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南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1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将每年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并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缅怀英烈。以下英雄人物牺牲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是

    ①杨靖宇 ②黄继光 ③邱少云 ④王进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2、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是(  )

    ①楔形文字   ②象形文字   ③太阳历   ④金字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 3、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中华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 B.鸦片战争爆发 C.红军长征的结束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4、朱德元帅在1962年视察井冈山时,将井冈山称为“天下第一山”,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是(     

    ①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地方       ②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的地方

    ③中国工农红军诞生的地方                              ④长征开始的地方。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5、歌曲《松花江上》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词中“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 6、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如果你是某一事件的参与者,喊出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那么你参与的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护国战争 C.一二九运动 D.五四运动

  • 7、“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战歌激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目的是(     

    A.促进朝鲜统一

    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为了保家卫国

    D.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

  • 8、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仍然把民生事业的建设问题放在首位。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民生主义”并把它写进政治纲领的历史人物是(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李大钊

  • 9、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

     

  • 10、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它的基本内容是(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两岸直接“三通”

    C.通过《反国家分裂法》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11、以下四幅图片分别从衣、食、住、行四个角度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其中,不是表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哪一幅

    A.

    B.

    C.

    D.

  • 12、近代,一些中国人进入日本在苏州开设的工厂里做工,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天津条约》签订后

  • 13、下侧漫画反映的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一些天真的想法,该想法最终破灭的根源是(

    A. 得不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B. 没有学到真正的技术

    C. 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D. 顽固派的阻挠与破坏

  • 14、在倡导自由、平等理念的民国,女性无疑是受惠最多的一个群体,女性服饰变化也最为显著。民国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出现了以废除传统服饰为中心内容的服饰改革,女子服饰变得日益丰富多彩。下列四幅图中,哪幅图的服饰出自民国时期

    A. B.

    C. D.

  • 15、在新中国历史上,1950年到1952年底对一些人来说是梦想成真的时期,“一些人”是指(     

    A.知识分子

    B.领导干部

    C.农民

    D.工人

  • 16、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影响深远。五四运动最先爆发于

    A.天津

    B.北京

    C.南京

    D.上海

  • 17、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外国 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条款是 ( )

    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开放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四处为通商口岸

    C.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赔偿白银2亿两

  • 18、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开始于

    A. 中共一大

    B.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C. 北伐战争

    D.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 19、进入21世纪,中国倡导“和谐世界”,在2012年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中国尽己所能地为国际社会提供医疗物资、疫苗等各种帮助。由此可见,中国外交(       

    A.实现了建立和谐世界的目的

    B.消除了世界各国的分歧

    C.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

    D.体现了大国责任与担当

  • 20、安徽省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作“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梦想是有起点的。

    (1)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 运动的爆发。

    (2)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行的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 22、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立“海峡两岸均坚持____原则”即九二共识,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和平统一、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 23、国运兴衰,基于教育。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内容。

    (1)洋务运动期间,中国近代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________

    (2)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________

    (3)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________.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 24、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后改编的军队名称是____________

  • 25、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_______发展的特征;鲁迅的《_______》,深刻剖析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 26、1971年10月25日,当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出来时,会场上沸腾了。与这一场景相关中国外交上的重大事件是____

  • 27、(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

    (2)率领“铁军”独立团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是______

    (3)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______

    (4)红军长征途中,具有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______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

    (6)抗日战争期间,日本法西斯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是______

    (7)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蒋介石集中军队进攻______

    (8)1948年到1949年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三次主力大决战包括______战役、______战役和______战役。

  • 28、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在众多领域均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工业领域,建立起____(城市)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在交通运输建设方面,川藏、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 29、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遭遇了外国列强的一次次侵略,同时,先进的中国人也对中国近代化进行了一次次的探索。请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完成表格。

    探索活动

    代表人物(只写一人)

    思想、口号等

     

    李鸿章等

     

     

     

    维新变法思想

    辛亥革命

     

     

     

    陈独秀等

     

     

  • 30、经济、科技、国院建设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l)____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1966年,中国组建____部队,主要担负核反击任务,大大增强了国防力量。

    (3)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毛泽东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他们之间的努力有什么异同,尝试叙述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 32、中国是如何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33、写出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和地点。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次会议后,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何焕然一新?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开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秘诀,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件法宝。习近平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这次会议上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拔乱反正,重新树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正确路线。

    材料二 1979年4月,邓小平提出试验办特区设想,1979年7月,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方面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包括建设特区。1980年8月后,中国陆续在广东省和福建省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把它们办成对外开放的窗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2002年到2015年,中国实际GDP实现年均增速9.74%。2015年,中国GDP达到10.87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14.78%,居全球第二位,较入世前提高10.6个百分点。从贸易数据来看,2002年到2015年,中国进出口实现年均增速15.31%。201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3.96万亿美元,约为入世前进出口总额的8倍,占全球进出口额的11.89%,较入世前提高了7.87个百分点。

    ——央视网新闻

    材料四 古有“丝绸之路”沟通世界文明,今有“一带一路”促进经济繁荣。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使中国以更加开放、更加负责任的姿态擦亮了大国名片。“一带一路”也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的挖掘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中国已在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投资49个国家;“一带一路”还为增进沿线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丰富文化内涵、助推文化繁荣提供了良好契机,2014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参观人数达2.3万人次。

    ——选自《“一带一路”擦亮合作共赢和平友谊的“中国名片”》

    (1)材料一中的这次会议指的哪次会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什么上来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一个经济特区城市。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请你谈谈“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