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随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所谓近代化主要是指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中国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 2、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形象(镣铐上写着不抵抗)地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是

    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

    B.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

    C.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D.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

  • 3、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蒸汽机的直接作用是(        )

    A.提供了有效便捷的动力

    B.铁路时代开始

    C.英国成为首个工业国家

    D.带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 4、1940年陈毅率新四军进驻海安。他联系开明绅士韩国钧,促成召开由各界力量参加的“苏北抗敌和平会议”。最终商定了各方团结抗日的一些办法。陈毅的行动贯彻了(     

    A.实施游击战的军事策略

    B.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

    C.中共七大党的政治路线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 5、下图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时空轴”,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中国共产党先进指导思想的确立、继承和发展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不断发展

    C.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过程

  • 6、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后的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里,时代赋予它新的内容。这里“新的内容”是指( )

    A.反封建

    B.分土地

    C.反清政府

    D.反侵略

  • 7、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尼克松访华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④①②③   B. ②④③①   C. ④③②①   D. ①③②④

     

  • 8、对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国第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大春”相传起于五代。“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这副对联最早应该出现于

    A.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末

    D.19世纪60年代末

  • 9、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指

    A.胡适和鲁迅 B.民主和自由

    C.民主和科学 D.科学和自由

  • 10、1931年9月19日,天津《大公报》刊登了一则《最后消息》:“据交通方面得到报告,昨夜11时许,有某国兵在沈阳演习夜战,城内炮声突起……因此夜半应行通过该处之平吉火车,当时为慎重起见,亦未能开行。”该报道提到的历史事件(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揭露了日本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C.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D.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11、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中国青年都无愧于时代。在长征途中,哪一事件成为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四渡赤水

    B.遵义会议

    C.巧渡金沙江

    D.会宁会师

  • 12、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每亩土地按每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然后好田坏田互相搭配,好坏各一半,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得到一份同等数量的上地,15岁以下的减半。上述内容应出自(     

    A.《四洲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海国图志》

  • 13、“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这场“悲壮的斗争”是指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鸦片战争

  • 14、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自命为洪秀全第二的历史人物是(  )

    A. 林觉民   B. 邹容   C. 孙中山   D. 陈天华

     

  • 15、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了,人们的生命财产也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对此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彭德怀 B.傅作义 C.李宗仁 D.佟麟阁

  • 16、2019年10月1日,习近平在阅兵典礼仪式上深情地指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这里“站起来”理解正确的是(   

    A.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

    D.洗雪了百年以来的民族耻辱

  • 17、下列诗句描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志愿雄心敌破胆,成城众志美求饶

    D.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 18、《文学改良刍议》:“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呤。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谫,不避俗字俗语。”这段材料体现了什么观点(     

    A.反对古文,提倡白话文

    B.反对封建礼教

    C.反对旧封建文学,提倡新文学

    D.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 19、下列毛泽东的文章中,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略总方针的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论持久战》

    C.《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D.《论联合政府》

  • 20、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始于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到6月初,运动中心从北京移到上海,工人成为五四运动主力。

  • 22、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 23、1895年的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壶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一__________

  • 24、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____________

  • 2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蚕食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_____________平方千米。

     

  • 26、填空题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_______

  • 27、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_____________革命的重要成果。

  • 28、战况:________、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湖北战场上,________率领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________主力被基本消灭。之后,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________的主力。

  • 29、提出“实业救国”的近代状元实业家是——( )

  • 30、三大改造过程中,农业合作化开始实行______的原则,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政策。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位于-----

    (2)开国大典的举办地-----

    (3)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诞生在-----

    (4)浦东开发区位于-----

  • 32、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前赴后继地进行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有过怎样的探索和救国方案?

    (2)毛泽东在1930年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他这一认知的实践基础是什么?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最终开创了一条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

    (3)中共的探索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遭遇了怎样的严重挫折?在生死存亡关头,中共独立解决内部军事和组织问题,由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 3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等。

    ——江泽民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

    (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何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回答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当前有哪些因素威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3)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认识。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宣传画里的新中国。宣传画的发展壮大与新中国的成长相伴而生,具有鲜明的国家意志与时代特征。某历史小组收集到了以下宣传画。

    A.《香港回归一国两制》

    B.《农业合作化是让大家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C.《你为五年计划做些什么?》

    D.《坚持对外开放》

    (1)材料A反映了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谁提出了这一构想?

    (2)若要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政策方针”为主题进行研究,你会选择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进一步以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化建设的政策方针”为主题进行探究,你会选择材料______。(填写字母)

    (3)小李同学认为宣传画可以完全真实反映新中国的发展之路,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