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没有鲜花,没有仪仗队,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里的"喜讯"指
A.中共二大召开
B.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C.中共七大召开
D.渡江战役取得胜利
2、西安事变纪念馆有“历史的转折”五个字。“历史的转折”是指( )
A. 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略进攻 D. 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3、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不同类型的文博类节目持续火爆,引发了人们对国宝文物的关注。如图所示国宝见证了。
A. 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B. 英法联军的暴行
C. 俄国的趁火打劫
D. 清政府的彻底沉沦
4、政协会议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与会代表就各方面重大决策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就“国家性质问题”取得的一致意见是
A.共产党一党专政
B.人民民主专政
C.多党合作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5、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土改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 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 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 公斤。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新中国的科技飞速发展
B.土地所有制的转变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6、如表是1914-1918年我国农业相关情况统计表。由此可见,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
农户 | 减少1500多万户 |
耕地 | 减少26000多万亩 |
荒地 | 增加49000多万亩 |
A.使得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B.牺牲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C.导致中央无力控制地方
D.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
7、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对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有利于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②有利于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
③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④对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某条约的正文只有一百八十字,是中国近代史上字数最少的条约,但却让中国丧失东北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强迫清政府签订此条约的国家是
A.日木
B.英国
C.美国
D.俄国
9、现代著名画家,他大器晚成,从一位民间木匠成长为“人民艺术家”,擅长花鸟虫鱼的写意画,这位画家是( )
A.齐白石
B.张大千
C.赵丹
D.徐悲鸿
10、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失去人身自由。他拿着宪法悲愤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这说明我们( )
A.要警惕“修正主义”的倾向
B.应坚持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C.坚持“破四旧”“造反有理”
D.必须健全国家的民主和法律制度
11、下图所示是近代某一战争形势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A.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B.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12、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大发展的时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②《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尧、舜、禹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③华佗发明了“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
④张仲景是东汉名医,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C.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D.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14、“维时英人以约内有增设长江海口一条,欲先察看沿江一带形势,以定贸易口岸,遂于定约后遣水师领事驶驾火轮船由海入江,溯流至湖北之汉口镇悉赁内地船只,由内河行走。”该局面最早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5、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16、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出卖过维新派,又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这人是
A.曹锟 B.荣禄 C.段祺瑞 D.袁世凯
17、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下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抗争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义和团廊坊大捷
C. 甲午中日战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邓世昌黄海大战
18、谢觉哉在其《日记》中记载:“1921年6月29日: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润之,赴全国00000之招”。日记中的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这里他怕泄露的“大事”是指
A.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中共七大
19、下列不属于党的十四大会议内容的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D.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20、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1、1894年,孙中山等人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________。辛亥革命以________作为指导思想。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实现和平过渡,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得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结论——
(3)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4)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事件——
23、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接受了英国提出的全部条件,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
24、内容:根据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________,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________,叶挺任军长。
25、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内容。
(1)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______。
(2)太平天国运动中关于土地问题的文件--______。
(3)清政府建成的新式海军中规模最大的舰队--______。
(4)1899年向英、俄、德等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的国家--______。
26、太平天国运动最主要的领导人是( )
27、______ 标志着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______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8、新中国建立后,在国家的巩固和建设中涌现出了千千万万的英雄模范。如: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壮烈牺牲的是____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人物。
(1)北伐期间,他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_______。
(2)面对西北边疆危机,他力主收复新疆,“尺寸不可让”_______。
(3)以“实业救国”为已任的“状元实业家”_______。
30、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的协议是( )
31、说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
32、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21年9月26日致电朱立伦,祝贺其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期望两党登高望远,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守民族大义,勤力合作,为同胞谋福祉,为台海谋和平,为国家谋统一,为民族谋复兴。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之间的分分合合,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是谁?
(2)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重大的成就是什么?
(3)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哪里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4)从国共两党分合的史实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3、读下图,回答问题。
(1)这是什么战争的形势示意图?
(2)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3)该战争开始于哪一年?其讨伐的主要对象是谁?
34、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又一次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 大事 |
1978年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A____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
1980年 | 中央决定试办B____、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
1984年 |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
1990年 |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
1992年 | 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1997年 | 中共十五大召开,C____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
199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
…… |
材料四 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近平《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伟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标志着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据材料二,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创的新道路。
(3)请在表格A、B、C三处填写出正确的内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特点。
(4)据材料四,你对中国共产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有怎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