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艺术家,创作了《愚公移山》这幅中国画的是( )
A.齐白石
B.冼星海
C.徐悲鸿
D.郭沫若
2、1947年,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整”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3、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军事行动被毛泽东形象地比喻为“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人敌人的胸膛”。下列关于此次军事行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军事行动指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B.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 将战争引向国统区
D. 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4、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
B.他主张平均社会财富,实际上没有可行性
C.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思想
D.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它就会变为现实
5、下列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取得的成就是( )
①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②修建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③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④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下图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示意图。侵略者取得的权益是( )
A.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割占中国台湾全岛,澎湖列岛
C.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口岸
7、人名有时与特定的历史相联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下列人名按时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李国立 ②王跃进 ③马开放 ④陈援朝
A.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④①②③
8、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下面关于榜样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王进喜——铁人
B.雷锋——解放军好战士
C.邓稼先——两弹元勋
D.焦裕禄——援藏好干部
9、下图反映了我国某时期工业总产值中部分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B.“大跃进”提高工业生产指标
C.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和平过渡
D.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经营权
10、下图是某同学学习《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课时整理的课堂笔记。笔记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 )
A.条件
B.过程
C.特点
D.影响
11、1926年,北伐的主要战场是( )
A. 湖南、湖北 B. 江西 C. 广西 D. 福建、浙江
12、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A. 杨秀清 B. 洪秀全 C. 李秀成 D. 石达开
13、从1950年到1952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以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建政高潮。此“建政高潮”
A. 保证了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B. 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C. 旨在为全国人大普选做准备
D. 体现了民主协商的政治特色
14、胡适在《新青年》中指出:“须言之有物”“不墓仿古人”194年前1900年后“不作无病之呻吟”,该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提倡
A.民主 B.新道德 C.新文学 D.科学
15、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俄国得到的“好处”是:( )
A. 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 掠得圆明园大量珍宝
C. 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D. 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16、有支歌深情地唱道:“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请问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时间是( )
A.1949年新中国成立
B.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17、民歌《土地还家》中唱到:“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自己享。”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
B.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8、据统计,"1979年至1982年 ,深圳工业生产值每年平均递增81%.......1983年,深圳全市总产值完成了7.2亿,比1979年增长了11倍。"导致深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建立了经济特区
B.城市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讲话
19、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两会"指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④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全体会议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日军在《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中记载道:“该战斗于1940年八月二十日夜,同时向我交通线发动奇袭……将铁路、桥梁及通讯设施加以炸毁或破坏。”日本所述的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 )
A.叶挺
B.彭德怀
C.陈毅
D.林彪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4)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5)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2、抗战爆发以来,___________是中国在正面战场取得最大的一场胜仗;___________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大捷。
23、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
(2)长江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
(3)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24、在抗美援朝战争的一次战斗中,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解放军的好战士_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5、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⑯______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⑰______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⑱______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6、1957年,( )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2006年,( )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7、意义:这是抗战以来中国_______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8、_______________(会议)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_____________(会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9、中国梦的本质是______
30、1988年,建立的最大的经济特区是______。
31、在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
(2)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最终割让了什么地方给日本?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
(4)结合上述条约的学习,请简单谈谈你的感想。
32、近代化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世纪中后期,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清政府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方面做了哪些尝试?
(2)在“政治上的民主化”方面,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了什么制度?革命派取得了什么成果?
(3)在“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方面,具有空前影响的是什么运动?此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4)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33、根据所学,回答有关人民解放军战争系列的问题。
(1)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重庆与国民党和谈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何意义?
(3)简要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34、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回顾历史)
(1)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伟大转折”的历史事件。
(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2)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
(3)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先富裕起来了,这得益于在农村实行的什么制度?在农村实行这种政策的积极意义是什么?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展望未来)
(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