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邓小燕,用勤劳务实,甘于奉献,在田野里挥洒青春汗水。她的青春事迹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
A.亲近社会,培养劳动意识
B.特立独行,展现青春风采
C.参加实践,收获个人名利
D.悦纳自己,丰富假期生活
2、某地开展“诚信宣传月”活动,要选择符合活动主题的相关素材,你认为下列素材合适的是( )
①曾子杀猪②程门立雪③一诺千金④立木为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中国科普博览”这个“奇妙的网上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虚拟博物馆群,涵盖了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各大主题,以科学系统的内容、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目光,成为互联网上独树一帜的科普阵地。这表明( )
A.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B.网络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C.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解决
D.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4、潍坊市政府推行“专业社工+爱心志愿服务”的联动机制,打通精准服务“最后一米”。推行社会工作者与社区、社会组织、社会慈善资源、社区志愿者“五社联动”……全面推广“专业社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呈现出“1+1大于2”的效果,探索出了潍坊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条“新路径”。此举( )
①弘扬志愿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
②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贴近群众,惠及百姓
③吸引更多热心公益的市民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④引导公民服务和奉献社会,追求物质回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2023年8月2日,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国家网信办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我们中学生应该( )
A.拒绝使用网络,避免受到伤害
B.合理利用网络,提高自控能力
C.常玩网络游戏,缓解学习压力
D.加强网络监督,完善监管体系
6、《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之所以要求公民遵守社会秩序,是因为( )
A.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B.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
C.社会秩序能够降低社会运行效率,增加社会管理成木
D.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行
7、2022年11月20日,卡塔尔世界杯火爆开幕,互联网直播成为国民观看世界杯的主要方式,通过互联网,大家不仅能观看直播赛事,也能通过短视频等内容看到赛场内外的人和事,互联网平台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维度、多视角的世界杯。这表明网络( )
①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快捷②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④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王明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高谈阔论,无所顾忌,受到周围观众的指责。这说明( )
①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②高谈阔论应受到法律制裁
③尊重能够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④我们应做文明有礼的人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2023年6月7日,迎来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对成都出租车雷锋车队而言,他们也迎来一年一度的爱心送考行动。据悉,今年共有81位考生和他们的家长坐上成都雷锋车队“专车”,一路畅通直达考场。成都出租车雷锋车队的行为( )
①是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行为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弘扬正能量
③是全体考生和家长的一致要求④会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第一条和第三条分别规定,“为加强养犬管理,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市容环境和社会公共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本市对养犬实行严格管理、限管结合的方针,政府部门执法,基层组织参与管理,社会公众监督,养犬人自律”。这表明( )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④这一规定侵害了养犬者的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我们身上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青少年( )
①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只关注自身发展②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
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④培养优良的品德,练就过硬的本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抖音火爆了,平台上屡屡出现以假乱真的视频。公民在使用时,应该( )
①提高媒介素养 ②加强网络监管
③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 ④利用网络获取新知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13、对于一个公司来说首先是诚实守信,其次才是才能,公司聘用了有才能而不守信的人比公司聘用了能力差的人对公司的危害还大。”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诚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②社会需要有真才实学、诚实守信的人
③诚信是一种重要的行为准则④诚信是一个人能否融人社会、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2023年9月22日,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活动在安徽省举行。全国共有154人光荣上榜,其中包括来自重庆的刘朋。2023年1月10日深夜,垫江县长龙街上一居民在家熏制腊肉,不慎引发火灾。探亲休假在家的刘朋被窗外的嘈杂声惊醒,发现火灾后他飞奔下楼,两次冲进火场,先后救出两名被困老人,并及时联系消防救援人员开展灭火工作。刘朋的行为( )
