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三种。
B.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功述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不用韵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C.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初中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都选自这部作品集。
D. 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白居易字“乐天”,“刘二十八使君”是刘禹锡。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箪食(dān) 苟得(gǒu) 所恶(wù)
B.蹴尔(cù) 弗得(fé) 富贵不能淫(yín)
C.一豆羹(gēng) 不辟(bì) 贫贱不能移(jiān)
D.不屑(xiāo) 得兼(jiān) 威武不能屈(qū)
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郦道元)
译文: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虽然是骑着奔驰的骏马,但还是不如船行得快啊。
B.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范仲淹)
译文: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到了极点。
C.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纪昀)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D.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北冥有鱼》)
译文: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互吹拂的结果。
4、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
A. 甲骨文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B. 为了提高准确度,北京第四次全市范围古树名木资源调查首次实现了GPS定位全覆盖。
C. 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就必须了解当地市场,适应和熟知当地法律与文化。
D. 在“足球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孝感市中小学建立了162个校园足球队。
5、 叶秀发传
(明)宋濂
秀发师事吕祖谦、唐仲友,极深性理之学,以余力为文,辄擢庆元丙辰进士第。初授福州长溪簿,丁父忧而归。服除,转庆元府学教授。秩满关升循从政郎、建宁府政和令。丁母忧,服阕。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秀发叱之曰:“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虽死何憾?苟先去之,与邑民何异?”修城浚濠,日为备御计。会金人使谍者至,秀发擒之,亟斩于城门以徇。金人计沮不得近,邑赖以完。事定,制阃忌其功不自己出,上其擅斩非法。降迪功郎,俄以前事罢免。秀发退居余十年,无一毫觖望意,独愤李诚之之冤,上书讼于朝。初,诚之守蕲,蕲陷,一城士卒皆战死无降者,诚之亦望阙再拜,拔剑自刭。议者不录其忠,反咎其不能全人,故秀发不平而讼之。
史弥远当国,人有自桐城来者,弥远以秀发事为问,其人历言抚绥安定之详,且谓:“某等得保首领至今,皆叶桐城之赐,不然已无桐城久矣。”弥远颔之,从容问参知政事宣缯,其言同。弥远叹曰:“几失贤矣!”命知高邮军。寻转承议郎。绍定庚寅九月卒,年七十。
(选自《宋学士文集》,有删改)
【1】下列句中的“以”与“俄以前事罢免”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策之不以其道
C.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以中有足乐者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叶秀发在他父亲母亲去世后,都回家守丧,可见他的孝心。
B.金人入侵时,眼看桐城不保,叶秀发并没有听从家人建议躲避起来,而是每天谋划防备抵御金人的计策。
C.桐城之战后,叶秀发对于议事者看不到他的忠诚,反而责怪他,感到非常不平,所以上书朝廷。
D.史弥远当政的时候,他向从桐城来的人询问叶秀发的情况,听后他很赞赏叶秀发并重用了叶秀发。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①苟先去之 苟:______
②反咎其不能全人 全:______
③寻转承议郎 寻: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会金人使谍者至,秀发擒之,亟斩于城门以徇。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小题。
虞美人·听雨
蒋捷①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②。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③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④。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释】(1)蒋捷(生卒年不详),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⑵昏:昏暗;罗帐:古代床上的纱幔。⑶僧庐:僧寺,僧舍。⑷无情:无动于衷。
【1】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年听雨图”把少年时候醉生梦死,一掷千金,在灯红酒绿中轻歌曼舞的奢靡生活表现了出来。
B. “壮年听雨图”描绘了一幅江阔水大、风急云低的江雨图,一腔旅恨、万种离愁包孕其中。
C. “而今听雨”的画面是词人的自我画像: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已经进入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之境。
D. 在作者漫长而曲折的经历中,以三幅画面,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2】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客舟”及其四周点缀的“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萧瑟意象,映现出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B. “鬓已星星”运用夸张手法,表明白发不多。
