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东西方古文明示意图。下列选项中全部正确的选项是( )
A.①中国 ②古印度 ③古巴比伦 ④古埃及 ⑤古希腊 ⑥古罗马
B.①中国 ②古巴比伦 ③古印度 ④古埃及 ⑤古罗马 ⑥古希腊
C.①中国 ②古印度 ③古巴比伦 ④古埃及 ⑤古罗马 ⑥古希腊
D.①中国 ②古埃及 ③古印度 ④古巴比伦 ⑤古希腊 ⑥古罗马
2、如图中的路线示意图说明了唐朝
A.重视中外文化交流
B.中外贸易往来频繁
C.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D.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3、“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近来俄乌冲突给世界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担负起当今世界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的组织是( )
A.联合国
B.二十国集团
C.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D.国际联盟
4、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的创办标志着哪一时代的到来( )
A. 自强求富 B. 变法救国 C. 民主共和 D. 民主科学
5、它把农业产量提高到了足以养活全体苏联民众的水平,但它没能为快速发展的工业化提供资金。“它”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第一个五年计划
6、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某校学生决定编排历史情景剧《红旗飘扬》。其中有一场景与历史史实不符,请帮忙找出来( )。
A. 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 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遵义会议——毛泽东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成为指导思想
D. 红军长征——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7、日本侵略者为了达到以武力吞并全中国的罪恶野心,悍然炮轰宛平城,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全民族抗日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8、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为( )
A.《资本论》
B.《共产党宣言》
C.《国际歌》
D.《大宪章》
9、下列有关台儿庄大捷和百团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有力地阻止了日军对华北的进犯
B.都是正面战场的典型战役
C.都是九一八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D.都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抗战
10、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辽、金并立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1、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获得“解放”的农奴
A.只能从事农业生产 B.不能拥有私人财产
C.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 D.可免费获得一块份地
12、苏轼写道:“见农夫皆骑……腹如舟……劳佚(通“逸”)相绝也”。此农具使用的地区为( )
A.西北地区
B.黄河中下游地区
C.长白山一带
D.长江中下游地区
13、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不少成功和曲折,下列历史史实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三大改造②中共八大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14、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南昌起义——中共独立掌握革命武装
B.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5、这次国际会议把“强权战胜公理”和“弱国无外交”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中国也在战胜国之列,但因为贫弱,依然改变不了原有的处境。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
A.如何处置德国和战争后的世界做出“安排”
B.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四国公约》
C.商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D.如何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以及确立战后世界秩序
16、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历史伟人是
A.孙中山 B.洪秀全 C.毛泽东 D.陈独秀
17、明朝时,七下西洋的航海家是( )
A.郑成功
B.戚继光
C.玄奘
D.郑和
18、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洗雪了中华民装的百年耻辱
C.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9、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陪嫁十分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材料反映了唐朝
A.经济文化繁荣
B.对外关系繁荣
C.边疆统治加强
D.民族政策开明
20、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共同使命是( )
A. 摆脱殖民统治 B. 推翻封建专制 C.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D. 推翻封建等级制度
21、1004年,宋辽议和并签订__________,辽宋之间保持了长久和平的局面;后宋与西夏议和,宋夏边界贸易兴旺。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当时民族关系的特征是__________。
22、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大庆油田、______和大港油田,都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
2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把法国革命推向高潮的人物是______。
24、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发明了“_______________”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25、中国封建王朝最繁荣的时期是________
26、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推行( );西汉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施行了( )。
27、汤建立商朝,都城在_____;后来商王_____迁都到殷。
28、识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________的签订场景,该条约签订的时间是________年8月,并规定开放广州、________、厦门、宁波、________等五处通商口岸,割________给英国,赔款________银元。
(2)图二轮船招商局创立于19世纪中后期的一场旨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自强的运动,该运动是________,该运动前期的口号是________,该运动在中央以________为代表,地方上以曾国藩、________、左宗棠、________等为代表;之后又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其中以________舰队规模最大。
(3)图三是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该运动发生于________年1月,由________在广西桂平县________村领导了本次起义,此后太平天国定都于________,颁布的施政纲领是________,并进行了北伐和________,军事上进入了全盛时期。
29、__________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30、1914年6月28日,发生在_____(地点)的费迪南大公夫妇被刺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31、构建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各国通过改革和革命、合作和联合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也有矛盾和对抗,这些又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和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这种新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近代日本的这次“弃旧图新”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这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是什么?
(4)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群雄竞起”的时代反映了当今国际格局发展的什么特点?
32、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简述商鞅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各采取了哪些措施?
33、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古代的辉煌、近代的屈辱和现今的走向复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这一时期开放繁荣的社会景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景象在手工业方面有何表现?
(2)中国近代史可谓是一部屈辱史。19世纪40年代,首次打开中国国门的是哪一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的进程有什么影响?
(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想。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提出的两个“一百年”时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34、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根据19世纪的经验,在经历了一场空前浩劫的战争之后,通过战胜国对战败国缔结和约的办法安排战后的世界,便成为当务之急。同时这种安排又是根据强权政治的原则来进行的。这就必然蕴育看今后冲突的根源。
——徐蓝《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材料二 彩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他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二战期间罗斯福的演讲
材料三 美国领导人在1945年夏对未来有三怕“一是政治上的,怕斯大林,也就是怕社会主义。二是怕技术上的,怕原子弹秘密保持不住。第三是怕经济上的,随着和平的降临,经济会重新转向衰退。这也就促使美国走上向全世界扩张的道路。在美国看来,正当美国要实现霸权主义野心却遭遇到了第一个也是主要来自苏联的障碍,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也在全世界范围内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安布鲁斯《走向全球主义》
材料四 欧盟已经建立经济联盟,实行单一货币欧元,经济一体化取得了巨大进展……长期以来,日本总是对自己政治上的“侏儒”形象耿耿于怀。日本认为要实现大国梦,必须发挥“正常国家”的作用。……所以欧盟和日本被当然地称为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中的成员。
——张国清《试论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
材料五 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除了破解美国霸权主义现实意义外,更还有防范破解诸如全球军备竞争带给人类的大规模毁灭性战争武器,经济恶性竞争浪费资源、重大传染疾病等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风险,以确保人类健康有序发展。
——风闻网《中美之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空前浩劫的战争”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分析“必然蕴育着今后冲突的根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的观点。二战中的哪一史实证明了这一观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结束后美苏关系由合作转向对峙的原因。此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欧盟“经济一体化取得了巨大进展”的途径是什么?如何理解日本“必须发挥正常国家的作用”?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两国在面临当今世界的各种挑战时,应对方案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