①是热心帮助他人的亲社会行为
②启迪我们任何情况下都要奋不顾身的帮助他人
③是倾力奉献社会,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诠释了无私奉献和关爱他人的真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因此,我们青年一代应该( )
A.维护与改进规则,规则失去了实际意义
B.投身社会实践,培养亲社会行为
C.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突出个人的发展
D.认识到社会经验比书本知识更重要
16、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世事复杂多变,不容易把握。把世事悟通了,比把自然弄明白了更不容易。因为,社会世事没有明白的文字记载,只能靠悟性,而悟性要有强大的阅历和经历做基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和不断的总结。这段话告诉我们( )
①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②社会是险恶的,要小心谨慎
③要学会从社会这本书中获取知识④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党的二十大报告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首次将国家安全单列一个部分进行集中部署。首次将国家安全单列是因为( )
A.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位公民的共同责任
B.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C.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安全最根本的保障
D.我国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18、公交车上,一位农民工上车后,将袋子铺在地上,坐了上去。司机问:“为什么不坐座位呢?”农民工说,“自己身上脏,怕弄脏了座位。”司机宽慰道,“人人平等,您在我们心中是最干净的。”一句话,打消了农民工的顾虑。司机的暖心之举主要体现了( )
A.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换位思考,诚实待人
D.富有正义,爱岗敬业
19、北京冬奥会“气象人”高猛默默奉献、不畏山高路险,甘愿当好服务保障“排头兵”;海南94岁退休教师符国仲举家捐款1000多万元,奉献家乡教育事业……他们舍小我、顾大家,以初心坚守岗位,用担当奉献情怀。“舍小我、顾大家”启示我们( )
①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 ②为了国家利益放弃一切个人利益
③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④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总是一致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插秧、种蔬菜、采摘辣椒、收割稻谷……封开县各学校组织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特色劳动教育活动,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亲身经历,收获成长。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有利于( )
A.掌握所有的劳动技能
B.满足好奇心,体会优越感
C.树立劳动观念,促进全面发展
D.体会劳动艰辛,区分劳动有贵贱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2022年9月19日起,南阳市开展为期1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同时开展南阳文明城市交通秩序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到整治内容之一就是摩托车、电动车驾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这一举措引起了市民的热议。
有市民认为“安全头盔”是“麻烦头盔”,交警部门的行为是多余之策,没有必要严格遵守这一规则。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2、自由就是随心所欲。
判断:
理由:
23、某校八年级法治学习小组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大讨论活动。小华同学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可是,高高在上,离我们的生活关系遥远。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华的观点进行评析。
24、人以诚立身,国以诚立心。诚信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运行规则,是社会进步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某校团委开展了“打造诚信校园,做诚信学生”主题教育活动,下面是八年级某班设计的部分活动内容,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了活动,希望你能成为大家最佳的合作伙伴。
请你谈谈什么是诚信?为什么要诚信?
25、走进生活,分析说明。
(1)上述公益广告的揭示的问题是什么?
(2)上述公益广告针对的是我国怎样的现状?
(3)综合四幅图片及问题,你最想发表哪些观点?
26、 夏某在校期间经常欺负同学,因而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八年级时他主动辍学,走上社会后,他不务正业,曾因打架斗殴、偷盗他人财物等被公安机关罚款、拘留多次,但他仍不思悔改,后又作案20多起,最终被人民法院以诈骗罪、抢劫罪、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⑴夏某从一般违法行为到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说明了什么?
⑵上述案例给我们什么警示?
27、简答: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28、材料一:我认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正像细胞和人的整个身体的关系一样。当人的身体受到损害的时候,身上的细胞就不可避免也要受到损害。同样的,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依赖于祖国的繁荣,如果损害了祖国的利益,我们每个人就得不到幸福!——雷锋
材料二:近几年,有这样一群普通人,获得了人们最热烈的掌声。“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雷锋传人”郭明义、 “最美妈妈”吴菊萍、“最帅交巡警”王静;……爱心团体很好的诠释了“爱与责任”,他们所表现的高尚道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是我们全面加强和改进道德建设的生动教材。
(1)结合“公民的基本义务”内容看,材料一中雷锋的日记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有同学认为:依法治国需要把加强道德建设作为核心。请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