C. “一任”两个字表达了听雨人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化的痛苦,可谓字字千钧。
D. 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一以贯之,层次清楚,脉络分明。
7、下面语段中,表述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
“亲”“有木有”“hold住”,扑面而来。/ (A)有人说,通过这类新新语言,使祖国语言的纯洁性受到了玷污。/(B)也有人说,网络语言既然能参与交际,那么就具有存在的价值。/(C)我想,校园至少应避免成为网络语言蔓延、滋生、泛滥的土壤。/(D)毕竟,有没有使用网络新词,并不能说明你的时尚与新潮。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③__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④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⑤二十余年如一梦,_________________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⑥___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鱼我所欲也》中,孟子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正确的选择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听觉角度描述军营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9、议论文阅读
以“青春之光”点亮“奋进之路”
①一百年前,面对内忧外患、荆棘桎梏的中国,1919年5月4日,一声声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革的呐喊从青年们的胸中进出。受国救亡、民主科学的观念从此在人们的心中萌发,而“五四精神”已成为当代中国青年努力奋斗、不断进取的形象符号。当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岁月的篇章翻过一页一页,即使历时百年,“五四精神”也毫无暮气地矗立在价值选择的路口,鼓舞着当代青年继续以“青春之光”点亮“奋进之路”。
②奋进之路上,青年要忠于国家。“【甲】 ”,信仰问题是根本问题,忠诚是一个人最大的美德。如果对国家和民族缺少信仰,自己的奋进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只有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才能获得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伟大梦想的不竭动力。对国家绝对忠诚,要求青年首先要在思想上有民族认同感,感情上有为国图强的自豪和底气,才能自觉抵制崇洋媚外的不良风气,积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民族的自信。
③奋进之路上,青年要勇于奉献。“【乙】 ”, 我国自古以来便崇尚“奉献精神”,历代杰出的青年才俊无不以天下为已任,不计得失,埋头奉献。201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的黄文秀放弃了去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广西百色老区主持当地的扶贫工作,她耐心细致,兢兢业业,于2019年在扶贫路上遇山洪而不幸牺牲,黄文秀虽英年早逝,但她的奉献精神却永远闪耀在祖国建设的丰碑上。
④在奋进之路上,青年要躬身自省。“【丙】 ”, 青年缺乏经验,有时激动地奉献出满腔热血,在学习或工作中却遭受到不良因素的诱惑,或遭到意外挑战的打击。因此,青年更要时常躬身自省,思考自己的不足,虚心接受外界的评价,自觉抵御不良诱惑,常补精神之钙、除懒散之弊、祛行为之垢,真正做到“濯清泉以自洁,临重霜而志坚”。
⑤青年奋进拼搏,国家、民族才有希望。祖国的未来属于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靠青年。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广大青年要对标典型,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焕发青春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青年奋进拼搏,国家、民族才有希望”。
B.第②段采用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青年要忠于国家。
C.③段作者举出黄文秀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出奉献就必然有巨大牺牲。
D.文章从“忠诚”“奉献”和“自省”三个角度论述青年如何点亮奋进之路,层层深入。
【2】在以下四句话中选择三句并填入【甲】【乙】【丙】( )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天下至德,莫大于忠。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②④①
B.②④③
C.③④②
D.②①③
【3】结合原文和生活实际,说说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点亮“奋进之路”?
10、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何满子的爷爷,名讳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古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
②他的外号叫何大学问。
③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A年轻的时候,当过义和团,会耍大刀,拳脚上也有两下子。以后,他给地主家当赶车把式,会摆弄牲口,打一手好鞭花。他这个人好说大话,自吹站在通州东门外的北运河头,抽一个响脆的鞭花,借着水音,天津海河边上都震耳朵。他又好喝酒,脾气大,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所以在哪一个地主家都呆不长。于是,他就改了行,给牲口贩子赶马;一年有七八个月出入古北口,往返于塞外和通州骡马大市之间,奔走在长城内外的古驿道上。几百匹野马,在他那一杆大鞭的管束下,乖乖地像一群温驯的绵羊。沿路的偷马贼,一听见他的鞭花在山谷间回响,急忙四散奔逃,躲他远远的。所以,他不但是赶马的,还是保镖的,牲口贩子都抢着雇他。这一来,他的架子大了,不三顾茅庐,他是不出山的;至于脚钱多少,倒在其次,要的就是刘皇叔那样的礼贤下士。
