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午海战纪念馆坐落于甲午战争纪念地威海刘公岛上,是一处以建筑、雕塑、绘画等综合艺术展示甲午悲壮历史的大型纪念馆。该纪念馆中陈列的英雄事迹是( )
A.邓世昌黄海御敌
B.李鸿章筹建新式海军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聂士成保卫天津
2、圆明园曾是座优美的皇家园林,珍藏着无数的珍宝,但今天的圆明园只留下一片断壁残垣。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这是()侵华的罪证
A.美国
B.日本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其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A.杨振宁
B.李世光
C.邓稼先
D.袁隆平
4、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下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5、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下图杂志《革命》发行时间按公元纪年换算应为( )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6、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危害最严重的一项是
A.割让中国领土
B.赔偿巨额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允许列强在华开设工厂
7、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提出的基本政策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
8、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的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
A. 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
B. 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C. 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D. 老四1902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9、辛亥革命爆发后,独立浪潮迅速席卷全国,下图中首先脱离清政府独立的是( )
A.a—湖北省
B.b—湖南省
C.c—安徽省
D.d—江西省
10、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B.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形式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C.我国已建立了五个省级自治区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有高度的自治权,在任何方面都有自主权
11、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下列内容属于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的目标是
①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②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毛泽东
B.朱德
C.刘少奇
D.周恩来
13、下图片所示会议确定的内容是
A.确立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方针 D.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14、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中国近代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即鸦片战争,该战争是由哪一个国家发动的? ( )
A. 美国 B. 俄国 C. 英国 D. 法国
15、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和平谈判代表团的首席代表是( )
A.刘少奇
B.阿沛·阿旺晋美
C.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D.徐悲鸿
16、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材料分析了( )
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C.《南京条约》签订的影响
D.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原因
17、2005年4月,胡锦涛在北京与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会谈,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正式会谈。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其斗争的对象分别是
A.清政府、日本帝国主义
B.列强军阀、日本帝国主义
C.清政府、美帝国主义
D.列强军阀、美帝国主义
18、宁夏固原博物馆在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之际展示了“镇馆之宝”《鎏金银瓶》(见下图),它来自北周柱国大将军李贤夫妇的合葬墓。该文物沿袭萨珊(波斯)王朝金银器的装饰风格,瓶身上雕刻的人物形象来自于古希腊神话“金苹果之争”。该出土文物( )
A.显示了墓葬主人的位高权重
B.见证了东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C.推动了南朝北朝的民族交往
D.见证了北周对外贸易的繁荣
19、李文海教授主张把中国近代109年的历史分为“1840-1895”,“1895-1919”',“1919-1949”三个阶段。请问“1919-1949”这个阶段,中国革命的重要成果包括。
①推翻君主专制
②实现民族独立
③人民获得解放
④建立社会主义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20、无情批判吃人的礼教、讨伐封建主义的代表作是
A.《阿Q正传》 B.《狂人日记》 C.《子夜》 D.《骆驼祥子》
21、______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2、我国宪法规定_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3、国家通过( )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政策,这种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4、京师大学堂设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949年, 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51年 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26、______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探索______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27、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表明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28、新中国建立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也涌现出一批杰出人物。某校八年级小红同学在期中复习时对这些事件和人物进行了如下梳理和探究。
将下列对事件和人物的梳理补充完整。
(重大事件)
______,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土地改革完成,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_____,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_,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______”十年大动乱结束。______(会议),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杰出人物)
______是促成西藏和平解放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王进喜赢得了“__________”的称号。焦裕禄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___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29、1957年,___________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___________的建成,结束了我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30、1953 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_____,是处理国与国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当时访华的日本首相是 _____。
3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抗争与探索。
(1)请写出其中四次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的名称及其相对应的一位代表人物。
(2)你从他们的抗争与探索中得到什么启示?
32、国共双方从20世纪20年代起多次对抗与合作,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与两岸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办的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是哪所学校?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谁?
(2)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谈判,最后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3)1949年,哪座城市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4)综上所述,从国共两党关系在近代史上不断变化的史实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3、加强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1)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2)当前我国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九二共识”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香港回归是何时实现的?香港得以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4、历史上的变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1)材料一发生在我国什么时期?“管仲相桓公”这件事对当时争霸格局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青年毛泽东曾评价过一次变法:“……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
(2)材料二中青年毛泽东评价的“变法”是什么变法?这次变法对该国当时及未来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
材料三:公元七世纪中期,日本参照中国隋唐的制度,实施一系列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请你写出这次改革中经济上的主要内容。
(4)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上述三次变革对我国国家建设有何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