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时间是
A. 1949年
B. 1952年
C. 1956年
D. 1953年
2、它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在某种意义上是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面对列强的侵略,团民进行了英勇抵抗,但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下失败。“它”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变法维新运动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宪法反映出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目的是
A.全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推行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C.实现“一国两制”的构想
D.维护与巩固国家统一
4、以下是对人民解放军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分析。如下图对应的是( )
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B.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国民党政府的贪污腐败
5、某历史小组在举办“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展”时,收集到以下人物图片。能够入选其中的有(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探索。洋务派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以下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 D.福州船政局
7、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
①吠舍
②婆罗门
③首陀罗
④刹帝利。
其中最高等级和最低等级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④①
8、以下作品中,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堅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明收、顽强相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被周恩来称为“为抗战唱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的是
A.《黄河大合唱》
B.《毕业歌》
C.《义勇军进行曲》
D.《暴风骤雨》
9、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福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洋务运动中 D.甲午中日战争后
10、西方列强殖民掠夺中国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不平等条约。提出赔款、五口通商、割占香港岛、关税协定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美《望厦条约》
C.中法《黄埔条约》
D.中英《虎门条约》
11、“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材料中“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对中国的共同影响是( )
A.大规模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清政府沦为列强的统治工具
C.使中国的独立主权逐步丧失 D.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2、北伐军经过的农村,爆发了疾风骤雨般的农民运动,给了北伐军极大的支持。到1926年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了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由此可见,北伐战争的伟大意义在于( )
A.巩固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成果
B.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推动革命发展
C.推动了农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D.摆脱帝国主义侵略,实现了国家独立
1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 )
①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②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
③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④形成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4、毛泽东曾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事实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这个“转折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它是( )
A.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B.转战陕北
C.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D.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15、戊戌变法虽然仅仅历时103天,但它对近代社会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它所颁布的一系列变法政策中,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的是( )
A.裁撤冗官冗员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废除八股,开办新式学堂
D.训练新式军队
16、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警钟长鸣。这里是( )
A. 上海 B. 北京 C. 南京 D. 武昌
17、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
A. 李鸿章
B. 林则徐
C. 康有为
D. 孙中山
18、2016年是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60周年。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年息5%)。这种政策被称为( )
A. 没收政策 B. 合作化政策 C. 赎买政策 D. 租赁政策
19、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根本原因是
A.协议关税使外国商品入侵
B.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统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20、“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
A.第一届政协会议
B.中共八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21、“他”被誉为“铁人”一名大庆石油工人______。
2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____。
23、鸦片走私:鸦片战争爆发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________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________。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24、请依照历史事件发展进程,按时间顺序分别将相应的历史事件填在横线处。并举出最后一项相关历史事件的内容。
1840年,鸦片战争;1842年,《南京条约》;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1890年,_______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马关条约》;1898年,__________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1911年,_________;1915年,___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 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26、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7、___________年6月,为镇压__________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8、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问题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1992年初,邓小平的______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9、中共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________运动,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人是_____。
(2)列举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_____。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_____为国务院总理。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5)2013年,_____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
31、请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32、观察如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名称填到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开始的地点
B、20世纪90年代设置的扩大开放的地点
C、对外开放的代表和窗口城市
3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建立新中国。请结合所学知识,了解一下共产党成长的历程。
(建党和大革命时期)
(1)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2)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中,有一支以共产党员为主的队伍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其所在军队赢得“铁军”称号。这是哪支队伍?
(土地革命时期)
(3)土地革命时期,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4)同年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请说出它的名称。
(5)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请说出这是哪次会议?
(抗日战争时期)
(6)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并派人前去调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7)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请说出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
(8)抗战胜利前,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会议上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解放战争时期)
(9)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到了战略反攻阶段。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哪次战役?
(10)1949年4月23日,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哪次战役使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34、情境分析: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情境一:“……凝视300000,-------- 字字在喷火,声声在呐喊:多行不义必自毙,血债定要用血来偿还!”
(1)情景一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这一事件发生于何时?今年是其多少周年纪念?
情境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概而慷。
(2)这首诗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解放了哪座城市?有何重大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