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近年来,中央财政通过部门预算、转移支付等渠道,不断完善投入机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国家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①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 ②加强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次集体亮相”的直接目的是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C.镇压中国的反帝斗争
D.推翻满清政府的统治
3、奕䜣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选项,洋务派在“求富”的旗号下创办的民用工业包括( )
①轮船招商局
②福州船政局
③汉阳铁厂
④开平矿务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失业。”这一现象说明中国( )
A.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B.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C.丧失了国家独立
D.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5、2022年5月20日,国务院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李家超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香港社会将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不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同开创香港发展新局面,续写“□□□□”成功实践新篇章。“□□□□”指的是( )
A.求同存异
B.改革开放
C.科教兴国
D.一国两制
6、中国的经济重心,到( )时期最终完成。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中期
C.南宋初期
D.改革开放后
7、下图所示内容是一本历史书中某一章的小标题,这一章的大标题应是( )
…… 大清帝国“墙倒众人推” 驱逐满人,建立民国,以美国为模范 “老孙”“小黄”合作的开始 鞑虏易驱,民国难建 三权已足,五权不够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8、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甲午中日战争
②鸦片战争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③①④ D. ①③④②
9、“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该运动( )
A.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的侵略势力
B. 提倡“自强、求富”,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C. 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 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总爆发,打乱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步奏。
10、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此歌谣反映出:
A. 清军向太平军反扑 B. 天京事变造成悲剧
C. 太平天国北伐失败 D. 太平军西征失利
11、“转换经营机制”“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权责明确”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
A.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B. 国有企业改革
C.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D. 经济特区发展
12、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当时中国首都,屠杀中国居民和上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旅顺屠城
13、电影《青春之歌》中有一组反映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场景: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示威游行,游行学生振臂高呼口号。游行学生呼喊的口号中应该有( )
A. 还我青岛 B.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4、如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某一章的目录,据此判断该章探讨的主要内容是( )
一、观念形态的革命…………………………350
二、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论点…………………358
三、科学和民主………………………………363
四、各色各样的“主义”……………………370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5、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历史上被外族入侵的第一次惨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16、下面这张照片,获得了普利策新闻摄影大奖。《纽约时报》发表这张照片时,还配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乔的大笑》。有西方记者形容乔冠华的这一笑,“震碎了联合国议事大厅的玻璃”。该照片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中日建交
D.中美建交
17、1919年6月5日,为了声援被捕学生,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暴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唐山、长辛店等地的工人也举行罢工。这突出地体现了五四运动具有
A.革命性
B.阶级性
C.群众性
D.彻底性
18、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著名将领是
A.关天培 B.李鸿章 C.邓世昌 D.聂士成
20、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说:“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做废人。”为此,他采取( )
A.建立津贴制度 B.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
C.公民大会中的10个主席团和主席都是由选举产生 D.剥夺了对政治毫无兴趣男人的任何政治权力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人物。
(1)北伐期间,他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_______。
(2)面对西北边疆危机,他力主收复新疆,“尺寸不可让”_______。
(3)以“实业救国”为已任的“状元实业家”_______。
22、(题文)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1944年到1945年初,________________战场捷报频传,德国败局已定,日本陷入困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发起的________,取得一系列胜利;________先后向日本广岛、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________政府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毛泽东发表《________________》声明。
23、文革期间最大的冤案“_________________”,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健全,民主法治遭到践踏。
24、_____年,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薪金制、军衔制、义务兵役制;_____年,我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25、方针、政策、战略是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建设国家而在不同领域提出的,根据下列叙述写出我国不同时期制定的方针、政策、战略。
(1)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____
(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的创举是____
(3)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怎样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____
(4)新中国成立后,党提出的文艺方针是____
(5)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____
26、甲午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骞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_)"的道路;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_____)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
27、实现中国梦需践行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_____
28、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下图遗址毁于是_____两国之手。
30、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最主要的影响是________
31、与时俱进是中国人的风采,也是中国人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的运动是什么?代表人物一例?
(2)“敢为变法流血牺牲的”谭嗣同是哪次运动的人物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大功绩是什么?
(4)高举“民主”“科学”运动是什么?什么思想开始传入中国?
(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什么感悟?
32、写出建国初期起到巩固政权作用的事件三例。
33、红军长征开始的原因是什么?
34、2017年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将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凡教材中有“八年抗战”字样处将进行修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春季新学期,语文、历史等教材中的“八年抗战”说法不再出现,新教材关于抗战的提法全部改为“十四年抗战”。目前,中小学相关教材已完成修改,大学教材也在紧急修订中。
——《北京青年报》
材料二 8年到14年不是改变,而是还原历史原貌。1937年作为历史节点的意义……不会被否认。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
材料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各族人民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一致、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结果。
(1)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列举一件史实证明从那时起,中国抗战已经开始。
(2)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给予中国的创痛中,最能体现日军灭绝人性的是哪一暴行?为打击日意的器张气焰,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
(3)据材料归纳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当前,国家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有何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