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7年岁末,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节节胜利
C.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发动战略决战
D.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2、“它是对日抗战期间太原会战中的一场战役,历时一个月,战场范围达数百里,一举歼灭板垣师团辎重队1000多人,击毁汽车80余辆……它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段材料是对下面哪场战役的描述( )
A.辽沈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淮海战役
3、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向俄国学习。《共产党宣言》翻译出版,李大钊等人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这说明当时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出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 C.新文化运动揭开了序幕 D.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4、下列国家中没有参加八国联军的是( )
A. 日本 B. 澳大利亚 C. 意大利 D. 英国
5、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中国出现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它们呼号奔走,著书立说(如下图)。他们号召人们
A.引进西方技术实现自强求富
B.进行变法改革实现救亡图存
C.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主共和
D.宣传民主科学进行思想改造
6、太平天国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运动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这“新情况”是指
A.中央军队和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敌人的长期封锁围困
7、《中国远征军》一书写道:“1942年2月,为确保滇缅路这条最后国际交通运输线……中国政府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这充分表明( )
A.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B.中国牵制大批日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
C.国共两党共同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D.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8、某校正在开展历史专题讨论会,下列能入选主题为“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是
A.淮海战役
B.渡江战役
C.开国大典
D.公私合营
9、下图是1班同学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收集的资料,该资料最恰当的主题是( )
A.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0、“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表明
A.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D.敌后战场正面战场相互配合
1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民族危亡面前,中国多个政治团体、政党组织纷纷创办报刊杂志,宣传维新变法与革命思想。下列报刊杂志中,属于这些团体和政党机关报刊的是( )
A.《中外纪闻》、《民报》 B.《申报》《民报》
C.《新青年》《中外纪闻》 D.《新青年》《申报》
12、历史学习中应学会知识线索的构建与迁移,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下列事件中前后能构成因果关系的是( )
A.查士丁尼与《十二铜表法》
B.文艺复兴与资本主义的萌芽
C.《拿破仑法典》与法兰西帝国建立
D.彼得一世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13、朱德元帅在1962年视察井冈山时,将井冈山称为“天下第一山”,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是( )
①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地方 ②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的地方
③中国工农红军诞生的地方 ④长征开始的地方。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4、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文学改良刍议》
D.《狂人日记》
15、“一九四九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不仅是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而且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文中评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中华民国成立
B.抗日战争胜利
C.解放战争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16、自古以来,状元最受读书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位状元“舍本逐末”,办起了大生纱厂。他是
A. 张謇
B. 侯德榜
C. 詹天佑
D. 荣宗敬
17、以下没有反映“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思想的是( )
A. B.
C. D.
18、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A.建立了中华民国
B.推翻了封建制度
C.推翻了君主专制
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 )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广州起义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0、1899年,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了江苏南通大生纱厂。初期,厂子有长足发展;一战期间,又进一步发展;一战后,纱厂屡遭挫折,最后被吞并。对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出现民族工业
B. 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C. 近代的中国民族工业难以得到正常发展
D. 张謇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等教育机构
2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到1952年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1984年,开始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
22、中共______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中共_____ 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3、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逐鞑虏,______,______,平均地权”。
24、(_________)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___________)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5、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_______指挥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__________战役的重大胜利。
26、1935年,(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7、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是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到_________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8、永安建制:太平军攻克________后,分封诸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29、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________ 、 ______和______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展开决战。
30、科学发展观是坚持________为本,全面、协调、________的发展观。
31、简述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人物、地点和意义。
3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什么?
(2)1927年,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哪里?在这里创造了什么局面?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综上,你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得出哪些认识?
33、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材料二: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万船齐发,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一举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在材料一的背景下,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经过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哪一文件?
(3)请列举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发起的三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