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
B.热剧《小舍得》折射出千千万万个家庭每天直面的教育命题。
C.5月1日晚,在东京奥运会测试赛中中国女排以锐不可当之气势3:0完胜日本队。
D.市图书馆广开言路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地方文献,以便系统收集地方文献资源,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仔细分析一下他的“秘诀”,其实多是些无稽之谈,其目的是挑起别人的矛盾。
B. 他成天跟不伦不类的朋友在社会上鬼混。
C. 他在海外取得了博士学位。回国后,以公司副总裁的身份粉墨登场了。
D. 他非常激动,高声争辩道:“你们说的这些都是风声鹤唳,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实。”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B.荔枝虽好,不能贪多,网上流传关于小孩多食荔枝导致死亡的事件,给我们敲了一记警钟。
C.职业介绍所刚刚开业,应聘的人员便接踵而至。
D.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
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忌讳(huì) 苟安(gǒu) 怯懦(qiè) 蹑手蹑脚(niē)
B.遗诏(zhào) 崩殂(cù) 契合(qì) 赫赫扬扬(hè)
C.臧否(pǐ) 適戍(zhé) 睥睨(nì) 信手拈来(niān)
D.稽首(qí) 夙夜(sù) 诘难(jié) 镗镗鞳鞳(tāng)
5、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甲】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
五国①约以伐齐。昭阳谓楚王曰:“五国以破齐,秦必南图楚。”楚王曰:“然则奈何?”对曰:“韩氏辅国②也,好利而恶难。好利,可营③也;恶难,可惧也。我厚赂之以利,其心必营。我悉兵以临之,其心必惧我。彼惧我兵而营我利,五国之事必可败也。约绝之后,虽勿与地,可。”楚王曰:“善。”乃命大公事之韩,公仲果惧兵而营利。韩之反赵、魏之后,而楚果弗与地,则五国之事困也。
(选自《战国策·楚一》)
【注释】①五国:分别指赵、魏、韩、燕、楚五国。②韩氏辅国:韩国大臣韩珉。后文“公仲”同此。③营:谋求,这里指诱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休祲降于天 _____
(2)徒以有先生也_____
(3)我悉兵以临之_____
(4)虽勿与地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好利,可营也;恶难,可惧也。
【3】结合【甲】文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睢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
【4】结合【乙】文说说昭阳为使五国之约落空所做的计划是什么?
6、阅读下面的诗歌后,完成下列小题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唐)刘禹锡
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1】说说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2】试分析尾联在诗歌中的作用。
7、《海燕》一文中勇敢乐观、不惧风雨的海燕形象深深地印在同学们心中。值此“五四运动”百年之际,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号召当代青年向海燕学习,勇于迎接挑战,创造辉煌。
(1)学校拟邀请校外辅导员王老师参加本次活动,下面是xx同学预约王老师的电话内容,其中有两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王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学生××,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邀请您务必参加。学校安排我和您联系,我将到寒舍拜访,请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您看什么时间方便。
(2)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句宣传口号。要求:使用对偶修辞,不超过20字。
8、(独家原创试题)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____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守边将士浓烈思乡之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挫折与磨难改变不了仁人志士的信念。《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的壮志不改;《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文天祥面对生死取义成仁的抉择。
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让自己燃烧起来
①有位企业家将人分为三类: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介于两者之间的“可燃型”。这样的譬喻,刻画出职场众生相,令人深思。
②同样是工作、同样在干事,但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中,不难窥见个体之间的差异。有的人志存高远、激情四溢,善于自我加压、主动作为,眼中处处有事,不用点火即能自燃,无需清风也会盛开;有的人相对被动,但只要被激起热情,也能顺势而为、发光发热;有的人则甘当“顽石”,冷漠坚硬、浑浑噩噩,消极应付、麻木不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还会给别人泼冷水。可以想见,不同的行为模式,也将塑造相异的职业人生。
③面对工作,究竟该选择怎样的心态与姿态,其实一目了然。然而在现实中,缺少“自燃型”特质的人却并不鲜见。他们总体上欠缺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甚至“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这样的员工,往往跟工作的要求相去甚远。无论处于何种岗位,如果缺少必要的热情、应有的勤奋和较强的责任意识,都难言做好本职工作。争做一名不需他人督促、勤于主动创造的“自燃型”职员,才能在日趋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赢得更大优势,收获更多成长。
④一位企业家曾说:“有两种人永远不会成功,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去做,否则绝不主动做事的人;另一种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人。”思想有多远,才能走多远。对个体来说,一生碌碌无为还是成就充盈丰满的人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做事的精神状态。飞鸟和白云都在天上飞,鸟儿飞得自由自在,云却始终无法把握行进的方向。差别何在?就是因为鸟儿自己在飞,而云一直被风吹着走。“我要干”与“要我干”,体现着截然不同的价值选择与行为状态,其所对应的结果也自然对比鲜明。
⑤诗人臧克家写过一首诗:“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不待扬鞭自奋蹄”,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照见一种精神与境界。哲人有言:“你要追求工作,别让工作追求你。”每一个看似平凡的工作岗位,都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牢记自身职责、点燃工作激情,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力,我们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创造更丰厚的价值,成就更有意义的人生。
⑥“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这是话剧《立秋》中,丰德票号自上而下、永世谨记的祖训。“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也应成为所有人干事创业的座右铭。
(选自2017年08月07日《人民日报》康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③段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问题?
