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
D.国企改革
2、____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A. 遵义会议 B. 中共三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一大
3、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长沙战役---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台儿庄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百团大战----中国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4、有学者评价,“这场战争是一场最具关键性的海上战役,孤臣无力回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它的胜负改写了中国历史”。下列不属于这场战争的战役是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威海卫战役 D.天津保卫战
5、20世纪初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前几次侵华战争的不同点是()
A. 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 B. 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而发动
C. 侵略者获得了在中国投资建厂的权力 D. 列强联合发动
6、下图是《漫画百年党史·开天辟地》中的一个考题,该题答案是
A.A选项
B.B选项
C.C和D两个选项
D.没有正确答案
7、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因病在长沙逝世,国人纷纷泪目,网友哀思刷屏朋友圈。
A.邓稼先
B.钱学森
C.华罗庚
D.袁隆平
8、“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引发了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袁世凯称帝
D.宋教仁遇刺
9、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他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关天培
10、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主要依据是两次鸦片战争( )
A.对中国的危害相同
B.都是英国发动的
C.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11、某旅行社开发旅行路线,第一个地点要参观辛亥革命首义胜利的地点,这个地点是
A.南京
B.北京
C.武昌
D.南昌
12、1937年《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材料描述的是
A.七七事变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3、黄埔军校的校门上有“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的对联,在发生了一个事件之后,有人将对联中的“请”和“勿”进行了调换,你认为这一事件应是( )
A.誓师北伐
B.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C.北伐军攻克武昌
D.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4、某班拟举办“辛亥革命”主题纪念活动。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资料,其中不可采取的是
A. 创立中国同盟会
B. 建立中华民国
C. 发动秋收起义
D. 提出三民主义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
A.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矛盾
B.经济迅速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
C.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之问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6、从政治上废除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靠的是辛亥革命,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靠的是( )
A. 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 C. 三大改造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7、人们把在争取自己国家民族解放和独立过程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称为国父, 华盛顿被誉为“美国国父”,凯末尔被誉为“土耳其国父”,甘地被誉为“印度国父”,那么被誉为“中国国父”的是( )
A. 习近平 B. 毛泽东 C. 邓小平 D. 孙中山
18、在清政府被迫签订某一不平等条约后,列强欣喜若狂。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今欧洲之人,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下列哪一项是对材料中“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评论( )
A.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9、民国35年12月,华中、山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指挥下,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军事原则,集中24个团约10.5万的优势兵力,在马陵山麓及附近地区,一举全歼国民党整编第69师约2.1万人,重创国民党王牌师——整编11师。就国民党来说,这次战役发生在( )阶段
A.全面进攻 B.重点进攻 C.战略决战 D.重点防御
20、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全党必须切实做好改善和保障民生这件大事情。往前追溯,孙中山先生也早已关注并提出了“民生”,在下列主张中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21、兴中会成立的时间是 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_,创立者是____________。
22、1894年,致远舰管带 ______ 在黄海海战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
23、1935年由______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的______方针。
24、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________遭到破坏,开始从________社会变为________社会。________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________当选为中央局书记;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________指挥下,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26、__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_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7、抗战爆发以来,___________是中国在正面战场取得最大的一场胜仗;___________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大捷。
28、“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__。
29、邹容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是《______》;鲁迅的《______》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30、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成功收复新疆;在反“扫荡”作战中,血洒疆场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______。
3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建立新中国】
(1)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请写出它的具体时间。
【巩固新中国】
(2)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的领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国军队进入朝鲜作战的目的是什么?
(3)彻底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什么事件?它依据哪部法律文献进行的?
【建设新中国】
(4)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实施了哪一计划?主要任务是什么?
(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国家对哪几个方面的改造?请写出一条它的作用。
【发展新中国】
(6)我国对外开放首先是从建立经济特区开始的,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里?请再列举一个经济特区。
(7)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重新走向辉煌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2、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时间、内容、意义?
3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写出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和取得的主要成就。国民革命为什么最后以失败告终?
3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指什么?为什么“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成争是一块界碑”?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为哪场战争的形势图?在这场战争中以身殉国的图二人物是谁?
材料三 (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材料三是什么条约的内容?其中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哪一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