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济南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钟教授对工作认真负责,在平时的教学中总是吹毛求疵,一丝不苟。

    B.人与人之间相处应互相体谅,相互理解,不必为了一点小事就锱铢必较

    C.我们做事都应该未雨绸缪,以免问题出现时,会措手不及,来不及应付。

    D.他的这篇文章写得枯燥乏味,毫无新意,让人读过之后味同嚼蜡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主张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义

    B. 极端的雾霾天气给大家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可有些政府部门却还要刻意隐瞒相关信息,其行为真的让人不耻

    C. 桐庐真是个美丽的地方,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处处都洋溢着诗画江南风情,可谓竹楼隔绿柳、白塔映青山,人和自然相得益彰

    D. 语文老师用洗练、幽默的语言,向同学们栩栩如生地介绍了小说的精彩内容,迅速激发了同学课外去阅读这部小说的兴趣。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咆哮  捣蛋  雕粱画栋  咬牙跺脚

    B. 雕塑  凝视  另请高明  骂骂咧咧

    C. 囫囵  伺侯  无可奈何  喃喃自语

    D. 半响  积蓄  喜出望外  日进百金

  •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

    B. 对今年的城市规划方案,你是赞成呢,还是反对呢?

    C. 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D. 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

    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 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揕]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卒]“猝”,突然。[郎中]宫廷的侍卫。

    1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长跪而之(   ) (2)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   )

    (3)寡人矣(   ) (4)图而匕首见(   )

    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3翻译下列句子。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2)使毕使于前。

    4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①此诗作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当时苏轼已经41岁,经历了众多的家庭变故。②清明:清澈明朗。

    1这首诗从题材上看是一首____ 诗,苏轼的诗词纵横恣肆,与______同是______派代表,并称“苏辛”。

    2这首诗语言自然,画面鲜活生动,请结合诗的前两句进行分析。

    3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明、小兵、小红、芳芳四个同学想在假期里进行郑和下西洋方面的课题研究,于是他们组成扬帆小队,来到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航海博物馆”进行探究活动。

    材料一

    材料二

    近期博物馆在临展厅举办如下专题展览: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海上两万里——西方航海仪器展 、漾舟信归风——中国古代船模展 、走进蔚蓝——海洋知识科普展。

    材料三

    航海历史馆以时间主线,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展区,以技术副线为隐线,将帆、桨、橹、舵、指南针等造船和航海技术随时间主线并行展开,让观众更深入了解中国航海技术的发明与演变过程。

    船舶馆通过对船舶结构、设备及建造的分解、介绍与展示,呈现给观众一幅清晰、透明的船舶“图纸”。同时,场馆还将互动、环境模拟、观众参与和文物、实物相结合。

    海员馆主要展示与海员工作、生活紧密相关的实物、文献。位于展馆中心的航海模拟器以大型集装箱船驾驶室为模拟器原型,生动展示现代化船舶驾驶工作的特点。

    1小红同学在参观过程中上了一次洗手间,和小队同伴走散了,她打电话联系同学芳芳,她应该怎样对同学说,同学又该怎样回答她?

    小红:

    芳芳:

    2根据要完成的物理学科的小课题《指南针的构造及其作用——以郑和下西洋为例》,扬帆小队应该参观的专题展览是( )

    A.风好正扬帆——古代航海科技展 B.海上两万里——中国航海仪器展

    C.漾舟信归风——中国古代船模展 D.走进大蔚蓝——海洋知识科普展

    3由于时间有限,扬帆小队只能再参观一个场馆。小兵会建议队员选择参观哪个场馆?请说出你的理由。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名句默写。

    (1)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安不忘危,   (《汉书》)

    (3) ,志在千里。(曹操《   》)

    (4)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5)黄发垂髫,     (陶渊明《桃花源记》)

    (6)行舟江上,吴均在富春江感受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汹涌气势,而王湾在北固山下领略了   的浩渺景象。

    (7)自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之后,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呈现出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景象。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时光里的樱桃树》一文,完成小题

    时光里的樱桃树

    ①人是怀旧的,每当夜深人静心底就会涌起对老家院子里樱桃树的怀念。在当年似平并没有多少吸引我的樱桃树,但是在今天成了最醇厚、最浓烈的绝响。

    ②樱桃好吃树难栽,但这难不倒和土地打交道的母亲新院刚落成,母亲欢天喜地去集市购买了棵樱桃树,把它种在小院里。父亲说,很难栽活的,可母亲喜滋滋的说,咱家人气旺,人旺树也旺,能栽活的。还真让母亲说中了,当年樱桃树发出了旁枝,郁郁葱葱,枝叶茂盛,次年的春天开花结果。樱桃成了我的念想,年年盼着结出甜美的果实。