【3】结合选文内容,谈谈如何才能成功。
10、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跳出地球“看”地震
①2018年2月2日,我国首颗地震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张衡一号”以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命名,它的发射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②地球的板块、断层移动引发地震,同时也会在地震前后带来包括地球电磁场变化等很多信息。“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实时监测空间电磁环境状态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和效应,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从而有效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
③“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设计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介绍,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的极寒地区,现有的地震台网并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也观测不到。目前我国对以青藏高原为主的近200万平方公里陆地缺乏地震前兆监测能力,在国境线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地震监测能力也几乎为零。而跳出地球“看”地震,就能突破一些地震研究的限制,对我国及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
④“张衡一号”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成为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
⑤卫星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影响不确定性”需控制在0.5纳特以内,这大约相当于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的十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卫星平台的各个单机、系统都进行了无磁化的更改。但在这一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去掉了有磁的红外地球敏感器,整个飞行程序都要改变;再比如,无磁化要求太阳能帆板不能转动,但为了保证卫星能源供应,又必须让帆板对日。如何找到平衡点?卫星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科研人员打造出来的“张衡一号”整星,其磁洁净度达到了0.33纳特。
⑥“张衡一号”的主要载荷,是用于探测卫星轨道环境空间电场的电场探测仪。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功能配置最全的空间电场探测仪器。
⑦为了感知空间三维电场,探测仪通过伸杆向“张衡一号”本体外伸出4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如同灵敏的触角一般,每个传感器都能准确感知周围等离子体环境电势,灵敏度极高,可以探测到非常微小的等离子体电势变化,相当于在数千米高的巨浪浪尖,分辨一粒小水珠。
⑧在卫星内部,有着探测仪的“大脑”———信号处理单元。这台高灵敏电子学测量设备,能把传感器探测到的微小波动细分成十几个通道,通过进一步精细处理,变成数字量,分成频谱,再传输到地面,供科学家研究。
⑨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张衡一号”卫星的发射和投入使用,使我国首次具备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的技术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在轨运行多载荷、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
【1】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我国在卫星探测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标志是“张衡一号”的发射。
B.“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
C.帆板对日能保证太阳能帆板为“张衡一号”供应能源。
D.“张衡一号”传感器灵敏度极高,可以分辨巨浪浪尖的小水珠。
【2】“张衡一号”集合的航天技术创新成果有哪些?
【3】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月光汤
徐徐
①乡下的夜空升起一轮明月,月光洒满了山林村舍,地面上也凝起了一层透亮的“薄霜”。
②月光很亮,亮得连父亲也觉得,待在屋内睡觉未免太过可惜。于是,他便带我去村外的湖边夜钓。
③月光如水,湖平如镜,豌豆般大小的浮漂飘在水面上粒粒可见。先是点点浮颤,继而微微下沉,当浮漂猛地一沉,父亲便迅速起竿,一条白花花的鱼便在水中扑腾翻转了起来,上钩了!
