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歌曲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和平建国
D.抗日救亡
2、英国通过鸦片战争与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A.英国和中国公开交易 B.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在中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3、下列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共同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都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4、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京即今天的( )
A. 西安 B. 天津 C. 北京 D. 南京
5、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6、下列几项说明了《辛丑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7、下侧漫画形象地解释了近代一部历史文献的核心内容。这部文献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革命军》
D.《变法通议》
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9、集邮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下图是小敏同学收集的一套纪念邮票,邮票中的人物曾在北伐战争中率领第四军独立团立下赫赫战功并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他应该是( )
A. 周恩来 B. 冯玉祥
C. 叶挺 D. 吴佩孚
10、20世纪90年代,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是
A. 上海浦东新区
B. 河北雄安新区
C. 深圳
D. 厦门
11、“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第二十八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上述材料所描述的战况发生在期间。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2、1950-1952年人民政府在农村中开展的重要改革是为了解决农民的( )
A.工资问题
B.住房问题
C.负担问题
D.土地问题
13、“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直在不断的探索,我们成功过也失败过,但最终我们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正确的道路”指
A.资本主义道路
B.新民主主义路
C.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科教兴国道路
14、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其中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有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④
B.
C. ④
D. ④
15、创办下图杂志的著名人物是
A.陈独秀
B.蔡元培
C.李大钊
D.鲁迅
16、“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这一段话评述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公车上书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7、法国大作家雨果愤怒的谴责联军的暴行,他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阀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矩……”圆明园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文中的“联军”指的是
A.英美
B.日英
C.英法
D.美俄
18、“以天国的理想作为现实奋斗的目标,以政治上的平等与经济上的平均作为政治动员的口号。”下列文献能够印证该观点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每周评论》 C.《资政新篇》 D.《猛回头》
19、1984年7月,国营企业北京天桥百货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首批发行的300万元股票很快就被认购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场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北京天桥百货公司股份制改革反映了(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启动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中国成为了世贸组织成员国
20、2018年,澳门GDP上升到4162.35亿澳门元,人均达到了8.3万美元,位列世界第二位。澳门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制度
D.民族区城自治制度
21、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交通运输建设取得很大成就,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公路、__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______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22、____________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___________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3、根据提示补充相关内容。
(1)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______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2)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______”的口号。
(3)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______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4、在大庆石油大会战中,________发扬了艰苦创业、不怕困难的精神,被誉为“铁人”。
25、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镇压________运动。
26、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马其顿君主是______ ;
27、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北京条约》中,规定清政府除承认《______》继续生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899年,美国向英、俄等六国提出“______”的照会,这一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28、1980年,我国建立四个经济特区。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29、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答案。
(1)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重要战役——
(2)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4)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30、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____________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③__________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31、新时期的理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完善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感悟中的历史】
材料一: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实践到理论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中的“伟大觉醒”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
【邮票中的历史】
材料二:
(2)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首次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上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歌曲中的历史】
材料三:
《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3)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逐渐形成了哪一科学理论?在哪次会议上把这一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综合上述内容,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32、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出相关的会议名称。
(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回答: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写出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
(2)这场战争中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什么条约?写出其中的任意三项内容?
(3)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毛泽东
材料二: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请回答:
(1)建国初,国家在农村推行一项“暴风骤雨”式的改革是什么改革?
(2)材料三选自建国初在农村实施改革时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一部法令,这部法令是什么?它颁布于何时?
(3)这次改革使哪一个阶级获得了解放?何时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这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