    ③一到春天,伴着春鸟儿的欢叫声,樱桃树一夜之间披缀出无数的小绿芽,含情脉脉。在一片春光中变成一树灿烂缤纷的樱花,簇拥着铺满枝丫,素雅,粉嫩,以热闹姿态,在樱桃树上,跳跃、摇曳,花香满院。微风一吹,樱花随风飘舞,如雪纷,如蝶舞,整个院落成了樱花的世界。樱桃花儿谢后,长出了樱桃,一抓儿一抓儿的,像珍珠玛瑙,好看极了。在阳光下或春雨中,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慢慢地由小变大,由青变黄,最后成了诱人的红色,樱桃熟了。樱桃一熟,引来各色鸟儿聚集在树上,啄食甘甜的果实,叫着悦耳的歌声,不几天地上会积一层连皮带肉的核,与核一起存在的,是一泡泡或白或灰酸臭的鸟屎。樱桃在绿叶中闪动着红光,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在绿叶间忽隐忽现,勾着我的眼睛和馋虫。

    ④清贫岁月里,樱桃难觅,母亲用小盅盛得三四,作为招待上宾的美味。而我最渴望的,是可以吃到樱桃,用弹弓去打我没见过的鸟。每天放学,偷偷地溜到樱桃树下凝望。只要母亲不在,站在凳子上偷摘红透的樱桃吃。村里的孩子们成天围着我家打转转,情景像过节一样。母亲摘些红透的樱桃,晾在藤条编的箩筐里,见孩子们招呼尝几颗红樱桃。说是乡里乡亲都是一个庄的人,吃几颗樱桃不算啥,大家都来尝尝,明年又是好收成。一棵樱桃树,繁衍成数棵,为街坊邻里增添了许多生活的乐趣。我大学毕业后离开老家参加工作,从那时起,我的工作常年流动,而且行走的脚步离家越来越远。每年回乡探亲,与母亲聊起当年亲手栽下的樱桃树。她说,樱桃红了时,就格外想念在外工作的我。远隔千里之外的我,理解母亲对我的思念之情,也想象着樱桃成熟时的情景。

    ⑤现在,樱桃树已长成比老屋还高出许多的大树,树丫斜伸到天井中间,将整个树冠撑得像一把巨伞,绿绿茵茵遮住老屋的半个四合院。每年照样开出一树樱花,结满一树的樱桃,让人垂涎欲滴。夏日,无数鲜亮光洁的绿叶组成一道散暑消凉的屏障,庭院变成纳凉的胜地。秋日,樱桃树散尽最后一片枯叶,还一片碧蓝的秋空。冬日,樱桃树变成玉树琼枝,装扮得银装素裹。相比于夏、秋、冬季,我更渴望春天的到来,樱桃树开花时,满院子的芳香,飘落的樱花也是一道风景。倒不是我特别地爱恋樱花,而是樱花过后,满树挂满的樱桃。

    ⑥樱桃树伴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如今,再到乡间去走一走,大棚栽培出来的樱桃可以经常买来尝。而我,根扎在故土之外,枝干、叶子伸向了远方。经历了一冬考验的植物们,在春雷乍动的惊蛰之后,不管怎样的春暖春寒,开花、发芽,无一不是在展示崭新的自己,就像老家院子中的那棵经历了一番沧桑的樱桃树,依旧在春风中微笑,真想回去看看母亲栽种的那棵樱桃树。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樱桃树”伴随“我”的成长为线索,写出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B. 第②段中写母亲执意种“好吃树难栽”的樱桃树,体现出她的固执。

    C. 文章中多次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对樱桃树的喜爱。

    D. 文章于叙事中兼顾抒情,文字优美,语言流畅,情感细腻而又真挚。

    2阅读全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去集市购买小樱桃树时,母亲的心情

    (2)樱桃成熟时,母亲的做法

    (3)“我”大学毕业后,樱桃红了时,母亲的心理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一到春天,伴着春鸟儿的欢叫声,樱桃树一夜之间披缀出无数的小绿芽,含情脉脉。在一片春光中变成一树灿烂缤纷的樱花,簇拥着铺满枝丫,素雅,粉嫩,以热闹姿态,在樱桃树上,跳跃摇曳,花香满院。微风一吹,樱花随风飘舞,如雪纷,如蝶舞,整个院落成了樱花的世界。

