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泉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复习题中有这样一组词语:“兵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和平解决”该事件是

    A.淞沪会战 B.西安事变 C.广州起义 D.重庆谈判

  • 2、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化”是指

    A.汉谟拉比法典

    B.种姓制度

    C.大化改新

    D.幕府制度

  •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国民党—大召开—古田会议—七七事变

    B.黄埔军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南昌起义

    C.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抗日战争

    D.国民革命—北伐战争—皖南事变

  • 4、“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文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     

    A.平等自由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科学平等

  •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如图场景的出现反映我国(     

    A.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B.民族自治机关拥有自治权

    C.注重发展边疆地区经济

    D.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 6、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炝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幅对联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事件对人民的危害( )

    A.清政府的腐败 B.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

    C.鸦片输入 D.虎门销烟

     

  • 7、《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后写成的纪实作品,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十月革命带给当时世界最大的“震撼”是社会主义(     

    A.由理想变成现实

    B.由空想转变为科学

    C.由理论发展到实践

    D.由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

  • 8、下列各项,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 9、19世纪上半期,世界上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

  • 10、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地点在(   )

    A. 拉萨   B. 北京   C. 成都   D. 昌都

  • 1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也是一部进行不懈武装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历史。请将下列四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A. ③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①③④ D. ④①③②

  • 12、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19世纪60年代,清朝一些开明之士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改革运动,进行“自我疗伤”。这场“改革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C.引进西方的军事技术 D.维护和巩固清朝统治

  • 13、“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在“十四年抗战”中,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下列人物中最早进行抗战的民族英雄是

    A.杨靖宇

    B.佟麟阁

    C.赵登禹

    D.张自忠

  • 14、秦朝奠定境内各民族共同经济和文化生活基础的施是( )

    A.设置基层社会组织 B.确立荀子学说为正统思想

    C.开拓经营边疆地区 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 15、牢记历史,不忘过,下图为某小组制作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卡片,其内容出自(     

    割让……香港岛……2.开放……广州、厦门……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6、成为新文化运动重要阵地的大学是

    A.福州船政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北京大学

  • 17、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小明同学和父母一起参加了“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团。到达陕北后,妈妈问了小明四个问题,小明回答错误的是

    A.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长征开始的主要原因

    B. 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C. 强渡大渡河使红军跳出了国民党军的重兵包围

    D. 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 18、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有(     )

    ①平型关战役 ②淞沪会战 ③台儿庄战役 ④百团大战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20、下列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

    A. 互不侵犯

    B. 平等互利

    C. 和平共处

    D. 经济合作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 金田起义   B. 永安建制   C. 定都天京   D. 天京事变

  • 2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探索,并取得巨大成就。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逐步在全国推开,提高农民积极性,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 23、_______________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______________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24、1931年_____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 25、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26、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__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 27、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建立了第一支海军——__________海军。

  • 28、1924年,中国国民党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_________

  • 29、城市的发展和变迁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荣辱与沧桑,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城市。

    (1)洋务运动中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在  

    (2)辛亥革命的首义地  

    (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在地  

     

  • 30、19世纪30年代面对鸦片的泛滥,________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53年,为了推翻清政府,太平天国开始进行________和西征。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桩桩侵华的罪行,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成为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见证。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1)中国迈入近代史开始于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怎样的变化?

    (2)1860年宏伟华美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造成了这次人类文明史上浩劫的罪魁祸首是哪两个国家?20世纪初,西方列强又发动了哪一次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了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哪一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哪一战役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5)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 32、简述三大改造的基本内容?

  • 33、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彻底摧毁了中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作出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

    (3)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恩来说:“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材料二 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军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

    (1)材料一中周恩来所说的“起义”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觉悟到”的问题是在哪次会议上得到解决的?

    (3)材料二中长征的起止时间是什么?以及红军长征的意义?

    (4)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写出至少一点青年学生应该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