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宿迁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过(luè) (qí) 动(rú)风雪途(zài)

    B.首(qiáo) (guǎng) 刻(qǐng) 挑拨离(jiàn)

    C.防(dī) 猎(shòu) 别(jué) 信手来(zhān)

    D.劲(qiú) 幕(wéi) (xiāo)乎不同(jiǒng)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来自湖南的外卖小哥雷海为一举夺魁,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真令人叹为观止

    B. 两方文化有西方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有中国的特定思维,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应相互包容和尊重。

    C. 高品质的景观设计和园林式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使这个小区成为本地区标志性的居住社区。

    D. 经过初步筛选、公众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小明创作的“江油老字号”标识设计从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

  • 3、(题文)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光中的《乡愁》家喻户晓。据说,最早将余光中诗歌引进内地的,是流沙河。

    B. 家的味道像妈妈亲手包的大汤圆,热气腾腾,用筷子轻轻一挑,那浓稠的糖汁就迫不及待地涌出面皮,添上一口,暖透心田。

    C. 老班大人特有气场,无论在哪个场合讲话,她都声如洪钟、咄咄逼人。

    D.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 4、(题文)(18届贵州遵义市桐梓县中考模拟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路人横穿马路,眼看就要与车相撞,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车上乘客目睹了这一扣人心弦的一幕。

    B. 我站在畦间的沟里四望,嫩绿的叶子齐整地一顺偃在畦上,好似一幅图案画,心中顿生一种不可名状的快感。

    C. 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D. 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她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   晏子治东阿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shǔ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bēi)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宗。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僻。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节选自刘向:说苑《理政》

    (注释)①东阿:齐国的阿邑,地名。②数:责备。③诛:责罚。④内():纳。⑤便:顺。⑥左右:君之宠幸。⑦便僻:恭敬得很。⑧强:勉力。⑨与():参预,干预。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改道

    ②景公

    ③下席而之曰

    ④子东阿也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A.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 皆以美于徐公

    C. 管夷吾举于士

    D. 万钟于我何加焉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当  此  之  时  饥  者  过  半  矣  君  乃  反  迎  而  贺。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景公迎而贺之曰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5简要说说晏子前后两次治理东阿的故事留给人们的启示。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凤凰台:在南京凤凰山。一说天宝年间,李白被逐出长安,到金陵游历时写下此诗。②三山:山名,在南京市长江边。③一水:指秦淮河。

    1颔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写的是六朝古都南京的历史遗迹。

    2这首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丰富的思想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运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3月5日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此,我校九(1)班以“工匠精神”为话题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现请你参加并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中,刘明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他修改。

    〔Α〕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组成。〔Β〕工匠们喜欢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С〕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了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工匠们不跟别人较劲,而是跟自己较劲。

    ①〔Α〕处画线句属句式杂揉,可将“_______”一词删去。

    ②〔Β〕处画线句语序不合理,可将“_____”与“____”进行调换。

    ③〔С〕处画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可将“_____”改为“_____”。

    (2)2015“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徐立平,是一名高级技师。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颁奖词拟写一副对联,王明同学写出了上联,请对出下联。

    上联:导弹高工,手把钢刀雕化境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后,老师让同学们回去看记录片《大国工匠》。马军同学看后产生了学一门技艺的想法,但他的父母极力反对。假如你支持马军,你会如何劝说他的父母?请写出你要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________________。(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________________,殊未屑!(秋瑾《满江红》)

    (3)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说自己穿着破旧衣服,与衣着华丽的同学在一起,丝毫不羡慕,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一)与虫共眠

    刘亮程

    我在草中睡着时,我的身体成了众多小虫子的温暖巢穴。那些形态各异的卑小动物,从我的袖口、领口和裤腿钻进去,在我身上爬来爬去,不时地咬两口,把它们的小肚子灌得红红鼓鼓的。吃饱玩够了,便找一个隐秘处酣然而睡。