    (1)赏析画线句子

    (2)赏析加点词语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5作者为什么说“在当年似乎并没有多少吸引我的樱桃树,但是在今天成了最醇厚、最浓烈的绝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10、阅读《倒挂的油画》,完成小题。

    倒挂的油画

    金建云

    (1)我家的餐馆开在美院边上,美院的师生常常来餐馆吃饭。我的父亲是个很优秀的厨师,他不懂艺术,但是一直很尊重这些搞艺术的人。

    (2)父亲眼中似乎只有两类画家:一类是成功的,另一类是怀才不遇的。成功的画家常常请客,在餐馆里提前存上一笔钱,吃完饭就拂袖离去;怀才不遇的画家都喜欢赊账,偶尔还掉账单的一部分,然后继续赊账。

    (3)陈是个怀才不遇的画家。有一天,陈吃完饭后,找父亲借钱。他说自己的母亲病危,他非常想去见她最后一面。父亲想都没想就帮他出了机票钱,嘱咐他立刻打的去机场,千万不要留下终身遗憾。

    (4)一个月之后,陈重回餐馆吃饭。他对父亲千恩万谢,一定要送他一幅画。父亲指着餐馆墙壁上挂满的画说:“你看,很多有困难的学生都以画抵账,我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画了。过去的事情你不要放在心上,尽管来吃饭就是……”

    (5)陈恳切地说:“这幅画不是为了抵账,而是为了报恩。我陪伴在母亲身边看着她咽气的时候,最感谢的人就是你。你让我没有留下终身遗憾,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就画了这幅油画。您务必要收下,否则我……”

    (6)父亲终究不忍拂了陈的好意,便把这幅画带回了家里。这是一幅抽象派的油画,几团大大的色块,深浅不一,形状莫名。由于客厅、卧室墙壁上都有了装饰品,所以父亲把这幅画挂在了厕所里。于是,我们家人如厕的时候都可以欣赏这幅画了。

    (7)厕所靠东,朝阳温暖的光线常常落在这幅画上,色块隐隐浮动,凸凹有致。我们越看越觉得奇妙,不知不觉脑中就会出现很多美丽的联想。母亲说她每次注视这幅画的时候都会想到她的家乡,想到漫天彩霞和她少女时候的梦;父亲说他会联想到自己的父亲,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无法送终,那种挥之不去的哀愁也浓缩在浮动的色块中了......

    (8)后来,父亲把这幅画从厕所请到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父亲常说陈能画出这么伟大的作品,让我们这一家“粗人”都为之感动,有朝一日他会大有出息的。果然,没过10年,陈成为我国著名的抽象派画家之一。他的画开始被许多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据说市面上每幅画已经卖到了百万元。陈还是常常带朋友来我家的餐馆吃饭,他早就不赊账了,还常常请父亲喝一杯他自带的洋酒。相识于贫微时的感情,不用太多的言语,一颦一笑中就能看懂。

    (9)有一天,陈忽然说想看看当初送给父亲的画:“这么多年来,那仍是我这一生中最满意的作品。”父亲将他带到了家中,一进客厅陈就大叫起来:“你把我的画挂颠倒了!”

    (10)我们一家人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原来当年他忘记了签名,而我们都是些看不懂抽象画的“粗人”。陈取下画,转过来,郑重其事地在右下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他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哪一天你缺钱了,打电话给博物馆,他们会送钱上门并千恩万谢的。”

    (11)父亲很认真地说:“这幅画已经是我家的宝了,看了这么多年,我们已经有了感情。我虽然是个粗人,但是绝不会卖艺术和感情的。”

    (12)陈高兴地拍了拍父亲的肩膀说:“老哥,你真是我见过的最有文化的厨子。这幅画在你手里,真是值了。”

    (13)于是,这幅画就继续留在了我家的墙上。只是,我们一家人还是喜欢扭头来欣赏它颠倒过来的样子,就好像它本来就该如此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很多鱼龙混杂的现象,我越来越感觉到父亲朴实话语中的真谛——一个人风雅与否,不在于他是否懂得艺术和美,而在于他是否有一颗敬畏和尊重的心。

    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本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开端:父亲借钱给画家陈回家探母,陈感恩送画。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我珍藏了这幅油画。

    2小说中父亲说自己是个粗人,你认为他是个粗人吗?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

    3阅读文章最后一段,从深入理解主题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你提问的理由。

    你的问题:

    你的理由:

  •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风吹过大地

    作者:彭澎

    ①是午后,淡淡的点点阳光从云层里掠空而过,倏忽之间,便踪影隐约。穿洞而过,嗖嗖冷风扎痛面颊,我是知道的,过了这长长的隧道,便到了峡谷边缘。站在边缘看谷底,晕眩从脚底而出,瞬间蔓延全身。

