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的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 用装置①量取15.00mL的NaOH溶液
B. 用装置②分离苯和水的混合物,苯应从下口流出
C. 用装置③陶瓷坩埚高温煅烧CaCO3固体
D. 关闭活塞a,从b处加水,以检查装置④的气密性
2、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 下反应:2A(g)+B(g)2C(g)。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和
存在平衡:
△H=-56.9kJ/mol。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断裂2mol 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小于断裂1mol
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
B.1mol平衡混合气体中含1mol N原子
C.恒温时,缩小容积。混合气体颜色先变深又逐渐变浅,变浅是平衡正向移动导致
D.恒容时,水浴加热,由于平衡逆向移动导致混合气体颜色加深
4、某有机物A质谱图、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A.CH3OCH2CH3
B.CH3CH2OH
C.CH3CHO
D.CH3CH2CH2COOH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C. 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保
D.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6、下列化学用语或物质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 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B. 符合分子式为C3H8O的醇有三种不同结构
C. 如图的键线式表示烃的名称为:3-甲基-4-乙基-7-甲基辛烷
D. 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如图)易溶于水
7、在pH为4~5的环境下,Cu2+和Fe2+几乎不水解,而Fe3+能完全水解。现有不纯的CuSO4溶液(含Fe2+和Fe3+),为制备胆矾,需除去杂质离子,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加入硝酸,再加入NaOH将pH调节至4~5
B.通入Cl2,再加入CuO调节pH至4~5
C.通入Cl2,再通入NH3调节pH至4~5
D.加入H2O2,再加入CuO调节pH至4~5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在某些物理性质上保留了部分晶体的各向异性有序排列
B.氧化镁晶体中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为50%,氧化镁晶体是一种过渡晶体
C.杂化轨道用于形成σ键或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可用于形成π键
D.链状一元有机酸R-COOH(R-是直链烷基)中,烷基是推电子基团,烷基越长羧酸的酸性越强
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定条件下,2.3g 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3.6 g产物时失去的电了数为0.1NA
B.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5 mol H2和0.5mol 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的分子数为NA
C. 1.0 L 0.1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为0.1NA
D. 标准状况下,22.4 LCCl4中含有的CCl4的分子数为NA
10、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物质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N5+、H3、O4、C60等已被发现。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N5+离子中含有36个电子
B.O2与O4属于同位素
C.C60是原子晶体
D.H2与H3属于同素异形体
11、CO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在恒压,CO2和H2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CO2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CO的选择性(CO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起始投入2molCO2和6molH2,达到平衡时反应Ⅱ消耗H2的物质的量为0.2mol
B.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二甲醚的平衡产率
C.该催化条件下合成二甲醚较适宜的温度为340℃
D.充入一定量的He,可提高二甲醚的产量
12、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态的平衡体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有关该平衡体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温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K一定发生改变
B.增大压强,w的质量分数减小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g)+2w(g) x(g)+2y(g)
D.增大x气体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3、某探究小组在某温度下测定溶液的pH时发现:0.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1mol·L-1。在相同温度下,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的pH应为( )
A.13
B.12
C.11
D.10
1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高效清洁燃料
B.煤的干馏可得到煤焦油,通过煤焦油的分馏可获得各种芳香烃
C.石油中含有烷烃和环烷烃,因此由石油不可能获得芳香烃
D.通过石油的催化裂化及裂解可以得到轻质油和气态烯烃
15、标准状况下,将2.24LNH3通入1L 0.1mol/L的乙酸溶液中,欲确定所得溶液中NH4+、CH3COO-、H+和OH-浓度大小顺序,通过下列数据即可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①NH3·H2O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 ②NH3·H2O和CH3COONH4的电离常数 ③溶液的pH
A. 不需任何数据
B. 必需知道①、②、③三组数据
C. 只需知道①、③中的任一组数据
D. 只需知道①、②、③中的任一组数据
16、检验二氧化硫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过品红溶液
B.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C.通过澄清石灰水
D.先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17、在相同的温度下,已知反应:①N2(g)+O2(g)2NO(g)的平衡常数K=3.84×10-31;②2SO2(g)+O2(g)
2SO3(g)的平衡常数K=3.10×1024。则在该温度下,两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程度之间的关系为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不能确定
18、在城市地下常埋有纵横交错的管道和运输电线路,有些地面上还铺有地铁或城铁的铁轨,当有电流泄漏入潮湿的土壤中,并与金属管道或铁轨形成回路时,就会引起金属管道、铁轨的腐蚀。原理简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铁丝左端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B.如在NaCl溶液中加入酚酞,右边Fe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C.地下管线被腐蚀,不易发现,也不便维修,故应将埋在地下的金属管道表面涂绝缘膜(或油漆等),也可以使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
D.原理图可理解为两个串联电解装置
19、下列关于常温下的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35℃时,纯水中
B.向溶液加水稀释时会引起溶液中
减小
C.电离平衡右移,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一定增大
D.除了水的电离平衡外,盐酸中不存在其他电离平衡
20、常温下,用0.1 mol/L NaOH溶液滴定10 mL 0.1 mol/L H2X溶液,溶液的pH与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离出来的c(OH -):D点<B点
B.B点:c( HX -)> c (H+)> c (X2-)> c (H2X)
C.C点存在关系式:c (Na+) = c (HX-)+ 2c (X2-)- c(H+)
D.A点溶液中加入少量水:减小
21、短周期主族元素 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 4 ∶3 ,Y 原子 p 能级上有 2 个未成对电子,Z 原子比 X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Y 、Z 的电负性大小顺序是X>Y>Z
B.WY2 分子构型为 V 形
C.W 、X 、Y 、Z 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X>Y>Z>W
D.W 、Z 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形
22、下列各组物质按照金属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
A. 水银、石灰石、过氧化氢 B. 氮气、空气、二氧化碳
C. 镁、海水、氧化钠 D. 铁、氢氧化钙、氧化铜
23、由FeO、Fe2O3、Fe3O4组成的混合物,测得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这种混合物中FeO、Fe2O3、Fe3O4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
A.1∶2∶1
B.2∶2∶3
C.1∶3∶1
D.1∶1∶3
24、下列物质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A.甲苯
B.乙烷
C.乙烯
D.苯
25、已知:H2(g)+O2(g)=H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a: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ΔH_________(填“>”“<”或“=”)0。
