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属于“一五”计划建设成就的是( )
A.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
B.大庆油田建成
C.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D.青藏公路开通
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的作用是
A.全盘领导 B.毫无建树 C.闷声发财 D.中流砥柱
3、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中国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
A. 淞沪会战 B. 台儿庄战役
C. 长沙会战 D. 武汉会战
4、“……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词说的是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出现在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四大
5、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中央决定在上海浦东建立( )
A.经济特区
B.开发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经济开放区
6、孔老师准备了以下材料,该课学习主题是( )
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建制 |
清廷加强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
雅克萨之战 |
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 |
A.华夏与戎、狄等族的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鲜卑与汉、羌等族的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7、它掀起了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被毛泽东称作“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这场运动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七七事变
8、这是一张民国三十八年颁发的毕业证书,这一年转换成是公元纪年是哪一年?( )
A.1949年
B.1948年
C.1926年
D.1950年
9、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面恰当反映中国十九世纪六十——九十年代阶段特征的主题是(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10、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他们应该去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武昌
11、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命令人民缴纳“什一税”贡献给教会。800年,教皇在罗马给查理举行加冕礼,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查理得到了教会的经济支持
B.查理借助教会来维护统治
C.查理成为教会最高首领
D.查理延续了罗马帝国从而得到教会支持
12、下图是《英国割占香港地区过程示意图》。最早被英国侵占的地区是:
A.A
B.B
C.C
D.D
13、一历史学习小组要布置“虎门销烟”图片展(如图),并配有四条注释,但有一条注释是错误的,请指出来
A.领导者——林则徐
B.地点——虎门海滩
C.方式——放火烧毁
D.意义——显示反侵略意志
14、下图中的人物在北京与毛泽东愉快用餐、亲切交谈,这次他入京为和平解放西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请问他是
A.阿沛•阿旺晋美
B.彭德怀
C.邱少云
D.黄继光
15、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际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16、1977年,全国高考出现以下现象:报考者不少年龄相差十几岁,从应届高中毕业生到中学教师甚至校长都有,出现了师生同堂竞高考的空前盛况。这一现象发生的背景是
A.拨乱反正的推进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义务教育的普及
D.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17、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8、炮舰在条约口岸和水路航运上代表着外国的权利。外国军事力量在中国的增长,后来也促使清朝逐渐采用西方武器装备它的军事力量,并且最后装备汽轮而形成一支海军。引发材料中清朝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材料中的“全国性的胜利”是指( )
A. 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 蒋介石宣布实行全民族抗战
C.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 国共第二次合作最终实现
20、“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唯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出师北伐”的成果是
A.创办了“黄埔军校”
B.基本歼灭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C.炸死奉系军阀张作霖
D.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1、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________的正式建立;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为目的,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________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锋,经过浴血奋战,取得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的胜利。
22、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兴中会成立地点 B.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
23、中国近代史上,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兴衰荣辱的见证。
(1)《南京条约》割给英国的领土是______。
(2)开放南京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______。
(3)______是太平天国由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24、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_____》,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25、________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
26、1927年8月,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人领导革命军发动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离开中央苏区首都________,进行战略转移。
27、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_______》。1945年。国共双方在重庆进行谈判,签署了和平建国的《_______》。
28、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1988年,建立_____经济特区。
29、1949年10月1日,____ 的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0、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的标志是(___)
31、三大改造是我国的深刻变革。指出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途径有何不同?三大改造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的“并冈山会师”是哪两支军队在井冈山会师?
(2)图二的“百团大战”作战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3)图三的“挺进大别山”有什么历史作用?
33、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写出该条约签订的时间及主要内容。它的签订给中国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
34、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巨变”?
材料二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区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经过学生和工人阶级的不懈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2)为什么说材料二中的历史事件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三 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出1924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就?
材料四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筑梦中国》(第一集)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哪些因素。(至少写出2点)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革命发展历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