    ②我好像看到多年之前,从这大河经过的每一个细节。坐在客车上的我,大桥下面的河,还有崇山之后的峻岭,时而明晰,时而迷蒙。“江河之大美好,在于众生喧嚣,唯她无言。”我们从远远的地方来,再回到远远的地方,而山河依然,苍茫大地依然。它们静寂着,伫立千秋万代。

    ③河是乌江的支流,在金海湖新区的地界上,蛇行26公里,水深处一二十米,湖面时宽时窄,宽处也在三四百米间。按照有关远景规划,毕节、金海湖、大方三地将同城建设,双山大峡谷便成为城市之中的天然大峡谷。据相关考证,如此规模的城市峡谷,世界上独一无二。

    ④我们坐的游艇是临时租借来的,平素里,河是野河,无人来,自然也就无船可驶。空空的,山在,水在,相看不厌,对望千年。循着一个看上去常年荒弃着的渡口,我们斜斜下行,上得船来。两壁陡峻,游艇划开幽幽碧柔,向前行去,一幅中国画笔法的天然山水直逼眼前。双山大峡谷的帷幕算是一步一步拉将开来,景深延展,万物蜂拥,诸物迷离,我只能呆呆面对这无边的旖旎,不著一语。我还能说什么呢?纵使世间有万般的色彩,也不得其一。我静静立在船头,任有些清冷的秋风,慢慢洞开一个无法用语言或是色彩表达的雄阔天地。

    ⑤轻盈着,划开碧玉一般的湖水,两岸的崖壁一线铺展,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烙印在大地上的中国画,多维的写意山水。无论笔法的勾、皴、点、染,还是墨意的焦、浓、淡、清,都尽得韵致。山有水绕,终得灵秀;水得山横,始铸神魂。四下里寂寥着,除了游艇声,只有几声鸟语,从耳边散落到远处。

    ⑥刀削的壁画勾皴自如,笔纵墨横。岩石边上,无端地长出些树来。在这样的地方,鲜有土泥,万千树籽随风吹来,多数坠落河道,只有为数极少的碰巧落在山石之间,落在岩石缝隙里面,存活下来。因为活得不易,历冬经春,木质大多硬朗,生长速度慢而又慢,经年也长不到腕粗。世事和它们殊无关碍,它们蜷居方寸之地,坐看云舒云卷。

    ⑦倘若是我,也愿意过这样的岁月,偏安一隅,看天看地,活得自我,活得心安,搛自己种的菜,喝自己舀的水,再有清茶一杯,闲书一本,便是至美生活。生活在金海湖,茶叶最好还是海马宫的,因其单芽饱满、茶质秀雅、汤清色翠、香高味纯而美誉天下。

    那天去海马宫,天低云垂,细雨霏霏,远处的山,半罩在雾里,雨雾是灵动的,并不恒定在一处,像孩子一样,跳过来,再跳过去,村居亦相随它的节奏时隐时现。一梯一梯的茶地也像孩子,碧绿幽婉,柔嫩可爱,让我们止不住把鼻子凑过去,一片一片闻够。茶山原本多雨,雾一起,雨水便接踵而来。就在茶地的空处,搭了三四个凉棚,摆了几张方桌,桌上是新沏的茶,烧烤的摊子就在边上,木炭红红的,下酒菜亮亮的。酒还没端过来,香味已弥漫周遭。

    ⑨酒是本地的水花酒,味甘醇,度数低。西黔素来礼节讲究,作为东道主,敬酒自然必不可少,一杯又一杯。这时,我听到从北面吹来的风里,似乎有一个声音远远传来,迷迷蒙蒙的,不甚清晰。我晃了晃头,酒意未上。适才隐约的声音再次响起,无法描述其美好,宛若天籁。音源好像来自远方,也好像来自眼前。天地有些许迷离,我仿佛看到自己张开双臂,双脚腾空,拥抱刚被雨水溅湿的大地。满世界里,寂静异常,只有那天籁般的声音四处回响。风吹过大地,醉了山水,醉了人。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20日)

    1文章围绕“风吹过大地”主要写了那两个地方?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概括。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第⑤段“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烙印在大地上的中国画,多维的写意山水”中“中国画”的含义。

    3分析文章第⑧段划线语句的语言特点。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中一处心理描写具体分析。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一棵小树”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县(市、区)名、校名、人名,如出现请用××代替。②可以大胆尝试写一首长诗。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