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古代军事家高度重视军队组织和指挥系统的建设,其中就包括金鼓制度的建立和训练。但是, 。
A. 出于古代小说中经常出现“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使许多人形成了中国古代军队作战时似乎只有进攻和后撤两个指挥信号的印象。
B. 古代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击鼓进军”“鸣金收兵”,许多人形成了中国古代军队作战时似乎只有进攻和后两个指挥信号的印象。
C. 古代小说中经常出现“击鼓进车”“鸣金收兵”,使许多人形成了中国古代军队作战时似于只有进攻和后撤两个指挥信号。
D. 由于古代小说中经常出现“击鼓进车”“鸣金收兵”,许多人形成了中国古代军队作战时似乎只有进攻和后撤两个指挥信号的印象。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伫立(zhù) 收揽(lǎn) 虐待(nüè) 哗众取宠(huá)
B. 犀利(xī) 钢盔(kūn) 诡谲(jué) 金碧辉煌(huáng)
C. 瘦削(xiāo) 蓦然(mò) 污秽(huì) 喃喃自语(nán)
D. 踌躇(chú) 羡慕(xiàn) 童谣(yáo) 蹑手蹑脚(sh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公共汽车上是否该给有需要的人士让座?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关于如何举办好今年端午节赛龙舟活动,刚才大家都提了很好的建议,最后我来谈几点想法,就算抛砖引玉吧!
C. 冰雪初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润泽万物,奏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
D. 蓝牙版自拍杆,利用手机蓝牙功能,使用方便,拍照效果好,投放市场后果然不孚众望。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伫立在太湖边,遐想自己乘坐着一叶小舟,在水光潋滟的湖面上任意飘荡。
B. 诗词大会让观者徜徉于诗词歌赋间,感受着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
C. 目前,各大城市共享单车炙手可热,人们只要拿起手机扫码,即可解锁骑行。
D. 某些媒体与其捕风捉影地瞎搞八卦,不如切实关注民生,弘扬社会的正能量。
5、(三)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曹刿论战(节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刿分析鲁庄公治理国家的特点。 B. 交代了鲁齐两国作战的具体时间。
C. 分析了作战前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D. 交代了曹刿请求见鲁庄公的原因。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选文“______”交代了作战背景,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围绕“____________”展开。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词人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只能在“梦”中驰骋沙场,快意一时。
B.“八百里”描写军营连成一片,极其广大,“塞外”表明写作这首词的地点。
C.“飞快”“霹雳”以点代面,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
D.“天下事”指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词人希望借此赢得生前和死后的英名。
【2】“沙场秋点兵”中的“秋”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秋”渲染的氛围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
7、在今年的两会上,有关假期长短的问题再次引发热议。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将春节假期由现在的7天延长到10-15天,网友们议论纷纷,你怎么看?
以下是网友们的讨论,请根据他们的讨论内容和自己的认识,写一段文字,发表你对“春节假期是否该延长”这一话题的看法。
要求:①观点明确:②理由条理清晰;③150-200字。
网友甲:春节承载着阖家团圆、亲友相聚的重大使命。春节假期太短,让春节团圆来得并不那么容易和幸福。
网友乙: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必须延长,这是国人的精神需要,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必须的。
网友丙:支持!作为外出务工人员,迫切希望能在家多陪陪父母儿女,多放假也能促进消费。
网友丁:在我看来,假期最好不要超过七天。经过一个较长的假期休息之后,再次投入到学习或工作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进入状态,因此影响学习和工作的质量。
网友戊:为什么非得扎堆放假,扎堆放假有什么好的?景点暴堵,高速暴堵,饭店暴堵,哪里都堵。
网友己:春节假期的延长,对企业自然会带来额外的成本。如果都由企业承担,可能会使一些企业不堪重负而倒闭,反而造成了员工失业。
网友甲:春节承载着阖家团圆、亲友相聚的重大使命。春节假期太短,让春节团圆来得并不那么容易和幸福。
网友乙: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必须延长,这是国人的精神需要,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必须的。
网友丙:支持!作为外出务工人员,迫切希望能在家多陪陪父母儿女,多放假也能促进消费。
网友丁:在我看来,假期最好不要超过七天。经过一个较长的假期休息之后,再次投入到学习或工作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进入状态,因此影响学习和工作的质量。
网友戊:为什么非得扎堆放假,扎堆放假有什么好的?景点暴堵,高速暴堵,饭店暴堵,哪里都堵。
网友己:春节假期的延长,对企业自然会带来额外的成本。如果都由企业承担,可能会使一些企业不堪重负而倒闭,反而造成了员工失业。
8、古诗文名句默写。
(1)了却君王天下事, 。
(2) ,不亦乐乎?