26、(1)以下列出的是一些原子的2p能级和3d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试判断,违反了泡利原理的是___,违反了洪特规则的是___。
(2)某元素的激发态(不稳定状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3p33d2,则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
27、将一定浓度的硝酸钠和氯化钾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有晶体A析出。趁热过滤,分离出晶体A。将上述滤液冷却至室温,又有晶体B析出。
(1)晶体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晶体B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含有的少量杂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 要除去晶体B中的少量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
(3)用少量热水淋洗晶体也是一种除去晶体中少量杂质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晶体________(填“A”或“B”)。
2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p为26号元素,请写出其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
(2)e与a反应产物的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发光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o、p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素
| o
| p
| |
电离能 /kJ·mol-1
| I1[
| 717
| 759
|
I2
| 1 509
| 1 561
| |
I3
| 3 248
| 2 957
|
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o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p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周期8种元素按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如图(Ⅰ)所示,其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下图中的序号)。
(6)表中所列的某主族元素的电离能情况如图(Ⅱ)所示,则该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9、是环境友好材料,能光催化降解有机物。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Ti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_____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形状是___________,价电子中未成对电子个数为___________。
(2)纳米催化处理污水的一个实例如图所示。
化合物甲的分子中采取杂化方式的碳原子个数为___________,化合物乙中C、N、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香料,能被
光降解,香豆素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写出在加热条件下其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内,使1 mol N2和3 mol H2混合发生下列反应:3H2(g)+N2(g)2NH3(g) ΔH<0。
(1)升高温度时,混合气体的密度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N2的转化率________。
(2)当达到平衡时,充入N2,平衡将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下同)移动。
(3)当达到平衡时,充入Ar,平衡将____移动。
(4)当达到平衡时,将c(N2)、c(H2)、c(NH3)同时增大1倍,平衡将____移动。
31、月球土壤中含有H、He、S、Cl、Si、Na、Mg等多种元素,是人未来的资源宝库。
(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周期_______族;3He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_______;
(2)用“>”或“<”填空:
(3)月球上某矿石经处理得到的MgO中含有少量SiO2,MgO和SiO2的晶体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ClO2常用于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2、时,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
,水的离子积
.试计算,在该温度下:
(1)的HA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_____;
(2)的NaA溶液中
_____________
33、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已知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NH3·H2O:2×10-5,HClO:3×10-8;则0.1mol·L-1NH4ClO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ClO-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h=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某小组同学探究饱和NaClO和KAl(SO4)2溶液混合反应的实验,发现产生大量的白色胶状沉淀。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请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
(3)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测定NaI等碘化物溶液中c(I-),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
Ⅰ.准备标准溶液
a.准确称取AgNO3基准物4.2468g(0.0250mol)后,配制成250 mL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
b.配制并标定100 mL 0.100 0 mol·L-1 NH4SCN标准溶液,备用。
Ⅱ.滴定的主要步骤
a.取待测NaI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
b.加入25.00 mL AgNO3标准溶液(过量),使I-完全转化为AgI沉淀。
c.加入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
d.用0.100 0 mol·L-1 NH4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AgSCN沉淀后,体系出现淡红色,停止滴定。
e.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1 | 2 | 3 |
消耗NH4SCN标准溶液体积/mL | 10.24 | 10.02 | 9.98 |
f.数据处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滴定应在pH<0.5的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
②测得c(I-)=______mol·L-1。
③在滴定管中装入NH4SCN标准溶液的前一步,应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
④下列操作对c(I-)测定结果的影响偏高的是__________。
A.若在配制AgNO3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
B.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
C.用滴定管量取25.00 mL待测NaI溶液,读取初始液面示数时有气泡,后来无气泡
3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拆开键、
键、
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
、
。则由
和
反应生成1molHCl需要_______
填“放出”或“吸收”
_________
的热量。
(2)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
mol/L ,
,C的反应速率是
mol/(L·min)。则:
①x的值是__________;
②B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
③A在2min末的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
35、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
(1)电解法处理硫化氢的装置如图所示: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反应池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硫化氢制备羰基硫,其原理为:
,在610K时,将0.10mol
与0.40mol
充入2.5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18.
的平衡转化率
_______%,若要提高
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氢硫酸是一种二元弱酸,25℃时,在
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
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的挥发)。
①pH=13时,溶液中的_______。
②某溶液含、
,当溶液pH=_______时,
开始沉淀。[已知:
]。
36、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
(1)X与Y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在该晶胞中,X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与X离子距离最近的Y离子数目为_______。
②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若其晶胞边长为540.0pm,则密度为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2)Z与氢可形成,
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用文字描述)。
(3)Y与Z可形成,
中Y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
(4)X的氯化物与氨水反应可形成配合物,0.5mol该配合物中含有
键的数目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