    我身体上发生的这些事我一点也不知道。

    那天我翻了一下午地,又饿又累。本想在地头躺一会儿再往回走,地离村子还有好几里路,我干活时忘了留点回家的力气。时值夏季,田野上虫声、蛙声、谷物生长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像支巨大的催眠曲。我的头一挨地便酣然入睡,天啥时黑的我一点不知道,月亮升起又落下我一点没有觉察。醒来时已是另一个早晨,我的身边爬满各种颜色的虫子,它们已先我而醒忙它们的事了。这些勤快的小生命,在我身上留下许多又红又痒的小疙瘩,证明它们来过了。我想它们和我一样睡了美美的一觉。有几个小家伙,竟在我的裤子里呆舒服了,不愿出来。若不是搔痒得难受我不会脱了裤子捉它们出来。对这些小虫来说,我的身体是一片多么辽阔的田野,就像我此刻爬在大地的某个角落,大地却不会因搔痒和难受把我捉起来扔掉。大地是沉睡的,它多么宽容。在大地的怀抱中我比虫子大不了多少。我们知道世上有如此多的虫子,给它们一一起名,分科分类。而虫子知道我们吗?这些小虫知道世上有刘亮程这条大虫吗?有些虫朝生暮死,有些仅有几个月或几天的短暂生命,几乎来不及干什么便匆匆离去。没时间盖房子,创造文化和艺术。没时间为自己和别人去着想。生命简洁到只剩下快乐。我们这些聪明的大生命却在漫长岁月中寻找痛苦和烦恼。一个听烦市嚣的人,躺在田野上听听虫鸣该是多么幸福。大地的音乐会永无休止。而有谁知道这些永恒之音中的每个音符是多么仓促和短暂。

    (有删改)

    (二)虫子旁(节选)

    朱赢椿

    这个世界很小,小的足以被我们忽略、遗忘,但跟我们一样,虫子也有惊心动魄的生活。蚂蚁被一只落下的砸断了腰肢;烟管蜗牛想在夏日的午后美美的午觉,却未能如愿;而千足虫卡在路缝里,即使有一千条腿也无济于事…………

    在虫子的世界,一个水洼就是一片海洋,一片叶子就是一顶阳伞,一个鹅卵石就是一座高屿,而一块路边的石板缝隙就可以成为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它们从容执着,它们生生不息。它们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

    “当我趴在地上看虫的时候,在我的头顶上,是否还有另一个更高的生命就像我看虫一样,悲悯的看着我。”

    1按要求完成下面两个任务。

    (1)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2)不同的眼光收获不同的风景,以下面给出的文字开头,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不少于100字。

    刘程亮、朱赢椿以平等友爱、理性学习的眼光看待虫子的世界,我们应该____________

  • 10、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京胡

    戎林

    ①父亲去世后,大哥再也没回来。不料十年后突然打来电话,说他已经从台湾回到大陆,住进了我所在城市的一家宾馆。我忙去看他,这才得知,他此番来不为别的,只为买一把镜胡。

    ②我有些发愣,只知道大哥喜欢唱京剧,从没听说他会拉京胡。尽管五音不全,还是爱唱,有一次回大陆,竟当着众人的面吼起了“四郎探母”,直得脑袋上暴起道道青筋。我怕有损于我们家族的形象,想打断他,但他那全神贯注的样子,不忍心。直到他吼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才恋恋不舍地打住。这时,我发现他已是满眼泪水了,不好意思地揩了一把,轻声说:在台湾哪天不吼一嗓子,心里就不好受!我口是心非地夸奖他一番,说什么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③说到买京胡,陪着他的嫂子在旁边吃吃地笑,我好奇地问大哥:“你也不会拉京胡,要那玩艺做什么!”

