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天朝田亩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
B.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C.最终得到了广泛的推行
D.主张在小生产基础上平均社会财富
2、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共产主义时代
3、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确立人民公社体制
D.小岗村农民分田到户
4、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伟大转折”是指
A.新中国的诞生
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三大改造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5、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1912年之前使用的旧名。它创办于1898年,是我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与它的创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6、某校在筹备"改革开放成果展"活动,下列成果不可以入选的是
A.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B.实施"三带一路"建设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初步建立政治协商制度
7、图片是历史恒久的记忆。下列歌词对图所示历史事件的描述,最为贴切的是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C.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D.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8、刘新成、刘北城主编中说“1840-1842年,天朝大国被英国一支数千人的海军舰队接连挫败。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材料描述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当清王朝由盛转衰时,资本主义已成为成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当时引领这一潮流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10、如图所示内容体现了
A. 世界各国空前团结
B. 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
C. 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活动
D. 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11、12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下列表述与这些现象相符的是
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D.大学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12、“请君莫畏大炮子,大炮才闻几个死?……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劲囊中钱。”对这首歌谣理解证确的是( )
A. 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B. 说明了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炮
C. 刀枪火炮都有较大危害 D. 因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仇杀亿万千人
13、1931年9月18日,日本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随即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B.日本首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C.国民党正面战场开始了全面抗战
D.中国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4、中国同盟会纲领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意义是
A. 反清复明
B. 反对民族压迫
C. 反对帝国主义
D. 反对封建压迫
15、1985年6月,中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将裁减员额100万。十几万铁道兵和工程兵脱下军装,投入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裁减员额省下来的“人头费”用于更新装备,加强军队的科技力量。这说明军队建设
①走精兵之路
②服从、参与国家现代化建设
③实现由单一军种到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6、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兼并。材料表明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与运行所起的作用是
A.极大增强了中国的海军力量 B.促进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C.改变了驿站马匹的通讯方式 D.抵制了列强的一些经济侵略
17、读下表,分析2003年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世界排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A.实行包产到户
B.设立经济特区
C.实行改革开放
D.国有企业改革
18、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 自强、求富 ②维新变法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①③②④
19、某初中历史老师在教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这一主题时,你认为下列课题适合的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北伐战争
20、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伟大事件,中国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统治的……无史时代已经结束,中国人民已由过去被压迫被剥削的奴役地位,一跃而成为现在管理国家政权的主人翁。材料中的“伟大事件”是指( )
A.中华民国的建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日战争的胜利
21、1895年,______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938年,______战役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22、公元前1500年,______人入侵并征服古印度,建立了_______制度。古代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____教的发祥地,创立时间为______。
23、______是黄海大战中英勇殉国的将领。
24、日本侵占东北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_____壮烈殉国。
25、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_____,支持_____。
26、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极谋划武昌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_____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8、秋收起义:1927年9月,________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军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________进军。
29、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________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___制度。
(3)国家主席________遭受了残酷迫害,说明了“文革”中民主与法制受到严重践踏。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________全面展开。其中,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是这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0、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_____________(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31、根据所学知识,谈谈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并归纳其原因。
32、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中国农业科学家是谁?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药学家是谁?这两位科研人员的成就分别有何意义?
33、材料一: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的新中国并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20世纪中国社会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变。--《中国共产党简史》材料二: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在20世纪实现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了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解说词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别写出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时间和标志性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一年召开的哪次重大会议作出的决策而开始的?这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这次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国人“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34、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辱。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哪次战争?为什么说“这次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备受列强欺辱,沦为半殖民地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你最深的启迪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