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正式施行。这一法律文件明确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法律文件所保护的对象是( )
A.《十送红军》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
D.《游击队歌》
2、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为了争取和平,社评中毛泽东到访的地点是( )
A.重庆
B.南京
C.北平
D.延安
3、有学者指出:“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
A.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B.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
C.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D.将现今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4、历史知识竞赛题:与“关门打狗”、“解放东北”等信息等相关的战役,正确答案是( )
A.辽沈战役 B.武昌战役 C.豫湘桂战役 D.贺胜桥战役
5、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某班筹办一期“永远的怀念——走近毛主席”为主题的展板,所选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进入北大图书馆工作 ②领导红军四渡赤水
③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 ④亲赴重庆谈判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
6、从19世纪60年代起,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教育逐渐开办起来,下列相关的事项有
①办新式学堂 ②设立翻译馆
③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 ④筹建新式海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A.内蒙古
B.宁夏和广西
C.西藏
D.新疆
8、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研究“西安事变”时,可信度最高的证据应是( )
A.当时的照片和相关的文物
B.电影《西安事变》
C.蒋介石日记中对于事件的描述
D.当时国民党报刊的宣传报道
9、香港侯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在当选发言中指出,必须全面准确地落实“一国两制”的方针。对这一方针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是毛泽东创造性提出的伟大构想
B.港澳台地区与西藏地区社会制度相同
C.该方针根本不适合解决内政问题
D.香港和澳门是这一方针成功实施典范
10、“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就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材料体现了
A.土地革命的作用
B.包干到户得原因
C.包干到户的成效
D.土地改革的影响
11、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下列对改革开放后,“吃”的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已经彻底得到了解决
B.吃东西讲究营养均衡,精细搭配
C.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
D.野菜、粗粮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12、观察下表,据表格内容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1944年抗日战争大事记(部分) | |
3月4日 | 中美空军混合大队袭击海南岛,击毁日机30架 |
3月29日 | 中国驻印军队进入孟拱河谷作战 |
5月上旬 | 中国远征军发起滇西战役,配合中美联军缅北作战 |
8月5日 | 中国驻印军队攻克缅北重镇密支那 |
A.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B.美苏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C.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D.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3、他领导虎门销烟取得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他是
A.林则徐 B.洪秀全 C.邓世昌 D.康有为
14、梁启超在回忆19世纪80年代的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士类”,而到了19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狂,人人竞言西学”。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
A.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救亡图存意识凸显
C.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D.自强求富理念的推广
15、下列选项中,没有被洋务派作为“夷”之“长技”而学习的是( )
A. 军事技术 B. 科技教育 C. 机器生产 D. 改革社会制度
16、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一桥”指的是( )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济南黄河大桥
D.兰州黄河大桥
17、下表是中国纱厂1915—1919年盈利指数情况表。对表中数据所含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
年 份(年) | 1915 | 1916 | 1917 | 1918 | 1919 |
盈利指数(%) | -4.38 | 7.61 | 36.73 | 21.43 | 70.56 |
A.列强加强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 B.中国民族工业正处于“短暂的春天”
C.使中国民族工业从此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D.受“民主科学”思潮的影响
18、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是在( )
A、第6届联合国大会上 B、第16届联合国大会上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D、第36届联合国大会上
19、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开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0、“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
A.北伐和西征
B.虎门销烟
C.黄海之战
D.廊坊阻击战
21、填空题:
1.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是 ;黄海海战中,他率致远舰与日舰激战,最后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他是 。
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给英国:《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澎湖列岛给日本。
3.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 ”,揭开变法序幕。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的 取得胜利,史称“辛亥革命”。
22、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________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23、甲午海战中为国捐躯的致远舰管带是________,近代率领湖广子弟收复新疆的是________。
24、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_________》,实行变法;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25、在枣宜会战中牺牲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________,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__血洒疆场。
26、清政府割领土给沙俄面积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__》,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是《_________________》。
27、社会生活的变化
(1)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方便了人民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___________,劝禁女子___________;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___________”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3)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
(4)特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___________的特征。
28、在_______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将收缴的110多万千克鸦片当众销毁。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9、1949年,在北平召开一届政协,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____作用。
30、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是在__________ 。
31、简答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思想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必然选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之后,哪一理论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最早在中国传播这一理论的革命家是谁?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其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3)哪一事件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红军战略转移指的是什么?哪一会议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的是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事件。
(2)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写出一点即可)
(3)被称作是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事件。
(4)被称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
(6)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的事件。
(7)今年是建党百年,请你写一句祝福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
33、概述戊戌变法对我国近代思想领域的影响,分析其失败的原因以及得到的启示。
34、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实行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统计数据(部分)
年份 | 农业总产值比重 | 农村居民年均消费水平 | |
农作物业 | 林、牧、副、渔业 | ||
1970年 | 82% | 18% | 117元 |
1985年 | 69% | 31% | 345元 |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等
材料二 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说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经济出现的新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总结对外开放的特点?中国现代的开放与近代的开放有何区别?
(3)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