(3) ,衣冠简朴古风存。
(4) ,乾坤日夜浮。
(5) , 金石为开。
(6)盛名之下, 。
(7)一水护田将绿绕, 。
(8)郦道元的“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写尽三峡江水的湍急迅猛。而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却用“ , ”表达了自己对富春江水湍急的赞美。
(9)现已86岁高龄的科学家袁隆平目前正在攻关被其称为水稻“核武器”的品种“超优一千”。他要在“90岁前实现每公顷17吨的目标,90岁后还要向18吨攻关。”袁老的这种精神真可谓是“ ,
”啊!(请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填空)
9、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小题。
中国的发展没有过不去的坎
①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一春盛事,恰“两会”上暖意更浓。正月的喜庆还未降温,迎着明媚的阳光,一年一度的“两会”在京胜利召开。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简短有力,鼓舞人心。在李克强总理众多暖人心的话语中,那句“中国的发展没有过不去的坎”,让人闻即热泪盈眶、热血澎湃。简短的一句话,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自信,给予新时代的中华儿女奋进新征程以无比的信心和勇气!
②中国的发展没有过不去的坎,是对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朴素概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放眼全球,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国在数次遭遇外族入侵这道坎后或将其击退、或将其同化,从而保持了上下五千年文明连绵不断、聚而不散。究其原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融入血脉里的那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③中国的发展没有过不去的坎,是对中华民族虽历百年屈辱依然不倒的密码揭示。到了近代,当封建王朝即将退出中国历史舞台,其落后与愚昧却给我们的民族招来了百年黑暗与屈辱。多少志士仁人在黑云压城之下“我以我血荐轩辕”,多少时代先锋在上下求索救国救民之大道。幸甚至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数年后,由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诞生,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正是这支先进的政治力量挽民族于最危难之际,带领中华儿女推翻 “三座大山”这道历史上最高的坎,用热血和牺牲换来了“东方红”。中国一改积贫积弱的“病夫”形象,从此站了起来,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终于建立了自己的新中国,古老的东方民族开始焕发新的生机。
④中国的发展没有过不去的坎,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爬坡过坎而得出的不争结论。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中国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的春天。我们需要“新鲜空气”,虽然会有“苍蝇蚊子”,但久经风浪的中国人民不怕这样的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这样那样的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不懈奋斗,以创新发展的理念和自我革命的勇气,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一年一年奋斗,离不开一步一个脚印。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回顾过去一年的成绩时感慨“来之不易”。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受到冲击,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给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市场预期带来不利影响;从国内看,我们面对的是经济转型阵痛凸显的严峻挑战。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两难多难问题如峻岭,考验着“登山者”的智慧和意志;多重目标、多项任务如激流,等待“涉水者”去征服和跨越。一年平稳过去,未来尤需奋斗。无限风光在险峰,好风景永远属于不懈奋斗者和敢为人先者。
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没有过不去的坎,也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新时代奋斗者要不得偷奸耍滑、投机取巧和蝇营狗苟,唯有每个个体踏实肯干、努力奋斗,我们的国家才会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唯有每一名党员干部身体力行、身先士卒,我们党才更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党的事业才能在爬 坡过坎中不断推向前进。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的发展没有过不去的坎。
(摘自人民网)
【1】下列选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中国的发展没有过不去的坎”,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很有感染力。
B.第②自然段中,作者谈到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之所以保持了上下五千年文明连绵不断、聚而不散,主要是因为具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C.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布局的,而②③④自然段又是按照平行结构来安排的,这样安排条理清楚,即使调换一下段落的顺序,也不会影响论证的力度。
D.文章语言不仅准确,而且生动形象,大量成语如“热泪盈眶”“积贫积弱”“蝇营狗苟”、鲜活的词语如“新鲜空气”“苍蝇蚊子”“涉水者”、优美的诗句“我以我血荐轩辕”“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等的运用,使文章妙趣横生,韵味无穷。
【2】文章第⑤自然段划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试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谈一谈文章结尾一段的作用。
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乐趣的果实 梁启超
①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像繁花的品种一般多。
②人人都有自己的乐趣。有的人把读书当作乐趣,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要从时间的隙缝中偷光苦学;有的人把运动当作乐趣,每天不跑跑跳跳,舒舒筋骨,就觉得老不自在;有的人把劳动当作乐趣,到了不能劳动的时候,还要撑持着起来干点活;自然也有人把吃喝玩乐、闲游浪荡,当作最大的乐趣。至于那些更等而下之的“乐趣”,就不必去说它了。
③乐趣,反映了人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的道德品质,当然也反映了人的世界观。
④乐趣,也可以说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在不知不觉间发芽、生长,而且总要开花,总会结果。把乐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热衷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朵了;你从自己为之陶醉的欢娱中,得来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便是它的果实了。例如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运动是一种乐趣,健康是它的果实; _______________…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果实。结什么果,完全是由种子——乐趣的本身来决定的。这本来是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但是有的人还是常被俗艳的花朵——从低级趣味中得来的欢娱所迷,以致看不清自己所倾心的乐趣蕴藏着恶的因子;自然也预料不到它要结成的果实是恶果和苦果。就以安逸这种“乐趣”为例吧!热衷于安逸的人们,在轻飘飘的环境中,享受着软绵绵的生活,沉浸在感官的欢娱里,逸乐所开的花朵使他们变得醉醺醺了,还怎能使他们看到这种“乐趣”所潜藏的危机,和它必然要结成的名叫“空虚”和“腐败”的恶果呢?
