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包含“割地”、“赔款”、“开放口岸”内容的不平等条约是( )。
①《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与英、法签订的《北京条约》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
2、据新华社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10月9日宣布,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12次会议评审决定,《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严重罪行,它发生在( )
A.1931年9月 B.1936年10月 C.1937年7月 D.1937年12月
3、"年代尺"帮助我们理清历史的线索。以下抗日战争部分史实的梳理中,相关信息点的对应错误的是( )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平型关大捷
D.皖南事变
4、1951年,西藏代表团和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这一事件标志着
A.西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青藏公路已顺利通车
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D.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5、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求同存异方针
6、下表反映了近代史上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国家是
时间 | 条约名称 | 割占领土面积 |
1858年 | 《瑷珲条约》 | 60多万平方千米 |
1860年 | 《北京条约》 | 约40万平方千米 |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法国
7、有的史学家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即孙中山)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儿颗炸弹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孙中山摸到的时代主题主要是
A.师夷长技
B.要反对外国侵略
C.要自强、求富
D.要建立共和国
8、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B.爱好和平的国家大力支持
C.民族觉醒、民族团结、民族抗争
D.苏联和美国的帮助
9、将下列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黄海海战 b 火烧圆明园 c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A.bac
B.acb
C.cba
D.abc
10、1838年底,道光帝派一位力主禁烟的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这位大臣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这位大臣是( )
A.戚继光
B.林则徐
C.关天培
D.洪秀全
11、《狂人日记》里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份,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篇小说
A.作者是陈独秀
B.是新文学的典范
C.是长篇文言小说
D.发表在《民报》上
12、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始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3、李大钊的主要贡献是( )
A.首倡使用白话文 B.大力宣传三民主义
C.号召维护共和制度 D.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
14、李克强总理在参观严复故居时赞誉他"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严复译著的哪本书在当时影响最大( )
A.《海国图志》
B.《物种起源》
C.《天演论》
D.《四洲志》
15、1964年10月17日,美国的一家通讯社惊呼:“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该通讯社报道的是( )
A.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
16、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B.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C.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7、列宁宣称,“社会主义只有一个真正的基础,那就是大工业。”共产党认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作用后,为实现这个目标1953中国开始( )
A.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发动文化大革命
C.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18、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 ( )
①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②定都后领导人进取心衰退
③天京事变削弱了自身实力
④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它出自徐志摩于20世纪20年代写的《再别康桥》。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文章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A.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严复的《天演论》
D.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20、1898年,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一所新式学堂“广育人才,讲求务实”。这所新式学堂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西南联合大学
D.清华大学
21、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22、请把下列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番号填入图中相应位置。
A.武昌起义发生地点
B.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地点
23、新中国成立初,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 开始,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从1985年起, 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25、填空题。
(1)在抗美援朝中,司令员是_____。我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_____。
(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涌现了大批的先进人物,如两弹元勋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等。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我国进入_____新时期。
26、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 问题的大讨论。这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7、三大改造是对农业、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的__________改造成为__________。
28、________年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成立。
29、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________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30、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台湾被割占的条约是_____,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
31、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和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和共产党牺牲的最高将领分别是谁?
(3)抗日战争胜利后,离开祖国半个世纪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台湾在什么时间离开祖国怀抱的?日本是依据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台湾的?这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4))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是什么?
32、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请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
3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谁提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34、古人云:民以食为天,食为政首,农为邦本。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材料二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粮油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 粮食 | 粮油 |
1978 | 304.7 | 5.21 |
1980 | 320.6 | 7.69 |
1984 | 407 | 11.9 |
(2)根据材料二回答,1978-1984年我国的粮油产量呈现何种趋势?造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他说他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毕生的追求是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3)材料三中的这位“讲两个梦”的科学家是谁?他最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当时我国的土地政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