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日》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是指( )。
A.重阳节 B.端午节 C.春节 D.清明节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呈现(chéng) 蜡烛(zú)
B.细胞(pāo) 海藻(zǎo)
C.储存(chǔ) 迅速(sù)
D.红彤彤(tōng) 模样(mó)
3、贾里送给查老师的生日礼物是____。( )
A. 祝福卡 B. 笔记本 C. 一幅画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邓小平爷爷看了一场( )的足球赛。
A. 满足 B. 精彩 C. 美丽
【2】我考了100分,爸爸向我投来( )的目光。
A. 赞赏 B. 生气 C. 奇怪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形态(____)(____) 名扬(____)(____) (____)(____)戏珠
学富(____)(____) (____)(____)遥望 世界(____)(____)
6、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________)
2.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________)
3.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________)
4.蔡伦制造的纸既轻便又好用。(________)
5.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________)
6.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________)
7.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________)
8.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________)
7、填空。
文房四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雅人四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中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医四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四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wài pó jiū jìng yú yuè pí qi
dì zhǐ tiào yuè zhào ɡù zhōu wéi
9、片段阅读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1】“窃窃私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表达方法,围绕“操场上真热闹”这个意思,用上带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我会请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
“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这时候,我开始想念家里那些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天哪,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
“咦,下雨了。”小狐狸抬头望了望,可天空中一丝乌云都没有。
“是你的牛奶打翻了吗?”小鳄鱼问小松鼠。
“你看,这不好好的嘛。”
“那么,可能是一只虫子撒的尿。”
【1】我变的树上会长满_____________,它们的形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菱形的等。
【2】画“﹏﹏﹏”的句子中,“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朗读“是你的牛奶打翻了吗?”这句话要用的语气是( )
A.好奇 B.赞叹 C.疑问 D.责备
【4】“你看,这不好好的嘛。”说这句话的小动物是( )
A.小狐狸 B.小松鼠 C.小白兔 D.小鳄鱼
【5】“我”会请哪些小动物住进“我”变成的树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树那么高,别人要怎么住进来呢?(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现代文阅读。
1+1=?
在遥远的大森林里,有一所动物学校。
新学期开学了,猫妈妈、兔妈妈、狗妈妈都高高兴兴地送自己的孩子上学。离开时,妈妈们嘱咐孩子们说“要好好学习哦!”孩子们都爽快地答应了。
教他们数学课的是马老师。马老师一上课就出了一道计算题,题目是1+1=?小猫在那儿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小兔在那儿又蹦又跳;小狗歪着脑袋,若有所思。
小猫突然喊道:“我知道了,我看见了一条鱼,我把鱼吃了,结果只剩下我一个。这样看来,1+1不就等于1了吗?”
马老师(B)道:“真聪明,小猫,你答对了。”
小狗(D)道:“不对,妈妈有一根骨头,我也有一根骨头,加起来是两根骨头。所以,1+1应该等于2才对呀!”
马老师(C):“小狗,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你说对了!”
小兔子迷惑了,为什么一道题有两个答案?于是,他把自己在林子里看到的一件事讲了出来:“一天清晨,我看到一只毒蛇和一只老鹰在搏斗。老鹰向毒蛇扑去,抓起了毒蛇,毒蛇狠狠地咬了老鹰一口。老鹰在空中痛苦地盘旋着。毒蛇挣扎了一会儿就死了。不一会儿,老鹰也从空中掉下来,挣扎了几下也死了。”小兔子继续说道:“妈妈说过,死了就没有了,所以1+1应该等于0才对呀!”
马老师鼓掌(A)道:“聪明的同学们,你们都答对了!”
哈哈……这就是动物学校的数学课。有趣吧?
【1】马老师出了题目后,学生们是怎么思考的?(填序号)
小猫________ 小兔________ 小狗________
A.若有所思 B.绞尽脑汁 冥思苦想 C.又蹦又跳
【2】认真读读短文,完成下表。
1+1=? | 答案 | 理由 |
小猫 | (_____) | 一只小猫吃了一条鱼,(_______)。 |
小狗 | (_____) | 妈妈有一根骨头,我也有一根骨头,(______)。 |
小兔 | (_____) | 毒蛇和老鹰搏斗,(_______)。 |
【3】同一道题,三个学生的答案完全不同,马老师说他们都答对了的理由是( )
A.这道题本来有三个答案。
B.三个学生都爱动脑筋,善于思考,理由充分。
【4】动物学校的数学课多么有意思啊!你认为1+1等于几?读读文中小猫、小狗、小兔子的话,照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有趣的刺猬》回答问题
小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ei bei)着瓜皮溜走了。
【1】选择( )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表示。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划出来。
【3】仔细读读短文,看看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
13、阅读《九色鹿》片段,回答问题。
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发誓(shì yù )暴露(lù lòu)无辜(gū gù)
【2】“见利忘义”中的“义”指的是 , “利”指的是 ;“见利忘义”的意思是 。
【3】文中 这个词表示“没有料到”的意思。九色鹿之所以没有料到调达的 , 是因为当初 。
【4】“无辜”在字典里的解释是“没有罪的人” ,这里指的就是_____________。其实九色鹿非但没有罪,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
【5】听了九色鹿义正词严的指责,国王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囫囵吞枣
古时候,有个人买了一堆水果,有梨也有大红枣儿,他在路旁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有个过路的医生看见了,对他说:“喂,小伙子,梨不能多吃呀!这东西对人的牙齿虽然有好处,但吃多了会伤脾的。”这人就问:“那么,大红枣呢?”