⑤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的欢娱。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和从中得到使自己为之振奋的那种欢娱。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健康、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千万不要被俗艳的欢娱之花所迷。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得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果实才好。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2】第(2)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论证的分论点是 。
【3】用原文回答“乐趣的果实”比喻的是什么?第(5)段中加点的“俗艳的欢娱之花”比喻的是什么?
【4】在第④段的横线上,仿照前面的句式和修辞手法,续写一句话,要使上下文衔接自然,文意贯通。
11、阅读王晓刚的《净化网络“雾霾”需要理性精神》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发帖、跟帖、评论、围观、“吐槽”等已经像我们的呼吸一样自然而然,不仅成了广大网民参与讨论社会公共议题的主要渠道,也成了我们自身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言论的大解放如影随形的是,各种不文明的网络用语也随着“潘多拉盒”的打开而成泛滥之势。
②互联网无疑为人类的言论自由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使人类言论自由观念更加深入人心。然而,对网络世界语言的乱象给予应有的关注也十分必要。进入网络世界,就会发现各种极端言论、偏激言论处处可见,而且越是“出格”就越容易赢得一片“点赞”叫好;对事件的争论也往往变得简单粗暴,乃至退化成偏激的人身攻击;各种粗俗言论将“国骂”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甚至将网络“骂战”发酵成网络“约架”。这难道是我们期望的结果吗?
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见到“网络版”的语言生态。在我们最朴素的道德判断中,也没有多少人希望自己的生活中充斥着诸如此类的低俗语言,无论是对亲人、朋友、同事,还是对待陌生人,我们都希望保持基本的尊重、礼貌和教养。几乎没有人希望低俗的网络语言从“虚拟”变成自己所处的“现实”。然而,现实中的自律意识,一旦上网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④显然,人们对洁净的语言有着线下和线上的双重标准,而且到目前为止,网民们还没有像珍惜清洁的空气那样珍惜自己以及自己的父母、孩子、朋友共处的网络空间。而要深刻地改变这种观念,人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如果回顾大自然的“报复”和人类“环保意识”的觉醒、深化和普及过程,我们也会坚信:网络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最终将会把网络环保意识强制性地灌输到网民的头脑之中。
⑤但我们不能坐等这种后果发生之后才姗姗来迟地觉醒,而要从现在起就付出努力,推动网络环境向清爽健康的方向发展。正如德国学者埃利亚斯在《文明的进程》一书中所言,每一种文明的表现绝非天然如此,而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是历经数百年心理积淀、规范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等待一种结果,只能付出努力去推动。
⑥“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如果我们从现在就开始付出努力,或许几十年后互联网世界将回馈给我们一片“蓝天”。要知道,我们在“十面霾伏”面前,可以把责任推卸给“排污大户”,但在网络世界,我们都是内容的生产者和发布者,都是形成网络语言生态的一分子。因此,要还网络语言环境的那一片“蓝天”,需要每个网友从自身做起,从管住自己的“嘴巴”做起。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5月14日,有删改)
【1】网络“雾霾”指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2】请分析文章第⑤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回答问题。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罗宇凡)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主办的2015年度“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据了解,这是中央网信办成立以来首次开展全网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旨在倡导广大网民自觉传播和弘扬正能量。本次活动共 计610余家单位及1000余名网友推荐了正能量榜样1300余个,正能量作品和专题活动6000余项,所有入围作品厚重多元、亮点纷呈、喜闻乐见,包含了全网2015年发挥网上正面引导作用的优秀榜样和作品净化网络“雾霾”需要理性精神 阅读附答案阅读答案。“五个一百”刷爆朋友圈,红遍网络空间,网民参与投票数高达1.2亿人次,点击量突破10亿次。
问题:请你说一说这种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能够起到哪些作用。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中考结束了,李鸣、王强、徐帆到校外散步,望见前面一片如茵碧草,他们高兴极了,想在上面好好躺一会儿,以消除几天来的疲劳。走近草坪时,见旁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小草正在工作,请勿打扰。”
假如你就是他们三人中的一个,请将你看到这块牌子的心情、行动描写出来。字数150字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