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世纪,一个勃艮第的农奴若想获得自由,必须向当地的修道院院长缴纳1磅胡椒;在15世纪的英国,一磅胡椒的价值与一头猪相等;在一些表现中世纪商业的文艺作品中,人们常常能看到天平上胡椒的另一边是金子。16世纪以来,胡椒逐渐成为欧洲寻常人家的调料。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
A.百姓生活状况得到改善
B.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C.东西方贸易的快速发展
D.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
2、1800—1914年间,游牧群体在伊朗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由50%下降为25%;城市人口所占比例由10%增长至25%;定居农民占有较大的比重。这反映出伊朗( )
A.近代化取得了进展
B.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C.传统经济实现转型
D.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3、1842—1880年,中国进口以鸦片、棉布为主,出口以丝、茶为主;1881—1910年,棉布在进口贸易中的重要性超过鸦片,丝、茶出口的重要性下降。影响晚清贸易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西方社会工业革命的发展
B.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
C.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D.西方国家侵华方式的变化
4、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注重积累生产经验,不断改进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以下生产技术最早出现于汉代的是( )
A.
B.
C.
D.
5、观察图,该图所示的工具主要用于( )
A.农业灌溉
B.农业播种
C.冶铁鼓风
D.手工纺织
6、如图为《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东京城门税卡,房屋内中间所坐人物是税官,门前手拿纸笔的税吏正在登记客商的货物。门税是宋代在城门征收的商业税,有别于此前官府在“市”中向商人征收的“市税”。门税的征收意味着宋朝城市中商业活动的范围从以前特定的“市”扩大到了整个城区。门税的征收( )
《清明上河图》(局部)
A.说明政权并峙导致宋代关卡林立
B.表明宋代限制商品和人口的流动
C.适应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加重了宋代城市平民的赋税负担
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2021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涉港国安法”。这些反映了( )
A.港澳的政治实体地位
B.“一国两制”被国际社会认可
C.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
D.中国政府落实“一国两制”
8、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士的竹简,大部分是秦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其中有关于官营手工业管理的《工律》、工阮劳动定额的《工人程》、工匠劳动调度的《均工律》、考核工匠的《佚名律》,“工有不当,必行其罪,必究其情”。这些法律法规( )
A.反映了秦的暴政延伸到手工业部门
B.提高了工匠们生产活动的积极性
C.表明秦创立了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D.规范了生产经营活动和组织管理
9、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选官制度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其中“其弊”是指( )
A.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
B.八股盛而《六经》微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身未离襁褓,业已被冠带
10、明朝在江南市镇等关键要地设立巡检司管理日常治安;对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江南市镇,直接委派县丞、主簿等县级官员驻镇管理;对那些体量特别大的江南市镇,还派遣同知等更高级别的官员驻镇管理。这表明,江南地区( )
A.经济发展水平趋同
B.市镇发展威胁中央统治
C.基层社会治理加强
D.商品经济发展受到压制
11、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19世纪中期的一些资料: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意大利统一、普鲁士王朝战争。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 )
A.资产阶级革命的肇始
B.资本主义的扩展
C.工业化进程的曲折
D.殖民体系的形成
12、中国政府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下图为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部分)。从中可以看出( )
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单位:亿元)
A.民族地区的发展基础不断巩固
B.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C.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高度自治
D.各民族之间的发展水平已经接近
13、中古时期,日耳曼部落中处在较高阶层的人可以发誓己方陈述属实,从而免罪。而普通人则需要通过“神明裁判”,如被控者被要求从滚沸的锅炉里拿出石头,如果被控者的手恢复,那他就无罪。如果没有恢复,那就有罪。这反映了日耳曼人的法律( )
A.建立在习惯法的基础上
B.根据基督教神学来制定
C.具有比较明显的阶级性
D.没有受到罗马法的影响
14、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B.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15、下图两则史料指向同一历史现象。这两则史料分别属于( )
初九、初十日,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冈各乡(广州城郊),复行扰害。 ——《广东军务记》
A.图像史料、文献史料
B.民间器物、地方史志
C.音像史料、实物史料
D.历史遗址、口述回忆
16、2012年,凤凰网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开设专栏,其中标题有“九州生气恃风雷,鲲鹏南徙启帷幕”、“打破玉龙飞彩凤,脱开金锁走蛟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历史事件是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17、他们鲜明地提出“人不认识自己,就不能认识上帝”的口号,并着力塑造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均具有“巨人”风采的崭新形象。这表明“他们”
A.崇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
B.力图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束缚
C.否定对教皇的绝对服从
D.认为人类有能力改造自然和社会
18、英国1889年的海防法案确定了“两强标准”,即英国的海军实力应该仅次于两大海军力量法国与 俄国之和;面对1889年到1914年德国四次扩充海军,英国提出对德的“二比一原则”。海军军备竞赛( )
A.加剧了国际形势的紧张恶化
B.表明英德矛盾是欧洲的主要矛盾
C.体现英德双方速决战的意图
D.推动了国际和平裁军运动的发展
19、明初洪武至成化119年间427件徽州土地买卖契约文书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宝钞逐渐绝迹于民间大宗土地交易,到成化年间,白银成为清一色的土地大宗交易的货币……成化末年,朝廷重臣丘浚在《大学衍义补》中建议以“白银为上币”,白银为主币逐步得到官方的认可。可知白银货币化过程的特点(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由民间使用到官方认可
C.新航路的开辟
D.国家的赋税改革
20、监察体制一直是专制帝王用以控制国家和人民,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演变一定程度上也是皇权不断加强的折射。下列史料所记载的监察体制,按照其存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御史台)中台建于大都,西台建于陕西,南台建于建康。其余各道设廉访司,隶于三台。”
②“郡守掌治其郡,有丞;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监御史掌郡监”
③“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案,以六条问事……”
④“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A.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21、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下列作物,原产于美洲的是
