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极其重要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已基本完成,我国生产和建设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人民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大部分农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材料表明三大改造( )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B.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C.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D.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2、1898年,戊戌变法“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创办。这一时间是
A.18世纪80年代
B.18世纪9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是
A.资产阶级完全控制了议会
B.君主同议会矛盾尖锐
C.殖民压迫激发了民族主义兴起
D.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4、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俄国 B. 法国 C. 英国 D. 日本
5、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2000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
A.南京解放
B.新中国成立
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D.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6、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镜头一:商人到广州日本人开设的工厂谈生意
B.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京师同文馆读书
C.镜头三:商人家住 在北京东交民巷
D.镜头四:商人正在读《民报》了解新闻
7、“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哀悼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
A.左宗棠
B.邓世昌
C.林则徐
D.关天培
8、1913年,成为“二次革命”导火线的是
A.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
B.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D.袁世凯组建北洋军阀掌握实权的内阁
9、我国目前已建立5个省级自治区和很多自治州、自治县。这说明了我国( )
A.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D.实行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0、《黄河大合唱》作为中华民族音乐经典,震撼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扉。该音乐作品的创作者是
A.冼星海
B.徐悲鸿
C.聂耳
D.鲁迅
11、党在哪次大会上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A. 中共三大 B. 中共七大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12、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 政策筑梦”是指
A.永安建制,分封诸侯 B.定都天京
C.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3、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主要是因为两次战争( )
A. 对中国的危害相同 B. 都是英国发动的
C. 性质和起因相同 D. 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14、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的民主革命”进行课题研讨,进一步确认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主要区别是( )
A.任务不同
B.对象不同
C.领导阶级不同
D.斗争方式不同
15、“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与这副写于1919年的对联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16、“泪别苏区千里雁。炮声惊梦,英雄扼腕,莫道征途险。赣南雨夜星河溅,黔(指贵州)北深冬曙光现。”“泪别苏区”和“曙光”分别指什么( )
A.中共一大,中共二大
B.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
C.长征,西安事变
D.长征,遵义会议
17、1900年英国人认为“中国要崩溃了”的主要依据是
A. 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
B. 日本打败了中国的北洋舰队
C. 八国联军经天津向北京进犯
D.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18、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克服自身人口基数巨大、疫苗供应紧张的现实困难,截至2022年2月已向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1亿剂的疫苗。这体现了中国( )
A.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坚持“一带一路”战略
C.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医疗科技全面领先世界
19、“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文化大革命
20、标志着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事件是
A. 第一届政协会义的召开 B. 开国大典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毛泽东当选为政府主席
21、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____________社会。
22、______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______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23、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________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
24、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这个条约对中国的最大影响不是赔款,不是割让香港(岛),而是五口通商。”“这个条约”是 。
(2)近代史上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3)在中国近代史上,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极大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的条约是 。
(4)在中国开设使馆界的不平等条约是 。
25、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史上收复新疆的清军将领是________
26、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______》。
27、太平天国为巩固政权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_____。
28、请将下列地区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B.中国扩大开放的窗口
29、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下列哪一次事件之后?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南京大屠杀
D.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30、古田会议:1929年12月,________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________”的建党建军原则。
31、综合探究题:
文峰初中八年级组同学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帮助完成相关探究。
【工业化起步】
(1)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这一运动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
【深刻的变革】
(2)中国历史上使我们踏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变革是什么事件?
【艰辛的探索】
(3)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挫折是什么?
【特色的道路】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中共十五大把什么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深刻的启示】
(5)通过上述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32、新中国成立后党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了中国向前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觉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0世纪末中央决定在少数民族较多的西部地区实行哪一政策?
(2)新时期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又做出了哪一历史性决策?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哪一经济体制?
(3)为了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对这一构想进行第一次成功实践的地区是什么?
(4)新时期,党和政府又制定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对于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你有何看法?
3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让我们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工业起步】
(1)为改变建国初期贫穷落后现象,我国在1953制定了什么计划?
【制度确立】
(2)什么事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探索失误】
(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的哪些严重失误?
【拨乱反正】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有什么变化?
【以史为鉴】
(5)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春,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等写成1800字的《上今皇帝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18省在京参加完乙未科进士会试、等等发榜的举人响应,1200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18省举人与数千市民会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和约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材料三 美国合众社战地记者爱博斯坦赴台儿庄前线,他在1939年出版的《人民之战》中记载:他去台儿庄之前,由个10岁的中国男孩被日军胁迫到中国守军阵地侦查,在随后的炮击中,中国守军都很困惑,日军向空旷的原野上倾洒了那么多的炮弹,为什么?原来这名10岁孩童向日军汇报时,故意颠倒了中国守军的方位……..
(1)联系时代背景,说说材料一中“拒和”具体指什么。材料二所述“拒绝和约签字”中的“和约”指的是哪个“和约”?
(2)综合材料一、二,说说两次运动的目的有何相似之处。
(3)从以上三则材料所述史实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历史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