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汇变化反映时代变迁。某一时期的流行词汇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国梦
B.改革开放
C.新发展理念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下列谁不在其中之列(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麦克阿瑟
D.彭德怀
3、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方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历史的转折”是指(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C.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D.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
4、美国学者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写到:“……林钦差的整个经历明净如水晶。他的动机是禁止鸦片的输入和消费……”。下列能证明“他的动机”落到实处的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虎门销烟
5、英雄邱少云为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在( )
A. 北伐战争战场上 B. 抗日战争战场上
C. 解放战争战场上 D. 抗美援朝战场上
6、2020年12月1日上午9时,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圆明园正觉寺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国家文物局正式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马首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百年梦圆——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同期开展。马首流失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不少名人是新文化运动核心人物,这些人物包括
①康有为
②陈独秀
③鲁迅
④梁启超
⑤孙中山
⑥李大钊
⑦胡适
A. ①③⑤⑦
B. ②③⑥⑦
C. ②④⑤⑥
D. ①②⑥⑦
8、小明同学要查找有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资料,应选的刊物是
A.《新青年》
B.《革命军》
C.《民报》
D.《中外纪闻》
9、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表达了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
④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主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穿越历史来到20世纪初,北京的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都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与这位小贩说的话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11、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 )
A. 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介绍西方教育思想 D. 阐述“微积分”的初步概念
12、毛泽东诗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 )
A.南京长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
C.润扬长江大桥
D.九江长江大桥
13、下面是作曲家张寒晖目睹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歌曲,据此推断这首歌的主旨是( )
A.宣传杨靖宇等抗日民族英雄的事迹
B.控诉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滔天罪行
C.通过歌曲来推动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D.宣传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4、美国独立战争实质上是一场
A.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
B.北美13州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C.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斗争
D.纯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15、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 )
A.“一五”计划时期 B.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6、“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是毛泽东当年在听到南京解放的消息时挥笔写下的著名诗句。九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打过长江去》全景式地展示了这一历史事件及主要历史人物的故事。为下一步解放南京奠定军事基础的重要行动是( )
A.长征
B.转战陕北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渡江战役
17、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18、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
B.帝国主义国家干涉破坏
C.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D.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19、关于洋务运动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④旨在“自强、求富”,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通过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是
A. 出兵中国东北的苏联军队
B. 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的美军
C. 国民党军队
D. 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21、19世纪上半期,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是_________________。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_________________社会。
22、1918年鲁迅发表白话小说《______》,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______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
23、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_____________)、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党和政府决定实行(________________),这项制度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4、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_____(人物)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 ),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 ),这一成果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26、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_______,这一年是辛亥年,故称_______。
27、下图中的人物是________,他被誉为“_____________”。
28、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____月1日
29、天京事变: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秋的________使太平天国________。
30、1935年1月召开的______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3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之前,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是哪次会议?此会议通过了以什么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
(2)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伟人与历史事件各是什么?
(3)你怎样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什么新纪元?(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4)新中国建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表达了国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32、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请回答
(1)说一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是由于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的签订有什么影响?
(2)“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革命的发生?领导者是谁?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3)1921年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使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
——《毛泽东选集》
根据材料,分析毛泽东所提出的造成军阀割据的原因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34、观察下列两幅图片
请回答:
(1)由图一你一定联想到近代中国的相关重大事件,这一事件中出现了哪些口号?
(2)图一这一重大事件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3)有学者指出,“图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的“起点”的含义是什么?
(4)与图二相关的会议名称是什么?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哪一政党的诞生?该政党诞生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分别是什么?