④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所以出一趟口外挣来的脚钱,到不了家就花个精光。
⑤在这个小村,数他走的地方多,见的世面广;他又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出一趟口外,本来挣不了多少钱,而且到家之前已经花得不剩分文,但是回到村来,却要装得好像腰缠万贯;跟牲口贩子借一笔驴打滚儿,也要大摆酒筵,请他的知音相好们前来聚会,听他谈讲过五关,斩六将,云山雾罩。他这个人非常富有想象力,编起故事来,有枝有叶,有文有武,生动曲折,惊险红火。于是,人们一半是戏谑,一半是尊敬,就给他送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⑥自从他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他也真在学问上下起功夫来了。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荣膺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他腰里常常揣着个北京者二酉堂出版的唱本,投宿住店,歇脚打尖,他就把唱本掏出来,咿咿哦哦地嘟念。遇上生字儿,不耻下问,而且舍得掏学费;谁教他一字一句,他能请这位白吃一顿酒饭。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人们看见,在长城内外崇山峻岭的古驿道上,这位身穿长衫的何大学问,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那形象是既威风凛凛又滑稽可笑。B而且,路遇文庙,他都要下马,作个大揖,上一股高香。本来,孔夫子门前早已冷落,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蒿荆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他这一作揖,一烧香,只吓得麻雀满天飞叫,野兔望影而逃。
(节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刘绍棠《蒲柳人家》)
【1】结合“何大学问”生活经历说一说他的外号的由来。
【2】从选段的叙述和描写中我们看“何大学问”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从下面两句话中任选一句加以品析。(可从词语和句式的选用、修辞方法、描写方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任选其一来谈)
A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B人们看见,在长城内外崇山峻岭的古驿道上,这位身穿长衫的何大学问,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那形象是既威风凛凛又滑稽可笑。
【4】刘绍棠作为当代著名的乡土文学代表,语言独具特色,下列对本文语言特色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语言古朴典雅、凝练厚重,经得住咀嚼品味。
B.句式整散结合、参差错落,读起来节奏鲜明。
C.采用了民间口语与俗语,生动形象,乡土气息浓郁。
D.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一般流感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比较
| 一般流感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
症状 | 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常常不仅是上呼吸道问题,还会引起下呼吸道流感感染,也就是肺炎。流感的病人病情往往发病急,症状严重,尤其是全身症状多, 会发热,可能在发病一两天内体温就会上升状到39°C、 40°C,头痛、肌肉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明显。 | 多数普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起病相对比较缓,尤其是在发病的前三天会有一点低烧、咳嗽、畏寒等症状,往往不太严重。到了1周左右,多数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愈发严重,发展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重症患者会出现呼吸加快、呼吸衰竭甚至多脏器损害的症状。 |
传播特点 | 空气飞沫,传染性强,常大规模流行。 | 病毒存体内时间可能较长,通过空气、接触、粪与口等传播,传染性比流感强。 |
病亡率 | 通常远低于0.1%。 | 比流感高, 3%左右。 |
(材料二)4月16日,福州市教育局召开初三开学工作视频会议,对全市初三年级师生20日返校工作作了统一部署。
目前福州初三师生数达8.5万。初三年级复学相比于高三复学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形势。会议要求,全市各级教育系统,全覆盖、无遗漏、精准掌握初三学段返校师生员工和共同居住人员的健康状况和行程动向,每日开展健康排查,达不到要求的人员不得返岗返校。
返校后,学校视初三学生规模等实际情况,对不同班级可实行科学错时分批上学、放学,不集中报到。收齐师生员工八闽健康绿码或所在省份健康绿码、健康信息登记表和承诺书,杜绝带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返岗返校。
同时,寄宿制学校原则上实施封闭式管理,师生中午不得出校门就餐。在此期间,学校均不组织聚集性活动,图书馆、实验室暂不开放。
(摘自《福州新闻网》
(材料三)某校制作的学生体温异常及突发疾病应急处置流程图(如右下图)。
(材料四)新冠病毒疫情对民众心理情绪影响调查
【1】对上面材料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4日20日复学后同学们可以相约到图书馆查复习资料。
B.值班老师在校门口遇到体温有异常的学生应该直接请其原道回家。
C.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多数民众的心理情绪受到很大的干扰与影响。
D.多数不良情绪民众的心理咨询意识薄弱,有咨询者则以网络为主。
【2】根据(材料一)概述一般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相同点。
【3】据(材料三)流程图,校医接收到体温异常的学生应如何处置?
12、①分别时,我想说声谢谢你 ②分别时,我想说声对不起
(文题中的你可以是与你朝夕相处的同学,也可以是辛勤培养了你三年的老师。说声谢谢是因为你获得了真情与帮助,说声对不起是你因为某件事而有愧疚。)
以其中一个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5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