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临高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现存最早中共“一大”党纲收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而且是用英文写的。原来,“一大”代表陈公博后来到美国读书,用英文写了博士论文,“一大”党纲作为附件置于论文之后。针对这份英文“党纲”的可信性,兴趣小组主要有以下意见:

    ①可能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因为是“一大”的当事人所记,具有较高的可信性,可作为党史研究的重要史料

    ②完全不具备史料价值,因为英文写的党纲是为论文服务的,作为佐证材料,主观性太强

    ③去伪存真,考证无误后,可作为史料使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③正确,①②错误 B.②正确,①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①②③皆错

  • 2、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3、“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此内容出自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是:

    A. 中英《南京条约》   B. 中英《虎门条约》

    C. 中美《望厦条约》   D. 中法《黄埔条约》

  • 4、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 5、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的探索历程,其中,学习西方“器物”的是  (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新文化运动

     

  • 6、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 7、一位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中的重大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上海APEC会议

    C.26届联合国大会 D.万隆会议

  • 8、1950年10月,“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战歌激励着无数英雄儿女开赴前线。这一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对外开放

  • 9、1993年,私营企业迅速走出低谷,超过1988年的水平,达23.7万家。1994年,增至43.2万家。至于私营企业的注册资金,在1989年和1990年间几乎没有增加,但从1992年到1995年,增长了约20倍,达到2400多亿元。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

    C.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0、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下列作者与作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冼星海——《义勇军进行曲》 B.徐悲鸿——《愚公移山》

    C.郭沫若——《女神》 D.巴金——《家》

  • 1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B.参加会试举人发起“公车上书”

    C.严复发表《天演论》

    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 1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目前已经完成并且内涵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是(       

    A.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从严治党

  • 13、“除帝孽,去军阀,扫尽莽莽神州专制之雾,为吾侪责任;立三民,行五权,开遍茫茫禹甸自由之花,慰先生英灵。”这一挽联悼念的是( )

    A.李鸿章

    B.康有为

    C.黄兴

    D.孙中山

  • 14、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清肺排毒汤,是由《伤寒杂病论》中的经典方剂融合而来的。发明这一经典方剂的古代医学家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 15、为推翻袁世凯的帝制,维护共和制度而进行革命运动是

    A. 辛亥革命

    B. 二次革命

    C. 护国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 16、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它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1914年,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约法的修改意味着( )

    A.袁世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裁者

    B.袁世凯赞成共和

    C.约法进一步完善

    D.民主共和制在中国已经指日可待

  • 17、陈独秀在《孔教研究》一文中说道:“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这表明他

    A.转变成马列主义者

    B.彻底否定传统思想

    C.理性认识孔子本人

    D.全面认同传统文化

  • 18、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获取大量赔款

    B.抢劫并焚毁圆明园

    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 19、2009年9月,邓稼先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他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

    A.“铁人”

    B.“两弹元勋”

    C.“杂交水稻之父”

    D.“炮兵英才”

  • 20、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企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湖北织布局 C.开平煤矿 D.上海轮船招商局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 22、前27年,___________建立罗马帝国。481年___________建立法兰克王国。

  • 23、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此“机关刊物”是指(     

    A《知新报》        B.《新青年》       C.《时务报》       D.《民报》

  • 24、戊戌变法的影响:在________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 25、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26、1935年召开的__________,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78年召开的__________,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上来,是党的历史上又一次重大转折。

  • 27、顶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时间:1923年2月。

    (2)概况: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________________”,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3)结果: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4)影响: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5)教训: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 28、1927年4月,_______________成立,它代表____________的利益。

  • 29、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________在广西桂平________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 30、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___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国家主席___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 32、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清晰发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线索,一条是列强的侵略,一条是中国人面对侵略的抗争,请回答:

    (1)在1840年﹣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从开始“沉沦”到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2)1919年的“外交失败”引发了学生的爱国运动,请写出这场著名运动的名称?该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

    (3)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侵华战争,国共两党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重大贡献,请分别列举国民党、共产党在军事上的贡献一例加以说明。

  • 33、中华民族是一个奋斗的、不可战胜的民族,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取得很大的成就。我国第一部宪法它诞生于哪一次会议?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法律文献?此前,哪一文献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全国各战线涌现大批英雄人物。请举例我国“两弹一星”精神的代表?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及其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3) 2021年6月17日上午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开启我国的飞天之旅是哪号飞船?中国在哪一年发射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它播送哪一首乐曲?

    (4)你觉得社会主义建设者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材料一   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材料二 下面是清道光皇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

    (一)厦门宁波上海准旗贸易,但不准久居,据为巢穴;(二)福州不准许开放,不得已可改为泉州;(三)香港仍坚持“赏借”;(四)对于赔款不再反对。

    (1)材料一中“旧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造成中国与世隔绝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

    (2)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具体是指什么战争?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二中,此谕旨与哪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谈判大臣谕旨中的内容是如何落实的?

    (4)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块界碑,这场战争是从哪一年开始爆发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