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要求填空。
1.“必”的读音是_________,第四画是_________,组词_________。
2.“序”共_________画,是_________结构,组词_________。
3.“睁”的读音是_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_,组词_________。
4.“糙”的读音是_________,第七画是_________,组词_________。
5.“敏”共_________画,第五画是_________,组词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杜鹃花 ( )的身影
( )的歌声 ( )的镜子
( )的山谷 ( )的果子
3、根据拼音写汉字。
4、将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h________昏 r________茸 x________醒 h________晃
5、看拼音写词语。
jì suàn shǒu zhù jiāo jí diū diào
( ) ( ) ( ) ( )
shù zhuāng fèi lì cóng cǐ féi dà
( ) ( ) ( ) ( )
6、看拼音,写词语。
léi yǔ chuāng hù shǐ yòng bāng máng zhǐ diǎn
yǒng yuǎn hēi yè hē shuǐ róng yì yù tǒng
7、我能判断。
(1)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 )
(2)“炒、烤、蒸、煮”中带偏旁“火”与“灬”,多与“火”有关。( )
(3)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 )
(4) 子牛、午羊、申猴是十二生肖中的。( )
(5)“明亮”和“寻找”的构词方式是一样的。( )
8、判断对错。
【1】《蜘蛛开店》里,蜘蛛老板经常换商品是因为他的编织水平不高。( )
【2】“遇”的第八画是竖。( )
【3】《青蛙卖泥塘》里,青蛙不再卖池塘是因为他把烂泥塘改造成了美丽家园。( )
【4】《小毛虫》的作者就是世界著名的画家达·芬奇。( )
9、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背”的第二笔不是横,是点。(_____)
【2】“暖”的左边是“日”,不是“目”,右边是“爱”。(_____)
【3】“舟”字是独体字,共有6笔。(_____)
【4】“贝”字共4笔,最后一笔是乀。(_____)
【5】“骨”字的下部 “月”第一笔是丿。(_____)
10、判断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画“√”,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画“×”。
1.《小毛虫》这篇课文中小毛虫经历了“小毛虫→茧→蝴蝶”的变化过程。(____)
2.青蛙本来是准备卖泥塘的,因为所有的动物都说这泥塘不好,周围的景色也不好,所以最后决定不卖了。(____)
3.蜘蛛开店先卖口罩,接着卖了围巾,最后决定卖袜子。蜘蛛真是聪明,会做生意。(____)
4.当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有问题时,大象也有点怀疑。大象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才发现自己的耳朵耷拉着是为了赶飞虫的,最后大象的耳朵还是耷拉着了。(____)
11、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群动物要去河对岸的森林里采蘑菇,可是木桥被洪水冲走了,怎么过河呢?
山羊爷爷说:“我们不能被难倒,大家开动脑筋,看谁能想出最好的办法过河!”
小猴首先说:“我有办法!”他抓住河边的一根长树枝,荡了过去。
水獭接着说:“我有办法!”他水性好,跳下去游到了对岸。
“我也有办法!”袋鼠说着,向后退了几步,使劲地跳了过去。
小象没有说话,默默地用长鼻子卷来一棵枯树,横放在河的两岸,搭成了一座独木桥。剩下的动物一个接一个,从桥上过了河。
山羊爷爷说:“过河有各种办法,可是小象的办法最好,因为他想到了大家。”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树枝 一______枯树 一______独木桥 一______动物
【2】小动物们都是用什么办法过河的?请你连一连。
小猴 跳
水獭 搭桥
袋鼠 游
小象 荡
【3】为什么山羊爷爷说小象的办法最好?请你在文中用“______”画出来。
12、读一读,按要求答题。
在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上,住着成百上千种海鸟。
数量最多的是白鸟。这种白色的鸟最爱吃鱼,它们成群地在海面上寻找鱼群,傍晚才飞回海岛。
最大的海鸟叫信天翁。它的一只翅膀就有两张课桌那么长。它常常张开翅膀在海上飞,能飞好几百里才停下来。
【1】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第三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2】文中哪句话介绍了西沙群岛上海鸟的种类多?请用“_____”画出来。这句话中的“( )”这个词语,体现了海鸟的种类多。
【3】西沙群岛在(_____)国的(_______),岛上数量最多的鸟是(______),岛上最大的海鸟叫(_______)。
【4】信天翁常常张开翅膀在海上飞,能飞(_______)才停下来,它的两只翅膀打开,有(______)张课桌那么长呢!
13、阅读
对症下药
东汉时,有一个叫李延的商人得了病,找了许多医生也没治好,就来找华佗。华佗正在给一个病人看病,李延就等在他旁边。
“你觉得哪儿不舒服?”华佗问。“我头疼,发高烧。”病人回答。
李延一听,心想:咦,我也是头疼发烧啊!看看医生给他开什么药,他吃什么药,我也吃什么药。
华佗让病人( )开嘴,用竹片( )住他的舌头,仔细地朝里面( ),又( )出三个手指头( )在病人的手腕上( )脉。最后,华佗( )起笔,( )了一个药方。
病人拿着药方走了,华佗开始给李延看病。
华佗经过细心诊断,也开了个药方。李延一看,心里就嘀咕起来:都是一样的病,我的药怎么和刚才那个病人的完全不同呢?
华佗说:“吃药要看具体情况,你俩症状相同,可是得病的原因却不一样。你的病,是因为吃了没烧熟的东西;那个人得病,是因为他受了凉。病因不同,用药当然就不一样喽。”
听华佗这么一说,李延放心了。回家服了药,病果然好了。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写在文中的括号内。
压 伸 张 看 把 搭 提 开 张
【2】联系上下文,填入合适的词语。
(1)“我头疼,发高烧。”病人________________地回答。
(2)李延一看,心里就________________地嘀咕起来:都是一样的病,我的药怎么和刚才那个病人的完全不同呢?
(3)华佗________________地说:“吃药要看具体情况,你俩症状相同,可是得病的原因却不一样。”
【3】两个病人都是________________,但是李延的病是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而另一个病人的病是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华佗经过细心诊断,发现他们虽然症状相同,可是得病的原因却不一样,于是开了不同的药,这就叫作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小路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1】根据课文内容,补全下列词语。(只填序号)
A.荆棘 B.汗滴 C.年迈 D.晶莹
______的大娘 ______的露珠 路上的_______ 洒下的______
【2】雷锋叔叔无私地帮助他人,你想对他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内选文,完成练习。
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而且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漂亮——( ) 珍贵——( ) 喜欢——( )
【2】古人把贝壳当作饰品是因为( )(填序号)
A.贝壳很漂亮,很珍贵。
B.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易损坏。
【3】古人为什么把贝壳当作钱币,用“________”画出有关语句。
16、想一想,填一填。
1.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指着上升的太阳,问喜鹊弟弟:“鹊!鹊鹊鹊?”
我懂得。她问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
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花园里的花五颜六色的,好像一个个小姑娘绽开了笑脸。
1.天上的云_______________ ,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照要求完成句子。
1.门前开着一大片鲜花。(把句子写具体)
天空中飘着__________________的云朵。
2.春天在柳枝上荡秋千。(春天像人一样会荡秋千,小鸟呢?)
小鸟在枝头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①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改为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想一想,你曾经帮妈妈做过什么家务活?是怎样做的?妈妈怎样夸你的?先想清楚,再写一段话,注意要写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