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台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原因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萍浏醴起义

  • 2、下列哪一称谓与孙中山先生相匹配(       

    A.农民起义领袖

    B.中华帝国临时大总统

    C.民主革命先行者

    D.维新派代表人物

  • 3、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为了改变不利局面采取的措施有(     

    ①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②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   

    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④制定周密的军事计划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 4、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强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

    A.维护了封建专制的统治

    B.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5、1921年3月,李大钊给河南郑州工人讲课。当时学习的工人姜海世回忆道:李大钊很幽默地说,“工”字下边加个“人”字,连起来就是“天”,工人阶级前途远大。全中国四万万同胞团结起来,将来要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好的中国。工人们听了都很高兴。这段回忆说明(  )

    A.李大钊建立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B.李大钊向工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

    C.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D.李大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 6、《救亡之声﹣中国抗日战争歌曲汇编》一书收录了3621首抗战歌曲,是目前收录抗战歌曲最全的书.下列作品会被收录其中的是

    ①鲁迅的《狂人日记》

    ②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

    ③徐悲鸿的《愚公移山》

    ④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A. ①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 7、我国有一个著名的二炮文工团,请问“第二炮兵”指的是(  )

    A. 导弹部队(火箭军)   B. 轰炸部队

    C. 潜艇部队   D. 支援部队

  • 8、“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9%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列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创办

    C.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D.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 9、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1950年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他家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大生产运动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土地改革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10、下图所示的谈话内容体现了邓小平同志( )

    A.民族区域自治的构想

    B.“一国两制”的构想

    C.政治体制改革的构想

    D.设立经济特区的构想

  • 1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新中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

  • 12、2021年最硬气的一句话:“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同时也向世界宣告:与中国打交道,就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这反映出中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D.“一国两制”构想

  • 13、抗日战争是在哪场战役后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 14、1923年6月召开的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是

    A. 建立党的组织,确定党的纲领,明确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

    B. 讨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最低纲领问题

    C. 讨论关于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

    D. 讨论国共两党如何合作建立黄埔军校的问题

  • 15、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皖、奉三系。其中皖系军阀的代表人物是

    A. 冯国璋   B. 曹锟   C. 张作霖   D. 段棋瑞

  • 16、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 17、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60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封锁

    B.战争的影响

    C.自然灾害的影响

    D.文化大革命

  • 18、中共“八大”指出,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三反”“五反”运动的进行   B. “一五”计划的完成

    C. 没收了官僚资本   D. 完成了三大改造

     

  • 19、为战胜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的严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实施一五计划

    B.提出多快好省建设总路线

    C.进行三大改造

    D.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 20、“1935年1 月的一次会议上,一向发言很少准备提纲的毛泽东这次却破例了。他不仅说明军事失利问题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闸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以下说法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  (  )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____”,想通过发动“____”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 22、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______革命政党;______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 23、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________”的局面;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

  • 2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以《___________》为代国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

  • 25、1951年,_____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1956年底,______________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26、     )年,西藏和平解放;(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7、____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民党公布____,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 2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是( )

  • 30、正面战场的变化: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为实现中国梦,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建国一百年时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 3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什么?

    (2)1927年,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哪里?在这里创造了什么局面?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下图中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结果是什么?

    (5)综上,你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得出哪些认识?

  • 33、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是什么?新文化运动包括哪些内容?简述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统治者

    农业措施

    唐太宗

    减轻农民劳役负担

    宋真宗

    派人从福建运了万斛占城稻,分给江南等地农民种植

    元世祖

    注重农桑

    (1)根据材料一回答,唐、宋、元农业得到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2)材料二中杜甫的《忆昔》描绘了唐朝历史上的哪一盛世局面的情景?图一、图二是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请你写出它们的名称。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

    赋税(贯)

    35811000

    45095000

    约44∶56

    南宋(1196年)

    赋税(贯)

    60000000

    14319000

    约81∶19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趋势?

    材料四: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的比重。地主竭力加强对农奴的人身控制,将其世代束缚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直至1861年,农奴才有按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列宁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奴的无耻掠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4)依据材料四指出19世纪上半叶俄国农奴的愿望是什么?如何理解列宁的观点?

    材料五: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演说

    (5)为了“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罗斯福在新政中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他的“新政”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范例是什么?

    (6)古今中外经济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