④月光清激、白亮,想是鱼儿也不忍就此睡去,纷纷就着一盏月光灯,在湖中来回穿行。当鱼饵明晃晃地摇曳在水里,它们又怎会怀疑这份恬静背后的真相呢?纷纷咬钩,就这样,父亲的鱼篓,很快便满了。此时,明月依然高悬在夜空之中,意犹未尽的父亲,并不打算回家。
⑤但我们有些饿了,父亲就索性找来一个废弃的陶罐,就着湖水洗净,然后支在火堆上——他要煮一罐鱼汤。水,从湖里汲取而来,白白净净;鱼,是刚刚钓上来的,也白白净净;月光,自星空流淌而来,更是白白净净。父亲说,喝下这白白净净的汤,心里就会安宁无比,少怨,无烦。
⑥很快,鱼汤泛起了奶白色,像一捧捣碎的月光,皎洁地盛在罐子里。没有碗,父亲便让我对着罐子先喝,喝剩下的再给他,好东西他总是让我先尝。这罐未放油盐酱醋葱的鱼汤,竟将鱼天然的鲜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没有一丝的鱼腥!
⑦父亲还不忘在一旁说道:“这可不是一般的鱼汤,而是一罐月光汤,只不过是里面游进了几条白白净净的鱼。”记忆中,这是父亲说过的最富诗意的话,让我终身难忘。那一刻,眼前黝黑、整日忙碌的农民父亲,俨然像个白面书生,中年文艺男,只是他把精力全给了日复一日的田间劳作。
⑧是的,为了家人,父亲不得不埋身田间地头。每遇旱季,我们都要用好几台水车,将山下的泉水往高处的梯田里翻送。白天轮不到我们翻,只有等晚上,月光下,父亲、我和妹妹,一人负责拉动一台水车,一阶一阶地朝上翻送水。
⑨父亲的水车放得最陡,梯度也最大,拉起来格外费劲,他把平缓的梯度留给了我和妹妹。即便如此,他也总是快速地拉几十下自己的水车,随后便过来帮我和妹妹。一车车白花花的月光泉便是这样,从低处翻淌进我们的梯田里。常常一忙就是一整夜。累了,父亲便以堤埂为床,躺在月光里,小睡一会儿。有时,我会抱怨,觉得这活太累,收益小,可父亲却说,百滴水就能救活一棵稻,只要水到了,就不会颗粒无收。“莫要怨了,月亮不都在陪着我们,给我们照明嘛!”
⑩暑假时,父亲常去集市卖红薯。凌晨2点便要担货出发,夜行山路,我替他打手电筒照路,给他壮胆。倘有月光明道,父亲便会独自上路,不要我陪。月光,便是他的伴,他的明灯,他的保护神。
⑪中考那年,我考得不好,没能被县城里最好的高中录取。一天晚上,父亲和我纳凉说闲话,他说:“你别看现在天这么黑,等月亮一出来,这里便会亮堂起来,你要相信明天一定会好起来的!”父亲的话点拨了我,让我重拾信心,后来,我考上一所重点大学。
⑫多年后,父亲才告诉我一个很大的秘密:他曾是地方政府宣传部门的一名公职人员,写得一手好文章,前途无量。可在我两岁时,他因违背了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多生下一个孩子,也就是我的妹妹,被解除了公职,回乡种田。可我从未见过他因丢了公职和乡下的清苦而抱怨。
⑬一罐月光汤,一车月光泉,一弯月光路,我终于读懂了父亲:因为心中始终有月光,他才能在岁月的千沟万壑中岿然不动,且从不发一声怨言……
【1】请你谈谈题目“月光汤”的含义。
【2】品味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的画线句。
乡下的夜空升起一轮明月,月光洒满了山林村舍,地面上也凝起了一层透亮的“薄霜”。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⑬段加点的词语。
因为心中始终有月光,他才能在岁月的千沟万壑中岿然不动,且从不发一声怨言……
【3】结合全文内容,谈谈第⑦段的作用。
【4】文章以“月光”为线索,写了父亲与月光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2、写作。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亲人的呵护,会有老师、同学的关 心,会有理想、乐观、诚信等品质的指引,会有书籍、篮球等物 品的陪伴……
请你以《成长路上,有你真好》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1) 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记叙文。
(2) 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 ,内容充实。
(3) 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4) 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校名和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