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百色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着“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 口号。“后方挖蒋根”是指

    A.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B.民主党派的反蒋斗争

    C.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D.中共在国统区的地下斗争

  • 2、历史表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下列事件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C.三国协约的形成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 3、“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反映农民试图解决土地问题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天朝田亩制度》 C.《猛回头》 D.《资政新篇》

  • 4、1916年举行登基大典,复辟帝制的是

    A.袁世凯

    B.段祺瑞

    C.冯国璋

    D.唐继尧

  •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追溯历史,导致台湾被日本侵占半个世纪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 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 《临时约法》

    B. 《中华民国宪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7、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代表是( )

    A.洪秀全 B.关天培 C.陈独秀 D.李鸿章

  • 8、1958年10月1日《天津日报》报道,天津市的东郊区新立村水稻试验田,亩产12万斤,并称在田间的稻谷上可以坐人,让群众参观。这篇报道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高潮时期

    D.农业合作化时期

  • 9、“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民族对一段历史的复原以及回忆,乃至将其定格、固化,反映了整个国家与民族的成熟与强大,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不让历史悲剧重演,2014年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如右图中“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纪念(       

    A.旅顺大屠杀

    B.八一三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抗战的胜利

  • 10、严格来说,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材料中的拳匪运动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 11、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的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邓小平理论

    C.毛泽东思想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12、有人认为,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应该愧对先祖,因为在他手上曾丢失了土地,这里的“土地”是指

    A.辽东半岛

    B.钓鱼岛

    C.台湾岛

    D.香港岛

  • 13、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的特级英雄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徐锡麟

    D.雷锋

  • 14、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随着欧洲封建社会的衰落和新兴资产阶级的产生,思想文化的巨人像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这一挑战的先驱是(   )

    A.彼特拉克 B.但丁 C.拉斐尔 D.莎士比亚

  • 15、下面时间轴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其中“★”处对应的内容是

    A.南京政府统一全国

    B.二次革命

    C.国民革命

    D.土地革命

  • 16、受中日历史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的影响,我国多地曾发生打砸日系车的现象,秦老师组织学生对这一现象开展课堂讨论,以下是部分学生的观点,其中属于正确的情感态度的是

    A. 月月:日本曾经侵略过中国,你还买日本车,砸的好。

    B. 小俊:作为有良知的中国人,携起手来,共砸日本车。

    C. 露露:发扬五四精神,支持民族汽车工业发展。

    D. 虎子:开日本车的人,都是不爱国的人。

  • 17、下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它见证了1921年7月23日(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

    C.洋务运动的开展

    D.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 18、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上述材料中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高奋斗目标

    B.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 19、“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A. 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B.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 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D. 文化的摧残

  • 20、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护国运动  

    ②宋教仁遇刺

    ③袁世凯称帝  

    ④“二次革命”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④②①   D. ④②①③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戊戌变法的影响:在________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 22、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______(人物);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人物)。

  • 23、1945年4月,中共第_____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制定了党的政策路线, 并决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___________作为全党一切工作指针。

  • 24、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提出对台湾基本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益密切,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均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历史上称作“________”。

  • 25、意义: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的开始。

  • 26、清政府割领土给沙俄面积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__》,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是《_________________》。

  • 27、1923 年 2 月, 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______”,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 28、1946年,____(人物)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1948年,_________(战役)在林彪、罗荣桓的指挥下,成功解放东北全境。

  • 29、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_____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 30、甲午中日战争中,__________(人物)带领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最终壮烈殉国;1895年春,_________(人物)、梁启超联合各省举人“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土地改革的标志性文件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 32、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贯穿其中,两党几度和谈,共谋民族大业。之后关系破裂,走向战争。

    (1)20世纪30-40年代,周恩来参加了哪两次重要的国共谈判?

    (2)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都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请举出1938-1940年国共抗日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3)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组织了哪四次重大战役,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5)军事优势和美国的援助没有使国民党赢得内战,而人民解放军却能在三年里就打败了国民党,请你谈谈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

  • 33、简答

    (1)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始于什么条约?

    (2)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始于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4)帝国主义时代列强侵华的两大特点是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马关条约》中哪一条款体现了“资本输出”的这一特点?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2016年1月16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公布,两岸关系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材料二 马英九昨天即致贺电给新任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盼两岸强化互信、真诚合作。习近平也回复道,期望两党深化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

    ——2012年11月16日香港《大公报》

    材料三 20年来 (1992~2012) 中国大陆、台湾服务贸易总额变化 (单位:百万美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马英九的贺电与习近平的回复有何共同点? 这个共同点建立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九二共识坚持了一个什么原则?

    (3)据图表概括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特征。面对两岸关系的发展,谈谈你的感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