    ④“我不会,可有人会呀!”他说起一位比他大十来岁的老哥,年轻时就在部队里拉京胡,现在80多了,京胡拉得在台湾首屈一指。他不止一次对大哥说,只要有一把上等的京胡,他愿为他拉一辈子!于是,大哥便一路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

    ⑤全家紧急动员,围绕京胡开始忙碌。先是陪大哥去了南京,偌大的商场竟然没有一把像样的京胡,最贵的不过几百块,大哥拎拎这把,提提那把,说:“轻,太轻!”连跑了几个地方,结果失望而归。

    ⑥不知谁告诉我,每天早晨,湖边聚集着一群爱唱京戏的老人,何不去打听打听,大哥兴致勃勃地去了。

    ⑦一听说是台湾来的,人们热情地跟他打招呼,说到京胡,有人透露,说有一位姓胡的师傅收藏着一把价值不菲的京胡,不知人家可愿出手。我辗转打听到那位老者的住处,和大哥连夜赶了去。

    ⑧那是一位憨厚的老人,听说大哥为京胡而来,犹豫良久,才把家里那把拿了出来。大哥一看,两眼圆睁,不等人家开口,便问多少钱,老人摇头不语,问急了才说:“不卖,是家父留下的。”说着,慢慢踱到屋椅子上坐定,将一方红绸铺在右腿上,再把那些暗紫色的京胡架在腿上,京胡一侧的蟒皮在灯下泛起油润的光泽。琴声响起,老人右手的弦子也急速地抽动起来,整个身体兀自起伏律动。优美的琴声包裹着他那弓腰低背的身影,以致那些皱巴巴的脸也埋进了乐声之中。大哥听着听着,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浅水龙,被困在沙滩……思老母不由儿肝肠痛断,想老娘不由人珠泪不干”,还是“四郎探母”。

    ⑨琴声戛然而止,大哥又是满眼泪花,哽咽着哀求老人:“把琴卖给我吧!”

    ⑩老人默默地望着他。

    大哥从怀里摸出一叠钞票放到桌子上,老人把眼一瞪,伸手将钞票推到一边,说:“钱不要,琴给你!”

    那把暗红色的京胡就到了大哥手中,他紧抱着琴,像抱着十世单传的婴儿,一脸幸福。

    大哥后来又去了老人那里几趟,不知最后是否给了钱,反正那琴被他带走了。临分手时,老人送给他一小块碗口大的蟒蛇皮,说这是他年轻时进山买的。万一琴坏了,就把这块皮蒙上,还详细讲解了怎样蒙皮的细节,也不知大哥记住了没有。

    大哥走后的那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大哥站在波涛翻滚的大海那边,昂着花白的头,向着大陆方向唱起了“四郎探母”,唱得红头涨脸,满脖子青筋,身后的岩头上坐着一位拉京胡的老者,膝上铺着一方红绸,上面架着把暗红色的京胡,老者右手的弓弦在不停地抽动,身体起伏不停,那咿咿呀呀的琴声伴着大海的涛声一直飘到我的梦里。

    [注释]《四郎探母》剧情:身陷异邦的杨四郎深夜冒着生命危险偷跑出关探望母亲。漫长的十五年骨肉离别,短暂的一夜团聚,杨四郎在声声更鼓的催促下,依次与家中亲人相见,说不尽的思念之情,刚刚相聚却又分离。

    1文中描写了大哥唱“四郎探母”的三个场景,分别是:回大陆探亲时,当着众人的面吼起了“四郎探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④段中有一位未曾出场的80多岁的老人,他说如果有上等的京胡,可以给大哥拉一辈子。文章设置这样的人物和情节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品位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有一次回大陆,竟当着众人的面起了“四郎探母”,直吼得脑袋上暴起道道青筋。

    4研读第⑩段,此时无声胜有声,试揣摩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

    5阅读全文,请简要说明选文为什么以“京胡”为题。

    6分析选文结尾段有什么妙处。

  • 1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秋虫六忆——忆捉(有删改)

    王世襄

    ⑴只要稍稍透露一丝秋意——野草抽出将要结子的穗子,庭树飘下尚未全黄的落叶,都会使人想起一别经年的蛐蛐来。“蛐蛐”一叫,秋天已到,更使我若有所失,不可终日,除非看见它,无法按捺下激动的心情,仿佛有一根无形的细弦,一头系在蛐蛐的翅膀上,一头拴在我心上,  

    ⑵由于性子急,想象中的蛐蛐总比田野中的长得快。立秋前,早已把去年收拾的“行头”找出来。计有:铜丝罩子、蒙着布的席篓、帆布袋和几个山罐、大草帽、芭蕉叶、水壶、破裤褂、雨鞋,穿戴起来,算得上一个披挂齐全的逮蛐蛐的人了。