①葡萄 ②甘薯 ③玉米 ④甘蔗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18世纪晚期,英国资本家采用计时系统来管理工人,雇佣专门的监工,以打铃的方式召集工人进入各种工序车间上班,奖励准时的工人,处罚迟到的工人。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践( )
A.促进了“中间阶层”的崛起
B.引发了生产组织的变革
C.满足了垄断资本家的需要
D.适应了大工厂时代要求
23、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签订后,凡进口洋货运销中国内地,或出口土货从内地运销国外,除在口岸海关缴纳进口或出口正税外,另缴 2.5% 的子口税,便可免除口岸与内地之间所经常关、厘卡应征的一切内地税捐。子口税制度( )
A.便利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B.削减了海关税收征课所得
C.严重冲击着中央财政收入
D.导致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24、近代法学家梅汝璈先生在《〈拿破仑法典〉及其影响》一文中谈到,“《拿破仑法典》以罗马法为基础辑集了多种法律、命令、习惯、法理而成,全典共计2281条,分人、财产、财产取得之各种方式等三篇,内容之广泛,实不多见”,其“所以能供许多国家做模范,且历百余年而不至根本动摇者,或正以此”。由此可见,《拿破仑法典》( )
①使以成文法为基础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 ②对后世法律制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③传播了欧洲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理念 ④旨在保护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资本主义________的变化;(在l9世纪________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电磁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新的科技成果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在________提高的同时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最终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济模式。)
26、根据下列材料信息及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
完成上面“儒家思想的发展流变”表格
① 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_
(2)儒家文化对古代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政治上形成了以⑥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统治。司法上,北宋司马光的《⑦》等史书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传统史学的观念影响。
⑥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__
28、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________。在《海国图志》一书中,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人是________。
29、荷兰画家________是印象画派的著名代表,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西班牙画家________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之一,他的作品有《格尔尼卡》等。
30、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代。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_________________。
31、美术
(1)印象派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_、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等阶段,涌现出了________、高更和________等著名画家。
(2)现代派绘画的出现
①特点: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________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
②代表人物:西班牙画家________。
32、两弹一星
(1)原子弹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①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建成②___________和大亚湾核电站,和平利用核能。
(2)导弹
①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②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③_________试验成功。
(3)卫星
①成就: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④________发射成功。
②意义: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33、特点:与传统戏剧风格迥异;以________的主题来表现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34、“___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__________是抗战初期中日两国间第一次大规模会战。1937年12月_____________沦陷,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________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赢得自___________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________。
35、简要说明明治年间(1868~1912)日本侵略扩张的主要史实。日本热衷于的侵略扩张的动机和条件是什么?
36、关注人,关注社会是东西方很多哲学家的主张,东方的孔子创立儒学,注重人事,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西方古代希腊和近代欧洲更是关注人自身的发展。由此请回答:
(1)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儒学是怎样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思想的?
(2)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什么?
(3)启蒙思想家进步主张的核心是什么?对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37、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中国近代史,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指出1840年至1900年间日本侵略者直接参与的战争有哪些?
(2)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资本输出的是哪一条约的什么条款?
(3)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社会各个阶级的人民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请列举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革命斗争。
(4)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回顾党的一大,指出大会确定的中央机构和党的中心工作各是什么?
(5)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及其取得的成果。
38、(1)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社会道德建设方面的主张是什么?
(2)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有何现实意义?
39、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姿。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今天中国教育的重要使命。历史学习是我们认识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异常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请列举儒家、道家、法家代表人物各一位。
(2)宋代文化繁盛,请举列举出科技、文学艺术成就各一例。
(3)明清时期小说兴盛,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出现,它们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请列举两部古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