国北京火车站大厅的房顶就是采用这种薄壳结构。屋顶那么薄,跨度那么大,整个大厅显得(dé de)格外宽敞明亮,舒适美观。
【1】用“/”划去括号里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2】短文中有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用“____”画出来。
【3】蛋壳的奥秘是什么?根据它的奥秘建筑师设计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一画石拱桥,体会一下蛋壳给建筑师的启发,回家后给爸爸妈妈说一说。
11、阅读理解。
最棒的玉米
从前有位老爷爷,他在屋子的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收获的日子一天天近了。
一天,一个颗粒(饱满 饱和)、裹着几层绿外衣的玉米说道:“收获那天,老爷爷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周围的玉米听了也都交口称赞着。
收获那天,老爷爷看了看那个最棒的玉米,却没有把它摘走。“老爷爷可能没注意看我。明天,明天,他一定会把我摘走的!”那个很棒的玉米自我安慰道。
第二天,老爷爷收走了其他的玉米,却唯独没有摘这个很棒的玉米。“明天,老爷爷一定会把我摘走的!”很棒的玉米仍然自我安慰着。
第三天,第四天,老爷爷没有来,从这以后的好多天,老爷爷也没有来,很棒的玉米觉得自己被摘走的(渴望 希望)越来越渺茫。
在一个漆黑的雨夜,很棒的玉米突然感悟:“我对自己的估计太高了,我总以为自己是今年最好的玉米。其实,我是今年最差的玉米,连老爷爷都不要我。白天,我顶着烈日,整个身体像要炸裂一般。夜晚,我又要和风雨搏斗,不久躯体就要腐烂,我真难受啊!”很棒的玉米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就在这时,老爷爷站在它的面前,自言自语地说道:“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哟!用它当种子,明年我的玉米一定会长得更好!”直到这时,很棒的玉米才明白老爷爷不摘走它的原因。
正当它思考的时候,这个获此殊荣的玉米被老爷爷轻轻地摘了下来……
相信自己,但有时候需要再等一下。
【1】用“√”在文中的括号内选出合适的词语。
【2】文章中的画线句是对很棒的玉米的_______描写,可以看出它_______。
【3】“直到这时,很棒的玉米才明白老爷爷不摘走它的原因。”你认为老爷爷不早摘走它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文中的很棒的玉米经历了从失望到自信的心理过程。( )
(2)其他的玉米并不认为很棒的玉米是最棒的。( )
(3)假如老爷爷把很棒的玉米和其他玉米一起摘走,它就落入了平庸,获不了“殊荣”,成不了种子。( )
【5】“相信自己,但有时候需要再等一下。”你从这句话中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我爱乡村的傍晚
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和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经常跟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岗。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方——啊,视线尽头的景象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依山而建的一簇簇村落,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妈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不禁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远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一阵晚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丝瓜架,瓜蔓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蝴蝶落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册景象。三五头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还不时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间的田野里回荡。
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多么喜爱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经常——________ 喧闹——________ 喜欢——________
【2】回到故乡,“我”呼吸着________,欣赏着________。
【3】眺望远方,“我”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4】三、四段主要描写了哪些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飞翔之王”:蜻蜓
蜻蜓被誉为昆虫里的“飞翔之王”。
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次运动。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可以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sāo)头”,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特技”表演。
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飞机机羽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就会使机羽折断,招致机毁人亡。蜻蜓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这是保护薄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关键,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羽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
(选自《开心趣味百科》)
【1】解释词语。
骤雨初歇:_________________
自由自在: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文章用到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等。
【3】蜻蜓能做哪些“特技表演”呢?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再说一说,蜻蜓能做这些“特技表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引用了“蜻蜓飞上玉搔头”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蜻蜓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
14、 美丽又明澈的小湖,平静地躺在阳光下面,在轻风的吹拂下,微微地笑着。
蜻蜓在湖面上飞,得意地弹弹翅膀,忽高忽低,忽上忽下,非常悠闲自在。
蜻蜓逢人便说:“我真爱这个美丽的湖呀,世界上还有谁比我更理解这个湖呢?只有我才知道这个湖水有多深,有多冷。”
蜻蜓高兴地唱着自我陶醉的歌,在湖面上飞来飞去,不时用尾巴在湖面上点一下,湖面上立即就出现一个小小的旋涡,旋涡慢慢地荡漾着,散了,不见了。
蜻蜓满意地说:“请看,这就是我的成绩。”
湖边的青蛙听见了,不觉哈哈大笑。
蜻蜓睁大了眼睛问:“你笑什么?”青蛙说:“要彻底了解这个湖,只有深入到这个湖中,花很大功夫探测,要花许多时间体验,才能知道这个湖水有多深,有多冷。像你这样用尾巴点点水,能知道些什么?朋友,别夸夸其谈了,还是深入实际做点工作吧!”
蜻蜓听了,虽然红了脸,但是还是不以为然地弹弹翅膀飞走了。
【1】蜻蜓满意地说:“请看,这就是我的成绩。”这里的“成绩”表面指___,实际上是指___。
【2】“湖边的青蛙听见了,不觉哈哈大笑。”青蛙笑的原因是:_____。
【3】青蛙的话讲了三点意思,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要想真正了解一种事物或事情,必须深入其中。
B.要想真正了解一种事物或事情,必须下功夫。
C.蜻蜓很骄傲,也有真才实学。
D.只做表面文章不会有真正的收获。
【4】蜻蜓听了青蛙的话“红了脸”说明____,“还是不以为然地弹弹翅膀飞走了”说明____。
【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假设你是女娲补天时用的一块小石头,见证了女娲补天的整个过程,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提示: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怎样补天?结果如何?
16、修改下面这段话。(至少修改4处)
《六一》儿童节那天,丽丽穿着蓝衣服,红帽子到学校参加联欢会。会上,她首先第一个表演了精致的节目,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接下来,同学们陆续表演了独奏、舞蹈、合唱和许多节目,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应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他穿一身黑色礼服和一顶黑色礼帽,好看极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他因为取得了好成绩,所以一点不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演出开始了,同学们的眼睛都投向舞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题目:二十年后的家乡。要求400字左右,内容完整,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