    ⑶立秋刚过的一天,一大早出了朝阳门。顺着城根往北走,一会儿来到水塔东墙外,顺着小路可直达胡家楼李家菜园后身的那条沟。去年在那里捉到一条青蛐蛐,八厘多,斗七盆没有输,直到封盆。忘了今年雨水大,应该绕开这里走,面前的小路被淹了,漂着黄绿色的沫子,有六七丈宽,南北望不到头。只好挽着裤腿,穿着鞋,涉水而过。

    ⑷来到西灞河的小庙,往东有几条小路通东灞河。路两旁是一人来高的坡子。我jiǎo xìng地想,去年干旱,坡上只有小蛐蛐,今年应该有大的了。

    ⑸坡上逮蛐蛐,合乎要求的姿势十分吃力。一只脚踏在坡下支撑身子,一只脚蹬在坡中腰,将草踩倒,屈膝六十度。弯着腰,右手拿着罩子等候,左手用扇子猛扇,四肢没有一处闲着。一条坡三里长,上下都扇到,真是太费劲了。最难受是腰。弯着前进时还不甚感觉,要是直起来,每一节脊椎都酸痛,不由得要背过手去搥两下。

    ⑹坡上蛐蛐不少,但没有一个值得装罐的。我真热了,头上汗珠子像黄豆粒似的滚下来,草帽被浸湿了,箍得头发胀。小褂湿了,溻在身上。裤子上半截是汗水,下半截是露水,还被踩断的草染绿了。我也感到累了,主要是没有逮到好蛐蛐,提不起神来。

    ⑺现在只有走进庄稼地了。玉米地、麦子地都不好,只有高粱夹豆子最存得住蛐蛐。豆棵子经水冲,倒在地面,水退后,有的枝叶和黄土黏在一起,蛐蛐就藏在下面,找根棍一翻,不愁它不出来。

    ⑻日已过午,初秋的太阳那样毒,尤其是高粱地,土湿叶密,潮气捂在里面出不去,人处其中,如同闷在蒸笼里一般,说不出那份难受。忽然噗地一声,眼前一亮,落在前面干豆叶上,黄麻头青翅壳,六条大腿,又粗又白。我扑上去,但拿着罩子的手直发抖,不敢果断地扣下去,怕伤了它。又一晃,跳走了。还算好,没有连着跳,它向前一爬,眼看钻进了悬空在地面上的高粱根。这回我沉住了气,双腿一跪,拿罩子迎在前头,轻轻用手指在后面顶,一跳进了罩子,我连忙把罩子扣在胸口,一面左手去掏山罐,一面三步并作两步跑出了高粱地,找了一块平而草稀的地方蹲了下来,把蛐蛐装入山罐。这时再仔细端详,确实长得不错,但不算大,只有七厘多。刚才手忙脚乱,眼睛发胀,以为将近一分呢。自己也觉得好笑。

    ⑼山罐捆好了,又进地去逮。一共装了七个罐。还是没有真大的。太累了,不逮了。回到西灞河庙前茶馆喝水去。灌了七八碗,又把山罐打开仔细看,比了又比,七条倒有三条不够格的,把它们送进了席篓。

    ⑽太阳西斜,放开脚步回家去。路上有卖烧饼的,吃了两个就不想吃了。逮蛐蛐总是只知道渴,不知道饿。到家之后要等歇过乏来,才想饱餐一顿呢。

    1根据拼音写汉字。

    jiǎo  xìng_______

    2填入第⑴段画线处的语句,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那边叫一声,我这里跳一跳 B.那边扇一下,我这里跳一跳

    C.那边叫一声,我这里抖一抖 D.那边扇一下,我这里抖一抖

    3请分析第⑵段中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4文章第⑶段至第⑽段具体描写了“我”捉蛐蛐的辛苦一天,请概括:(不超过格子规定的字数)

    (1)一大早出门,不得不穿着鞋涉水过沟。 

    (2)早晨在坡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一无所获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忙脚乱,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从语言表现力的角度,分析第⑻段中画线句的妙处。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写在答题纸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