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也没有想到,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 竞孕育着中国的光明未来。 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中共七大
D.巴黎和会
2、“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了,风熄了,我应在院中唱歌。”这是溥仪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文章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 )
A.鲁迅的《狂人日记》
B.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C.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D.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3、最早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中共三大 B. 古田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4、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创办于( )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洋务运动时期
5、20世纪80年代,有国际媒体评论道:“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 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最大胆的行动”指的是
A.设立4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6、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此文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洋务运动
7、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辛亥革命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材料中反映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 )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D.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9、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根据图示可以看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的特点是
A.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B.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D.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
10、许多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真正开始,抗日战争则是中华民族作为整体性民族观念深入人心的真正起点。该观点
A.美化了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B.比较客观地体现殖民主义的历史作用
C.有助于缓解过激的民族主义情绪
D.表明中华民族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
11、对马克思主义作较为系统介绍的历史人物是
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陈独秀
12、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的是( )
A.陈独秀 B.蔡元培 C.鲁迅 D.胡适
13、抗战胜利前夕,为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中共召开了(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4、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党和政府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实行的一项帮扶政策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区域自治
C.西部大开发
D.大学教育
15、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按历史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辛亥革命》②《鸦片战争》③《甲午风云》④《火烧圆明园》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②④③①
D. ④①②③
16、开国大典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阅兵式,下列有关本次阅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聂荣臻任检阅司令员
B. 人民海军和陆军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乐声中,以整齐的步伐通过主席台
C. 朱德任阅兵总指挥
D. 这次检阅没有人民空军的身影
17、“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最可能是写给下列哪个历史人物?
A.
B.
C.
D.
18、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导致这场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力量过于强大
B.国共两党从未进行过合作
C.八国联军进行武装干涉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9、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什么文件,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A.《劝世良言》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土地改革大纲》
20、我国基本形成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是
A. 民法 B. 刑法 C. 宪法 D. 经济法
21、完成下面表格
22、_______(具体到年月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实行“兵谏”。
23、
24、下图人物是______
25、近代不平等条约是架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枷锁。
(1)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____________》,割占香港岛,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1895年,中日签订了《___________》,割占台湾等地,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____________》,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___
(5)“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称赞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
(6)提出“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的实业领袖是____________
(7)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被迫迁往_____________
(8)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
(9)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______________
(10)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____________
26、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 ______,在当时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 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7、读图
A.五四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戊戌变法E.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
28、正面战场的变化: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_______。
29、在“感动中国”人物中,与“会战石油,艰苦创业”这一描述相符的是________。
30、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工人运动是_________。
31、材料: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爆发于何时何地?
(2)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列举一个最能体现这一运动性质的口号?
(4)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其中有许多第一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记忆,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2)西方列强第一次攻入北京的战争:
(3)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4)第一次政治制度的探索改革:
(5)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6)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7)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物:
(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
(9)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
(10)号召“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顶峰的罢工:
3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请回答:
(1)励精图志的中国人民,在漫漫的古代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多个盛世局面,如“文景之治”等,再举出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三个盛世局面的名称。
(2)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使命,请列举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到建国期间,她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答三项即可)
(3)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谈谈你对我国近代史党史的认识。
34、屈辱的历程(1)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知识网络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A.
B.
C.
近代史中,下图人物无疑是出场次数较多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用一句话概括将图二作为图一传记插图的原因。
(3)与《南京条约》相比,图二条约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4)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图二条约的签订,形成什么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