医生回答道:“大红枣儿倒是补脾的,可惜又伤牙齿,也不要多吃。”
这个人左右为难,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他拿起梨看了看,放下了,拿起红枣看看,也放下了。想了想,他自言自语地说:“这样吧,我吃梨只用牙齿嚼,不咽到肚子里去,吃大红枣就不用嚼,整个儿咽下去。”
于是他拿起一颗枣儿往嘴里一扔,用舌头拨了拨,一仰脖就吞了下去。他哪里知道,整个儿的枣到肚里也没法消化,对脾当然也没有好处。
【1】“这个人左右为难,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他为什么会左右为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古时候那个人囫囵吞枣的原因是什么?( )
A. 那个人听了医生的话才这样做的。
B. 那个人听了医生的话,片面理解才这样做的。
C. 那个人由于知道枣的吃法才这样做的。
【3】医生对那个人的劝告的意思是什么?( )
A. 梨和枣对人体健康不利,都不要吃。
B. 梨和枣对人体健康各有利弊,应该有不同的吃法。
C. 梨和枣对人体各有利弊,不能多吃。
【4】这篇文章说明了什么?( )
A. 那个人非常傻。
B. 那个人片面理解别人的话,自作聪明,做了蠢事。
C. 那个人只知道枣的好处,不知道梨的好处。
【5】“囫囵吞枣”是什么意思?这则寓言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寓言故事,完成练习。
一位老爷雇了一架马车,想要出远门。
他们走啊走啊,突然看见一只兔子从他们眼前飞跑过去。
“好大一只兔子啊!”车夫赞叹地说。
“这兔子也算大码?我的见识看来要比你多多了。我见过一只兔子,有牛那么大。”老爷说。
车夫听着觉得怪有意思。不过,他压根儿就不信一只兔子能有牛那么大。
“那么大,太稀罕了。你真的是亲眼所见的?”
“当然,从那兔子里熬出来的油,就有十六公斤!”
车夫听着听着,忽然对马说:“驾!亲爱的,快过桥了,就是那座胡乱瞎吹的家伙上去,就要断掉的那座桥。”
老爷听了车夫的话,就开始担心起自己的安全来,就改口说:“车夫,我刚才是把兔油说多了些。几十磅倒真能熬出来的。”
“谁不知道,兔子就是兔子。”
又往前走了一阵,老爷感到有些坐不住了。
“车夫,你说的那座桥快到了吗?”
“是啊,快了,老爷。”
“你知道的,车夫,那只大兔子几十磅油倒是熬不出的。不过,三四磅是能的。”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三四磅就三四磅呗。”
又往前赶了一段路。
“车夫,那座桥快到了吧?”
“是的,快了,老爷。一下坡就到。”
“你停停,好车夫,这只兔子真见鬼!皮包骨头,肉都不长一块,什么油呀,什么油也、也没有!”
下完了坡,老爷诧异了--咋还不见桥耶?他不由得问车夫:“桥呢?你说的桥在哪儿?”
“老爷,它呀,化啰,像你的兔油一样,化掉啰。”
(选自《伊索寓言》,韦萎译)
【1】我能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稀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诧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中的老爷说起他见过的一只兔子,在他口中从那兔子里熬出来的油是这样变化的:
【3】我是小法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老爷见识很广,他真的见到过一只跟牛那么大的兔子。 ( )
(2)车夫一开始是相信老爷说的话的。 ( )
(3)老爷担心自己的安全,才不断地改说兔油的重量。( )
【4】“老爷,它呀,化啰,像你的兔油一样,化掉啰。”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车夫是一个( )的人。
【5】如果让你给这个寓言故事取个题目,你会选择下面哪一个?( )
A.老爷和车夫 B.爱说大话的老爷 C.一只兔子 D.兔油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1】“大致”这个词语,使句子意思表达得更加准确,也更符合实际情况。请你在下面的句子中用“_____”画出这类词语。
①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
②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③我大概下午三点到家。
④我们现在出发,也许能碰见他。
【2】用“只要……就……”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仿照句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 (仿照句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提示语。
例:“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
1.“我非常想买一部学习机。”小明__________。
2.“想提高语文成绩,一定要多读书。”张老师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坐满兴高采烈的观众。
_______________
2.学习了《狼和鹿》这篇课文,使我知道了人们要保护生态平衡。
_______________
3.老师讲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_______________
4.读了《军神》这篇课文,受到了很大教育。
_______________
5.爷爷在灯下聚精会神地。
______________
20、修改下面这段话。
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伦•凯勒传 》,感触很多。谁能相信看不见一个又听不见的女子能掌握法、德、拉丁等五种英语呢?谁能相信她果然能取得那么多成就惊人的呢?做为健全身体的人,我们有什么现在的生活理由不珍惜呢?
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能手。
题目:我喜欢__________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写自己喜欢的书籍、图画,也可以介绍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
3.语句通顺,条理清晰,不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