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井冈山找到革命路径来。” 民歌中“井冈山找到革命路径来”的含义是
A. 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开辟了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 朱德和毛泽东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D. 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2、1964年10月17日《光明日报》社论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万能,要使用核武器……而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该社论评述的科技成就为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研制成功
D.新兴电子工业发展起来
3、“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颂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召开的一次大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平反冤案、纠正错误
4、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体包括( )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5、某大学生在毕业论文上提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你认为他指的是( )
A.拍卖政策 B.兼并政策
C.赎买政策 D.没收政策
6、“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 )
A. 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B.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 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7、袁世凯死后,在各派军阀中掌握北京政权的是
A. 冯国璋的直系军阀
B. 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C. 张作霖的奉系军阀
D. 唐继尧的滇系军阀
8、戊戌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是( )
A.裁撤冗官冗员
B.训练新式军队
C.开办新式学堂
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9、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新型人民军队的创建
B.资产阶级政党的成立
C.国民大革命的开始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0、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大会召开的时间是1922年7月②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③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④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下列关于北伐战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B.国共两党进行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前提条件
C.中共四大会议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D.讨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乎、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12、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把屠刀化铸兽钟,把域名刻作史鉴,让孩也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 愿望是
A.正视史实,历史不容篡改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记住历史,记住仇恨
D.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13、1912年2月12日颁布的《清帝退位诏书》曰: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
A.说明了清朝皇室告别了皇宫
B.体现了皇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C.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D.为中华民国的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14、历史老师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同学们了解改革开放前后自己家庭和亲戚家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要获得第一手资料,主要运用
A. 调查访问法
B. 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
C. 召开学术交流会
D. 阅读网络资料
15、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在于( )
A.范围不同
B.任务不同
C.合作程度不同
D.所有制性质不同
16、“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纪念那一群可爱的人。”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 )
A. 中国人民志愿军 B. 中国人民解放军 C. 工农红军 D. 抗日义勇军
17、王先生参加网络答题时,其中一题:“一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哪一地区”让他犯难了,假如你当时就在他身边,你会帮他选
A.印度
B.罗马
C.巴勒斯坦
D.麦加
18、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清政府武器落后
B.战备不足
C.清政府妥协退让
D.封建制度腐朽
19、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打破“铁饭碗”和职工“下岗”等现象,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这主要与我国的哪一重大变革有关
A.加强民主建设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
20、1949年10月1日,在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上,29岁的华北军区乐队队长罗浪沉着地指挥着200名军乐队员,精神饱满地演奏了雄浑激昂的
A. 《黄河大合唱》
B. 《义勇军进行曲》
C. 《铁蹄下的歌女》
D.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1、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________的正式建立;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为目的,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________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锋,经过浴血奋战,取得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的胜利。
22、________(事件)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________(事件)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3、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危机严重,清政府派________督办边疆军务,赶走侵略者,1884年,清政府在此地区建立________。
24、影响: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________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5、1938年3月至4月,抗日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战役性胜利是________,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是________。
26、请写出与下列内容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有黄海大战中,率致远舰全体官兵英勇杀敌,壮烈殉国:_________
(2)19世纪70年代边疆出现危机,率领清朝新式军队收复新疆是:_________
(3)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新文化运动时期任北京大学的校长是:_________
(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物是:_________
27、1952年10月,黄继光在美国侵略者发动的____战役中英勇牺牲。
28、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战争清政府均已失败而告终,每次战败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以便获得侵略权益。其中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经济侵略方式发生改变的条约是《________》,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填条约名称)
29、1951年,______(地点)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1950——1953年的______(事件)战争的伟大胜利,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30、1950年10月,以( )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朝鲜军民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
31、从人治到法治、从神权到人权、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讲话充分体现了这一历史潮流。请回答:
(1)历史上最早的依法治国开始于哪个国家?标志是什么?
(2)历史上最早的民主政治的代表出自于哪个国家?代表性人物是谁?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其名称是什么?
32、简答题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导致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属性一点点丧失的重大事件有哪些?各自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33、试举一例用史实说明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从思想意识、制度模式、经济发展和国家走向等诸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它不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且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的领导者?
(2)材料中作者认为“辛亥革命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