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灭火方法的目的模型
B.原子模型结构
C.物质分类模型
D.空气组成模型
2、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A.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C.凡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3、下列根据实验证据进行的推理,不正确的是
A.硝酸铵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可推测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
B.食用油难溶于水,却易溶于汽油,可推测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加热高锰酸钾时产生氧气,可推测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
D.向盛满CO2的软塑料瓶内倒入水,塑料瓶变瘪,说明CO2和水发生反应
4、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增大
B.实验②:反应后电子秤示数增大
C.实验③:反应前后电子秤示数始终保持不变
D.实验①②③均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B.
C.
D.
6、在A+3B=2C+2D的反应中,14gA与B完全反应生成44gC和18gD,则B的质量是
A.48
B.34
C.32
D.102
7、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举行的亚运会开幕式活动表演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击鼓迎宾
B.歌唱祖国
C.国旗升起
D.火炬传递
8、下列选项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化肥农药合理施用
C.研制开发清洁能源
D.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9、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的值是12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7
C.丁可能是单质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0、下列安全图标中 ,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
A.
B.
C.
D.
11、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空气
B.黄金
C.干冰
D.甲烷
12、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C.表示过氧化氢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表示2个硝酸根离子
13、试管是最常用的化学仪器。下列试管的使用中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
B.塞紧胶塞
C.振荡液体
D.加热液体
14、某溶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HCl、Na2CO3、H2SO4、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样品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已知: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一定没有H2SO4,可能有Na2CO3
B.b点产生的沉淀为BaCO3和Mg(OH)2
C.a、b两点之间对应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D.c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15、如图是部分元素周期表及硫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元素的符号是A1
B.三种元素位于同一族
C.A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9.95g
D.硫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
16、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汽油和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相同的
C.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D.饱和溶液降温时,其浓度不一定改变
17、下列对“火”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马上点火检查
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房间着火,立即打开门窗
D.油库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18、下列有关CO2和CO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B.元素组成相同,因此化学性质相同
C.每个分子中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
D.分子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不同
19、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化学兴趣小组对鸡蛋壳进行了实验探究,具体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1中,打开分液漏斗,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B.实验2中,温度计会显示溶液的温度升高
C.实验2中显示的操作都是规范的
D.实验2中左右两边发生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分别是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20、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1、如图所示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变化Ⅰ属于化学变化,变化Ⅱ属于物理变化
B.变化Ⅰ是化合反应
C.变化Ⅲ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变化Ⅱ中分子种类不变
22、如图所示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取用锌粒
C.加热液体
D.检验O2
23、在化学反应A+2B=3C+D中,6gA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则此时生成的C的质量为
A.3g
B.4g
C.5g
D.6g
2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少量)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CO2 | CO | NaOH溶液、浓硫酸 | 洗气、干燥 |
B | NaCl固体 | KNO3固体 | 水 | 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
C | NaOH溶液 | Na2CO3溶液 | 氢氧化钙溶液 |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
D | CaO | CaCO3 | 水 | 过滤,烘干 |
A.A
B.B
C.C
D.D
25、如图所示为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并加热至沸腾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滴加液体
C. 加热液体
D. 熄灭酒精灯
26、某兴趣小组在做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为了测定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反应前称取了8.6克氧化铜样品,通入CO加热至固体不再减少,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7.0克,(假设杂质不与CO发生反应)则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A.8.6克
B.8.0克
C.7.0克
D.7.6克
27、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试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_____取用药品,液体取_______,固体只需_________即可。
28、现有下列4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可燃冰 ②一氧化碳 ③钛合金 ④金刚石
(1)常用于冶炼金属是________。
(2)可用作未来新能源的是_______。
(3)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_。
(4)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__。
29、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如图是某电子产品拆解图片。图中标示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选择钛合金作为螺丝材料,是因为合金的硬度比组成金属的硬度___________(填“大”或“小”)。
(2)制造电子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工业上制取硅的主要化学反应为SiO2+2CSi+2CO↑,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中被还原的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反应。
(3)生活中某些废旧电池含有汞,如果随意丢弃,会造成污染。常用的干电池内部填有氯化铵和二氧化锰等物质,若通过分离得到氯化铵,在实验室需进行的操作是溶解、过滤和___________,得到的氯化铵在农业上又可用作___________。
30、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臭氧 B 二氧化氮C PM2.5D PM10
(2)氢气是清洁能源,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是由于氮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1、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 防止药品污染 B 防止试管破裂 C 防止实验误差
(1)往试管中放入铁钉时,需先将试管横放,再慢慢竖立_____。
(2)取用液体时,将瓶塞倒立放在实验台上_____。
32、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七种元素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元素名称 | 钠 | 镁 | 铝 | 硅 | 磷 | 硫 | 氯 |
核电荷数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常见化合价 | +1 | +2 | +3 | -4、+4 | -3、+5 | -2、+4、+6 | -1、+7 |
最外层的电子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1)用化学符号表示:4个磷原子构成的磷分子_______________,2个硫离子_______________,氧化铝中铝显正三价_______________。
(2)氯离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n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_。
(3)观察数据表,请总结七种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规律_______________。
33、镁、铜、氧气、盐酸两两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_____个,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_个。
3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居家人员要定期测量体温,下列有关水银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体温计中的汞属于非金属单质
B 汞在常温下是液体
C 当温度升高时,汞原子运动加快
D 体温计的原理是温度改变时汞原子大小发生改变
35、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
(1)常温下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数据如表。
金属 | A | B | C | D |
导电性(以100为标准) | 99 | 61 | 17 | 7.9 |
密度/(g.cm3) | 8.92 | 2.70 | 7.86 | 11.3 |
熔点/℃ | 1083 | 660 | 1535 | 327 |
硬度(以10为标准) | 3 | 2.7 | 5 | 1.5 |
①据此可知高压输电线最好选用的金属是______(填字母) ;
②C的合金通常可以做菜刀、锤子等,其合金的硬度______ (填“> ”、“< ”或“= ”) 5。
(2)口香糖内用的“锡纸”是铝还是锡?
①铝和锡都可用于制作包装用的金属箔,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性。
②小明猜想“锡纸”上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锡。于是做了如下实验:用细砂纸打磨“锡纸”后,放入_______ 中,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小明的猜想正确。
36、水和氧气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实验Ⅰ中集气体瓶中装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的作用是__________,若在此实验中,没有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铁丝表面有铁锈 B.瓶内O2的浓度太高
C.瓶底没有装少量的水 D.铁丝没有绕成螺旋状
(2)实验Ⅱ为电解水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常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三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选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
A.冷却到室温
B.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C.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37、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中标“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装置D来收集氧气,对氧气进行验满的方法是____。
(3)从A-E中选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所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
(4)F装置有多种用途,实验室常在F中盛放_______来干燥氧气。
38、实验室有下列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 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填序号);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若将产生的氧气,用于验证蜡烛燃烧产物的实验,则氧气的收集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填“C”或“ D”或“ E”);若用A、D装置制取氧气,当实验结束时,甲同学先移去了酒精灯,忘记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在水未进入试管之前,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有:①_______②_______。但该套装置有一不足之处是_______;为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下图装置_______(填编号)
(4)F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__进。(选“b”或“c”)
39、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钾、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它的组成,某化学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
步骤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步骤2:取少量由步骤1得到的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硝酸后,部分沉淀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
获得结论:
(1)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___(写化学式);可能有________(写化学式);
(2)步骤1得到的沉淀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步骤2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40、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氢氧化钠溶液中主要存在的微粒有哪些?
(2)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发生变质。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部分变质第一步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有什么不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